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蕉客家竹板山歌,廣東省珠海市斗門區白蕉鎮民間音樂,珠海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白蕉客家竹板山歌是傳統山歌的一種表演形式,其節奏比普通的山歌更鮮明,更富有表現力,它聲情並茂,感染力強。其對唱、表演唱等演唱形式更豐富多彩;繼承和發揚了《詩經》的遺風,與欽定文學、文人作品截然不同。
2009年3月23日,白蕉客家竹板山歌被列入珠海市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蕉客家竹板山歌
- 批准時間:2009年3月
- 非遺級別:市級
- 申報單位:珠海市斗門區文化館
- 非遺類別:民間音樂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內容形式,藝術手法,相關製品,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譜系,保護措施,社會影響,文化軼事,
歷史淵源
斗門區白蕉鎮等客家人的先祖為躲避戰亂,不畏艱難險阻、疲憊勞累,多次遷徙,從中原南遷到河源的珠璣巷,再分流於南粵大地,休養生息,繁衍後代。在遷徙和創業的苦旅中,備受饑寒交迫、生存險惡的磨難,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中飽嘗人生的甜酸苦辣。客家竹板山歌自清代乾隆年初隨客家人從陸河、海豐、陸豐等地遷入而流行。
20世紀30年代,海豐經常有歌手能人到斗門區白蕉等鎮傳授山歌創作演唱藝術。
20世紀60年代,客家竹板山歌登上舞台為民眾文化娛樂和宣傳好人好事、先進典型服務。
文化特徵
內容形式
白蕉客家竹板山歌從內容看,有勞動山歌、時政歌、儀式歌、情歌、哭嫁歌、哭喪歌等,調式各有不同。演唱形式有獨唱、對唱、小組唱、表演唱等多種形式。它主要是運用漢語的客家方言演唱,以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形象、生動,可感的語言,並運用多樣化的修辭手法去表情達意。
白蕉客家竹板山歌是傳統山歌的一種表演形式,其節奏比普通的山歌更鮮明,更富有表現力,它聲情並茂,感染力強。其對唱、表演唱等演唱形式更豐富多彩。
藝術手法
白蕉客家竹板山歌主要運用了以下藝術手法:
1.賦體手法;
2.“比”的手法;
3.“興”的手法;
4.比興手法;
5.暗喻手法;
6.排比、頂真、重章、疊句手法;
7.象徵手法。
相關製品
白蕉客家竹板山歌的擊拍的道具為四片用茅竹製成的竹板,長約30公分左右,兩片邊緣平滑,一片削製成長邊有牙。表演者左手拿兩片平滑竹板,右手拿帶牙竹板,通過敲拉的手段,發出有節奏的聲音,配合山歌曲調,表演各種動聽的山歌節目,唱時聲情並茂,耐人回味,使民眾愛聽愛學。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1.文學的審美價值。白蕉客家竹板山歌有豐富文學語言和多種修辭手法,通過敘事、抒情、說理等手段,塑造文學形象。
2.音樂的娛樂價值。白蕉客家竹板山歌曲調音域不廣,易於吟唱,易被民眾接受,更適合表演短節目、文學快餐,是娛樂民眾或民眾自娛自樂的好形式。
3.教育與認識價值。人們抄歌、傳歌、唱歌、聽歌,從作品中受到教育,對山歌的敘述的事理得到重新的認識,對新生事物有新的了解和認識。
4.言情達意、交際婚戀價值。白蕉的客家人經常在田頭、山野和各種聚會、婚俗、鄉俗場所,唱起山歌,抒發感情,表達愛意,從而達到交友、擇偶的心愿。生活在白蕉鎮的客家人經常會在田頭、山野和各種聚會、婚慶場合自發地唱起山歌,抒發他們的感情,年輕人還會以此來表達愛意,這項活動為當地民眾營造了良好的人文氛圍,成為人與人之間友好往來的重要紐帶。
傳承譜系
傳承譜系
客家竹板山歌在斗門區有客家人聚居的村鎮都有客家人演唱,尤其是漢坑、白石、小托等村。其中以漢坑村的吳宗名老人是竹板山歌最具特色的演唱者,他的祖輩在1737年從梅州市陸豐縣葫蘆峰村背井離鄉來到斗門安家,從而也把祖輩的客家竹板山歌傳到斗門,吳宗名從小傳承了竹板山歌的演唱技巧並不斷學習、表演,竹板山歌的演唱技藝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吳宗名把竹板山歌的技藝傳給徒弟。
吳周揚(太祖)→吳松明(曾祖父)→吳聖廉(祖父)→吳家華(父親)→吳宗名→吳和合→吳志能(白石村村民)→歐悅宏(白石村村民)
吳宗名→吳買根(小托村村民)→吳乾仁(小托村村民)→吳俊華(小托村村民)
代表性傳承人
漢坑村的吳宗名是竹板山歌最具特色的演唱者,他的祖輩在1737年從梅州市陸豐縣葫蘆峰村背井離鄉來到斗門安家,從而也把祖輩的客家竹板山歌傳到斗門,吳宗名從小傳承了竹板山歌的演唱技巧並不斷學習、表演,竹板山歌的演唱技藝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吳宗名把竹板山歌的技藝傳給徒弟。
保護措施
蝦山村文化旅遊服務中心日常除舉辦各類公益文化培訓外,還會定期舉辦客家竹板山歌體驗課等客家文化美食類培訓,讓村民和遊客享受到藝術和美食的沉浸式體驗。
2018年,白蕉鎮在白石國小開展“白蕉客家竹板山歌”非遺進校園活動,由“白蕉客家竹板山歌”區級傳承人吳志能教唱學生。
社會影響
重要演出
2019年11月25日—11月30日,斗門區第十二屆村居優秀文藝節目展演舉行,展示客家竹板山歌《客家涼帽》等節目。
文化軼事
客家人用聰明才智,結合文學與音樂的形式,在呼喊與抗爭中有感而發,唱出了天籟之聲,以抒發他們的喜怒哀樂、愛恨情仇,表達了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和追求,在與自然的鬥爭中,在生產勞動中,在社會交往中,形成了他們的精神產品——客家山歌。他們在溪澗、小河兩岸,在兩山之巔,對唱互答;在田間、林邊、穀場、山野盡情歌唱……他們以能歌、會唱為榮耀,男女老幼都愛聽竹板山歌,愛唱竹板山歌,歌聲遍地,蔚然成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