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生長環境,主要價值,原有形態,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10—25 cm。莖多數,四棱形,斜升或平臥地面,密被倒向微柔毛。莖下部葉寬卵形至長卵形,長1.5—3.5Cm,寬0.7——2cm,先端鈍或圓形,基部心形或截平,邊緣具淺圓齒,兩面有毛,莖中部葉具等長或短於葉片的葉柄,葉片與莖下部葉同形,莖上部葉變小。
輪傘花序生於莖上部葉腋,長3—6cm;苞片倒卵形或倒披針形,長1—2cm;花萼明顯呈二唇形,長13—15mm,外面疏被短柔毛,邊緣具短睫毛,唇形花冠淡黃色或白色,長2-2.5cm,外面密被短柔毛,雄蕊4。
小堅果矩圓形(圖159—1)。
分布範圍
分布於我國內蒙古,山西,寧夏,甘肅,青海,西 藏、新疆及四川北部,蒙古,原蘇聯(中亞)也有。
生長環境
白花枝子花在寧夏南部黃土丘陵地區4月中下旬返青,6月中旬至7月下旬為開花期,8月下旬種子成熟,10月中旬開始枯黃。
在內蒙古地區7一8月開花。在秦嶺地區花期6—8月,果實於花後逐漸成熟。該種為旱中生植物,適應性較廣,耐寒也耐早,多生長在草原帶石質或砂質丘陵坡地上,以伴生種出現在不同的草地群落中。
在高寒草原群落中,白花枝子花與矮風毛菊(Saussurea humi-lis)一起伴生在喜馬拉雅山北側南湖區和雅魯藏布江中上游,羌塘高原南部等地的乾旱山麓洪積扇,山間盆地及河谷階地上的藏籽蒿(Artemisia salsoloides var. wellbyi)小半灌木高寒草原以及羌塘高原東南部的羊茅(Festuca ovina) 沙生雜類草草原中。土壤主要為礫質,砂礫質土及山地栗鈣土,山地黑鈣土和山地草甸草原土。
在寧夏南部1910—2130m的黃土丘陵半陰坡乙半陽坡上,異葉青蘭常與漠蒿(Artemisia desertorum),阿爾泰狗哇花(Heteropappus altaicus)等伴生在長芒草(Stipa bungeana)典型草原中。
在西藏阿里西部山區發育的多年生禾草 駝絨藜(Cerataides latens)草原化荒漠及青藏高原南部普遍分布的變色錦雞兒(Caragan ver-sicolor)山地旱生灌叢中也常有異葉青蘭伴生。 白花枝子花為軸根型根系,主根直硬,入土深達50cm左右.
主要價值
白花枝子花屬中等飼用植物,青綠狀態時山羊,綿羊樂食,但不在草群中挑食,馬、牛、驢,騾均食,兔子也食。青乾草羊,牛,馬均食,冬季葉片脫落後,飼用價值明顯降低。其化學成分含量見表159。白花枝子花為較好的輔助蜜源植物,含蜜多粉少,全草可入藥,可治療高血壓,淋巴結核,氣管炎等。
原有形態
異葉青蘭,又名:白花枝子花。多年生草本,高5~40厘米。直根系。莖四棱形,直立或傾斜,多由基部分枝斜上生長,淡紫色或綠色,有倒向短毛。葉對生,有長柄,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1~3厘米,寬O.8~1.5厘米,先端鈍,基部常為截形、心形或楔形,邊緣具圓鋸齒。花集生於莖頂呈穗狀,每輪通常由4~6花組成;苞片為橢圓狀披針形,邊緣具齒,齒先端有芒狀刺;花萼管狀,長約1厘米或過之,無毛,2唇形,5齒裂,下唇短於上唇;花冠近漏斗狀,中部以下呈管狀,長約2厘米,2唇形,下唇較短,3裂,中裂片有塊刻,白色、談綠色,上唇稍帶粉紅;雄蕊4,略出於花冠外。小堅果4,黑色,三棱形,稍扁,長2.5毫米,上端截形,下端略銳。花期6~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