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異葉苣苔

白花異葉苣苔

白花異葉苣苔(Whytockia tsiangiana (Hand.-Mazz.) A. Weber)是苦苣苔科異葉苣苔屬植物,生於山谷水邊石上陰處或林下,海拔550-1300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花異葉苣苔
  • 拉丁學名:Whytockia tsiangiana (Hand.-Mazz.) A. Weber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木蘭綱  
  • :唇形目
  • 苦苣苔科
  • 異葉苣苔屬
  • :白花異葉苣苔
  • 分布區域:鹹豐,利川,巴東,秭歸
  • 生長環境:海拔550-1300米的山谷水邊石上陰處或林下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相關變種,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莖高14-30厘米,有6-7節,不分枝或中部以上具短分枝,下部近無毛,上部被淡褐色短柔毛。正常葉具短柄或近無柄;葉片薄草質或膜質,斜長圓形或卵狀長圓形,長3.2-8.8厘米,寬1-3厘米,頂端急尖或漸尖,基部在狹側楔形,在寬側近心形、圓形或寬楔形,邊緣有不明顯小齒(齒長0.2-0.5毫米,有時退化成小腺體),上面散生短柔毛,下面沿脈疏被短柔毛,側脈在狹側4-5條,在寬側8-10條;葉柄長達5毫米。退化葉無柄,寬卵形或圓卵形,長0.4-1.4厘米。花序長爭-7厘米,有2-5花;花序梗長3-4.5厘米,與花梗均被短腺毛;花梗長0.6-1.8厘米。花萼長約3.2毫米,無毛,裂片卵形,長約3毫米,寬1.5-1.8毫米,頂端鈍。花冠白色,長約10毫米,外面無毛,內面下部及下唇之下有疏柔毛;筒長約8毫米;上唇長約2毫米,2裂近基部,裂片寬卵形,下唇長約4毫米,3深裂,裂片倒卵形。上方2雄蕊著生於距花冠基部1.2-1.5毫米處,花絲長約2毫米,上部有稍密的柔毛,花葯寬約0.5毫米,下方2雄蕊著生於距花冠基部1毫米處,花絲長約3.5毫米,下部有疏柔毛,花葯寬約0.7毫米;退化雄蕊線形,長約0.8毫米。花盤高約0.2毫米。雌蕊長約3毫米,無毛,子房卵圓球形,長約1.5毫米,花柱長約1.5毫米,柱頭橢圓形,直徑0.8毫米。花期8-10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550-1300米的山谷水邊石上陰處或林下。

分布範圍

產自雲南東南部(西疇)、廣西北部(龍勝)、貴州(貞豐、興仁、印江)、四川南部、湖南西部(保靖)、湖北西南部(鹹豐)。模式標本采自貴州貞豐。

主要價值

根狀莖:外用於跌打損傷。
來源: 《中國中藥資源志要》,中國藥材公司,科學出版社,1994

相關變種

屏邊異葉苣苔(變種)
W. tsiangiana var. minor (W. W. Smith) A. Weber in Not. Bot. Gard. Edinb. 40(2) : 365. 1982. ——W. chiritiflora var. minor W. W. Smith in Trans. Bot. Soc. Edinb. 27: 338. 1919.
與白花異葉苣苔極為相近,只是花冠淡紫色或淡紅色而不同。
特產雲南屏邊一帶。生於山谷石上陰處或林中,海拔1300-1500米。模式標本采自屏邊之西的逢春嶺。
峨眉異葉苣苔(變種)圖版158
W. tsiangiana var. wilsonii A. Weber in Not. Bot. Gard. Edinb. 40(2) : 365. 1982.
與白花異葉苣苔的區別:葉邊緣的齒較大,長約2毫米;花冠較大,長約1.8厘米;雄蕊較長,花絲長4-5毫米。花冠淡紫色或白色。
特產四川西部及南部(雷波、峨邊、峨眉山)。生於山地陰處,海拔700-1200米。模式標本可能采自峨眉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