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類褐腐病

白菜類褐腐病

白菜類褐腐病為白菜葉柄外壁接近地面菜幫上,生有褐色或黑褐色凹陷斑,周緣不大明顯,濕度大時,病斑上現出褐色或黃褐色蛛網狀菌絲及菌核,發病重的葉柄基部逐漸腐爛,或病葉發黃脫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菜類褐腐病
  • 外文名:Chinese cabbage brown rot
  • 作物名稱:白菜類
  • 病原所屬分類:有性態:擔子菌亞門真菌
基本信息,病害症狀,病原特徵,傳播途徑,發病條件,防治方法,化學防治,農業防治,

基本信息

拉丁學名:無性態:Rhizoctonia solani Kuhn 有性態:Thanatephorus cucumeris (Frank) Donk
病原:無性態:立枯絲核菌AG-4和 AG1-IB菌絲融合群; 有性態:瓜亡革菌

病害症狀

該病除為害白菜外,還侵染甘藍黃瓜菜豆萵苣茄科蔬菜,引起立枯或絲核猝倒病。

病原特徵

無性態:立枯絲核菌AG-4和 AG1-IB菌絲融合群,不產生孢子,主要以菌絲體傳播和繁殖。初生菌絲無色,後為黃褐色,具隔,粗8~12微米,分枝基部縊縮,老菌絲常呈一連串桶形細胞。菌核近球形或無定形,0.1~0.5毫米,無色或淺褐至黑褐色。擔孢子近圓形,大小6~9×5~7(微米)。

傳播途徑

以菌核或厚垣孢子在土壤中休眠越冬。翌年地溫高於10℃開始萌發,進入腐生階段,病菌從根部的氣孔、傷口或表皮直接侵入,引起發病。後病部長出菌絲繼續向四周擴展。也有的形成子實體,產生擔孢子在夜間飛散,落到植株葉片上以後再侵染。此外該病還可通過雨、灌溉水、肥料或種子傳播蔓延。

發病條件

病菌在土壤中越冬,可在土中腐生生活多年。病菌借雨水、灌溉水、農具及帶菌肥料傳播,直接穿透表皮侵入。病菌喜高溫、高濕環境,發病適溫24~25℃,田間積水或土壤濕度過大時易發病而且病情發展迅速。

防治方法

化學防治

(1)有條件的施用5406抗生菌肥料或SH土壤添加物,主要成分為甘蔗渣稻殼貝殼粉尿素硝酸鉀過磷酸鈣、礦灰等。
(2)必要時可撒施拌種雙或甲基立枯磷藥土。
(3)施用移栽靈混劑,殺菌力強,同時能促進根系對不利氣候條件的抵抗力,95%敵磺鈉可濕性液劑180~360克/畝、20%甲基立枯磷乳油(一支清)150~220克/畝防止病害的發生和蔓延。

農業防治

(1)選用排水良好高燥地塊種植。
(2)施用石灰調節土壤酸鹼度,使種植田塊酸鹼度呈微鹼性,用量每畝施生石灰50~100公斤。
(3)苗期做好保溫工作,防止低溫和冷風侵襲,澆水要根據土壤濕度和氣溫確定,嚴防濕度過高,澆水時間應改在上午進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