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細菌性褐斑病

白菜細菌性褐斑病是一種病症,報檢植物是白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菜細菌性褐斑病
  • 外文名:Chinese cabbage bacterial brown spot
  • 報檢植物白菜
  • 報送類型病害
基本信息,病害症狀,病原特徵,傳播途徑,發病條件,防治方法,農業防治,生物防治,化學防治,

基本信息

報檢植物:白菜
報送類型:病害
中文別名:菊苣假單胞桿菌
英文名稱:Chinese cabbage bacterial brown spot
病原中文名稱:銅綠假單胞菌
病原拉丁學名:Pseudomonas aeruginosa(Schroeter)Migula.
病原分類地位:細菌域、普羅特斯門、γ普羅特斯綱、假單胞菌目、假單胞菌科、假單胞桿菌屬
病害類型:細菌
地理分布:全國各白菜產區均有發生
主要寄主:白菜油菜萵筍洋蔥菸草等。
危害部位:葉片
傳播因子:土壤
防治指標:初見病葉或有發病中心時
檢疫地位:非檢疫對象

病害症狀

白菜細菌褐斑病主要危害葉片。葉部病斑不規則形,大小不等、褐色,邊緣色深,中間稍淺,病斑四周組織褪綠髮黃;許多小病斑可融合為大斑塊;葉脈染病變為褐色,病脈附近葉肉組織變為黃白色,病斑多的,全葉或大半葉褐變;濕度大時,葉片呈水浸狀腐爛,乾燥後變白乾枯。多從外葉開始發病,逐漸向內部擴展,病情擴展很快,幾天內即可達到包心葉,生產上常成片腐爛或乾枯。

病原特徵

Pseudomonas aeruginosa(Schroeter)Migula.稱銅綠假單胞菌,屬細菌界、普羅特斯門、γ普羅特斯綱、假單胞菌目、假單胞菌科、假單胞桿菌屬細菌。菌體桿狀,單生,無芽孢,具極生鞭毛1~2根;大小1.1~1.6×0.6~0.8微米。革蘭氏染色陰性,好氣性,沒有PHB積累。在肉汁腖瓊脂平板培養基上,菌落圓形,白色,中間厚於四周,周圍具1半透明暈環,邊緣波紋狀,表面光滑,菌落直徑大小不等,幅度為0.5~2.2毫米,沒有色素產生。在KB培養基上產生綠色螢光。能侵染白菜、萵苣、洋蔥、菸草等。適宜生長溫度30~35℃,41℃能生長。

傳播途徑

該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廣,是土壤腐生菌,是一種機遇性病原菌,多從傷口侵入。白菜生長季節遇連陰雨天氣或田間濕度大、氣溫高,病害擴展迅速,能造成為害。

發病條件

(1)種植密度大,株、行間郁敝,通風透光不好,發病重,氮肥施用太多,生長過嫩,抗性降低易發病。
(2)連作地、土壤黏重、偏酸;多年重茬,田間病殘體多;肥力不足、耕作粗放、雜草從生的田塊,植株抗性降低,發病重。
(3)種子帶菌、肥料未充分腐熟、有機肥帶菌或肥料中混有本科作物病殘體的易發病。
(4)地勢低洼積水、排水不良、土壤潮濕易發病,高溫、高濕、長期連陰雨、日照不足易發病;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1)播種或移栽前,或收穫後,清除田間及四周雜草,集中燒毀或漚肥;深翻地滅茬,促使病殘體分解,減少病原和蟲原。
(2)和非本科作物輪作,水旱輪作最好。
(3)選用抗病品種,選用無病、包衣的種子,如未包衣則種子須用拌種劑或浸種劑滅菌。
(4)育苗移栽或播種後用藥土覆蓋,移栽前噴施一次除蟲滅菌劑,這是防病的關鍵。
(5)選用排灌方便的田塊,開好排水溝,降低地下水位,達到雨停無積水;大雨過後及時清理溝系,防止濕氣滯留,降低田間濕度,這是防病的重要措施。
(6)土壤病菌多或地下害蟲嚴重的田塊,在播種前撒施或溝施滅菌殺蟲的藥土。
(7)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或腐熟的有機肥,不用帶菌肥料;採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適當增施磷鉀肥,加強田間管理,培育壯苗,增強植株抗病力,有利於減輕病害
(8)地膜覆蓋栽培,可防治土中病菌危害地上部植株。
(9)發病時及時清除病葉、病株,並帶出田外燒毀,病穴施藥或生石灰。
(10)高溫乾旱時應科學灌水,以提高田間濕度,減輕蚜蟲、灰飛虱危害與傳毒。嚴禁連續灌水和大水漫灌。澆水時防止水滴濺起,是防止該病的重要措施。

生物防治

90%新植黴素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
醫用土黴素4000倍液
72.2%農用鏈黴素可濕性粉劑4000倍液
3%中生菌素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

化學防治

20%龍克菌懸浮劑600~800倍液
30%琥膠肥酸銅(掃細)懸浮劑500倍液
77%寧可多可濕性粉劑600倍液
30%DT可濕性粉劑600倍液
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
50%敵枯雙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
77%豐護安可濕性粉劑800倍液
70%敵克松可濕性粉劑500~1000倍液
47%加瑞農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
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
注意事項:白菜類對銅製劑敏感,要嚴格控制用藥量,以防藥害,炎熱中午不宜噴藥。採收前3天停止用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