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苞猩猩草

白苞猩猩草

白苞猩猩草,是大戟科大戟屬下的一種多年生草本。直立,被柔互生,卵形至披針形。全株有毒,乳汁毒性最強,皮膚敏感者應避免觸及乳汁。已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白苞猩猩草
  • 拉丁學名:Euphorbia heterophylla L.
  • 別稱:柳葉大戟(雲南植物研究)台灣大戟(台灣彩色植物圖鑑)
  • :動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 :大戟目
  • 亞目:大戟亞目
  • :大戟亞科
  • :大戟族
  • :大戟屬
  • 亞屬:一品紅亞屬
  • 分布區域南美洲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主要價值,附加說明,相關種群,

形態特徵

莖高達1米。葉長3 12厘米,寬l一6厘米,先端尖或漸尖,基部鈍至圓,邊緣具鋸齒或全緣,兩面被柔毛;葉柄長4-12毫米;苞葉與莖生葉同形,較小,長2—5厘米,寬5—15毫米,綠色或基部白色。
白苞猩猩草
花序單生,基部具柄,無毛;總苞鐘狀,高2—3毫米,直徑1.5—5毫米,邊緣5裂,裂片卵形至鋸齒狀,邊緣具毛;腺體常1枚,偶2枚,杯狀,直徑0.5-1毫米。雄花多枚;苞片線形至倒披針形;雌花1枚,子房柄不伸出總苞外;子房被疏柔毛;花柱3;中部以下合生;柱頭2裂。蒴果卵球狀,長5- 5.5毫米,直徑3.5--4.0毫米,被柔毛。種子棱狀卵形,長2.5—3.0毫米,直徑約2.2毫米,被瘤狀突起,灰色至褐色;無種阜。花果期2--11月。

分布範圍

原產北美,栽培並歸化於舊大陸;分布於南美洲; 熱帶; 秘魯
中國除台灣、四川、雲南外,尚未見到標本。

主要價值

全草味苦、澀,寒。有毒。
調經,止血,止咳,接骨,消腫。
用於月經過多,跌打損傷,骨折,咳嗽。

附加說明

本種的加詞heterophylla在我國文獻中多有記載,但據Dressler(1962)等人的考證,總苞葉紅色或基部紅色、腺體二唇形、葉兩面無毛、果無毛、種子具不明顯的疣狀突起應是E. cyathophora,而總苞葉綠色或基部白色、腺體杯狀圓形、葉兩面被毛、果被毛、種子具明顯的瘤狀突起是本種,即E. heterophylla.
另本種的描述有種阜(Lin&Hsieh 1991),而《巴基斯坦植物志》記載無種阜(A. Radcliffe-Smith 1986)。本工作中曾見到采自尼泊爾和雲南的具果標本,實為無種阜。

相關種群

猩猩草 E. cyathophora
齒裂大戟 E. dentata
海南大戟 E. hainanensis
一品紅 E. pulcherrima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