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蛇舌草(中藥)

白花蛇舌草(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白花蛇舌草,中藥名。為茜草科耳草屬植物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 Willd.[Oldenlandia diffusa (Willd.) Roxb.]的全草。夏秋採集,洗淨,鮮用或曬乾。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白花蛇舌草
  • 別稱:蛇舌草、蛇舌癀、蛇針草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茜草目(一說龍膽目)
  • :茜草科
  • :耳草屬
  • :白花蛇舌草
  • 分布區域:雲南、廣西、廣東、福建等地
  • 採收時間:夏秋採集
  • 用 量:15~60g
  • 毒 性:無毒
入藥部位,性 味,歸 經,功 效,主 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禁 忌,炮製方法,生理特性,產 地,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植物全草入藥。

性 味

味微苦,性寒。

歸 經

胃、大腸、小腸經。

功 效

清熱解毒,利濕通淋。

主 治

用於肺熱喘咳,咽喉腫痛,腸癰,癤腫瘡瘍,毒蛇咬傷,熱淋澀痛,水腫,痢疾,腸炎,濕熱黃疸,癌腫。

相關配伍:

1、治痢疾、尿道炎:白花蛇舌草一兩。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2、治急性闌尾炎:白花蛇舌草二至四兩,羊蹄草一至二兩,兩面針根三錢。水煎服。(廣東《中草藥處方選編》)
3、治小兒驚熱,不能入睡:鮮蛇舌癀打汁一湯匙服。(《閩南民間草藥》)
4、治瘡腫熱痛:鮮蛇舌癀洗淨,搗爛敷之,乾即更換。(《閩南民間草藥》)
5、治毒蛇咬傷:鮮白花蛇舌草一至二兩。搗爛絞汁或水煎服,渣敷傷口。(《福建中草藥》)

用法用量

煎服,15~60g。外用適量。

禁 忌

陰虛及脾胃虛寒者忌用,孕婦忌用。

炮製方法

除去雜質和泥土,曬乾。

生理特性

乾燥全草,扭纏成團狀,灰綠色至灰棕色。有主根一條,粗約2~4毫米,鬚根纖細,淡灰棕色;莖細而捲曲,質脆易折斷,中央有白色髓部。葉多破碎,極皺縮,易脫落;有托葉,長1~2毫米。花腋生。氣微,味淡。主產福建、廣東、廣西等地。

產 地

主產於雲南、廣西、廣東、福建。

相關論述

1、《潮州志·物產志》:莖葉榨汁次服,治盲腸炎,又可治一切腸病。
2、《廣西中藥志》:治小兒疳積,毒蛇咬傷,癌腫。外治白泡瘡,蛇癩瘡。
3、《閩南民間草藥》:清熱解毒,消炎止痛。
4、《泉州本草》:清熱散瘀,消癰解毒。治癰疽瘡瘍,瘰癧。又能清肺火,瀉肺熱。治肺熱喘促、嗽逆胸悶。
5、《廣西中草藥》:清熱解毒,活血利尿。治扁桃體炎,咽喉炎,闌尾炎,肝炎,痢疾,尿路感染,小兒疳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