白薯莨(白薯莨)

白薯莨(白薯莨)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白薯莨,是薯蕷屬多年生有刺藤本,長達30m;塊莖大小不一,卵形或長卵形,外表褐色,散生鬚根,斷面鮮時白色。

基本介紹

植物簡介,形態特徵,生長環境,主要價值,毒理毒性,毒性,化學成分,藥理作用,

植物簡介

中國植物志:16(1):099
英文植物志:24:290
種別名 :榜薯、野葛薯、大力王、山仆薯、板薯、腳板薯

形態特徵

植株
纏繞草質藤本。
白薯莨
莖葉
塊莖大小不一,卵形、卵圓形,或不規則,外皮褐色,有多數細長鬚根,斷面新鮮時白色或微帶藍色。
莖粗壯,圓柱形,長達30米,有三角狀皮刺,初有柔毛,後漸變無毛。
掌狀複葉有3小葉,頂生小葉片倒卵圓形、倒卵狀橢圓形或橢圓形,長6-12厘米,寬4-12厘米,或更長而寬,側生小葉片較小,斜卵狀橢圓形或近寬長圓形,偏斜,頂端驟尖,全緣,表面稍有柔毛或近無毛,背面疏生柔毛;葉柄長達30厘米,密生柔毛。
雄花序長可達50厘米,穗狀花序排列成圓錐狀,密生絨毛;雄花外輪花被片小,內輪較大而厚;雄蕊6,有時不全部發育。
蒴果三棱狀長橢圓形,硬革質,長3.5-7厘米,寬2.5-3厘米,密生柔毛;種子兩兩著生於每室中軸頂部,種翅向蒴果基部伸長。
花果期
花期4-5月,果期7-9月。
白薯莨

生長環境

分布於福建、廣東、廣西、雲南、西藏昌都和波密。
生於海拔1500米以下的溝谷邊灌叢中或林邊;野生或栽培。
印度至馬來西亞也有栽培。

主要價值

【來源】薯蕷科薯蕷屬植物白薯莨Dioscorea hispida Dennst.,以塊莖入藥。全年可采,洗淨切片,曬乾。
【性味歸經】甘,涼。有毒。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資料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雲南民間反映有毒。
【功能主治】解毒消腫,去瘀止血。外用治瘡癰腫毒,跌打扭傷,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鮮品適量,搗爛敷或煎水洗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毒理毒性

毒性

雲南民間反映有毒。中毒症狀與黃獨相似,小鼠腹腔注射10g/kg塊根的水提取物,1—3分鐘後出現顫抖,狂跳而死;1g/kg塊根的酸水提取物,出現活動減少、嘔吐狀,5—10分鐘死亡[A-25]。

化學成分

根含有毒成分薯蕷鹼(dioscorine)(31—2)和薯蕷次鹼(dioscorecine),屬於含內酯環的托品類生物鹼。
具有擴瞳和局部麻醉作用,對中樞神經系統有類似印防己毒素的作用,但作用較弱,嚴重者麻痹中樞而引起死亡,小鼠腹腔注射薯蕷鹼的LD50為60mg/kg[1]。

藥理作用

薯蕷鹼味苦有毒,結構與古柯鹼相似,作用亦有些類似。它對大鼠、小鼠均可引起印防己毒素樣驚厥,在接近驚厥劑量時有某些催醒作用;皮內注射對豚鼠有局部麻醉作用;能增強腎上腺素對麻醉貓的升壓作用;在離休豚鼠迴腸標本上,有抗乙醯膽鹼的作用;對正常大鼠有抗利尿作用,1mg相當100微單位垂體後葉素;對小鼠腹腔注射半數致死量為60mg/kg。薯蕷皂甙(Dioscine)為薯蕷鹼之二氫異構體,作用性質相似,但較弱。
【毒性】 對小鼠之半數致死量為100mg/kg;水溶液不穩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