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芥子敷灸

白芥子敷灸法是最為常用的冷灸法之一。白芥子十字花科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白芥的乾燥成熟種子。以白芥子研末水調外敷,可合局部皮膚發熱乃至起泡,類似灸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芥子敷灸
  • 名詞類型:療法
  • 名詞領域:中醫
  • 特點:冷灸
概 述,操作方法,灸膏製備,具體操作,主治病證,注意事項,臨床套用,

概 述

有關白芥子敷灸的最早記載可追溯到《備急肘後備急方》:治瘰癧:“小芥子末,醋和貼之,看消即止,恐損肉”。明 。 《本草綱目》認為白芥子具有“消瘀血、癰腫、痛痹之邪”的作用,並載有“白芥子末,水調塗足心,引毒歸下,瘡疹不入目”:“塗頂囟,止衄血”等方。至清代進一步從單味轉為複方白芥子敷灸。如《張氏醫通》創“白芥子散”。《衛生鴻寶》載:“治冷哮法:白芥子淨末、延胡索各一兩,甘遂、細辛各五錢,共為末,入麝香五分, 勻,調敷肺俞、膏肓、百勞等穴,塗後麻 疼痛,切勿便去,候二炷香足方去之。十日後塗一次,二次病根去。”現代,白芥子敷灸不僅套用廣而且觀察的樣本數也大。以複方白芥子膏敷灸為主,其配方的成分雖各地有所不同,但基本上是上述方藥加減而成。且日趨規範與固定。

操作方法

灸膏製備

(1)咳喘膏 全國各地配製的處方不一,現選介紹二方,其餘將有“臨床套用”中介紹。
方一.白芥子、延胡索、法半夏、甘遂、細辛、生甘草、百部、肉桂、葶藶子。依次按8:8:8:5:4:4:5:5:3的比例組成將上藥烘乾,粉碎研末,過100目篩。用時取藥末用50%薑汁調成較乾稠糊狀,置冰櫃冷藏室備用。
方二.白芥子21g,元胡21g,甘遂12g,細辛12g.將上藥共烘乾研細末,儲瓶備用,此為1人3次用量。敷灸法為,每次用上藥末之三分之一量,加鮮薑汁調成糊膏狀,並加麝香少許,一般在夏天使用。
(2)關節膏
方一.以等量生白芥子、生草烏碾成極細粉末過篩,將粉末裝入容器中封存備用。
方二.白芥子、元胡、細辛、防己、半夏、南星、木瓜、制川草烏等,上藥粉碎,過80目篩,裝瓷缸備用。
(3)胃痛膏 白芥子20g,白芷10g,甘遂10g,川烏10g,草烏10g、細辛5g,山梔子20g,蘆薈10g,杏仁10g,桃仁10g,白鬍椒5g,使君子10g,草決明10g,皂角10g,冰片2g,紅花10g.上藥並研細末,密封乾燥處保存。

具體操作

(1)咳喘膏 治療時,取藥12g~18g分二等份置於二片醫用膠布或分別攤直徑為3cm的油紙上中間,分別敷貼於所選穴區,成人一般貼4~6小時,兒童一般貼3~4小時揭去。敷貼最佳節氣常選擇夏季伏天和冬季寒九天;療程安排是每周敷貼2次,4周為1療程,一般使用1個~2個療程。,以膠布固定即可。每次貼灸4~6小時,10日1次,每年共敷灸3次(即補伏、中伏、末伏各1次),連續治療3年共敷貼9次。
(2)關節膏 用時取適量上述粉末以清水調成糊狀平鋪於牛皮紙上,藥面以4cm×4cm左右為宜。敷貼於穴處,囑患 者不要離開,隨時觀察患處皮膚,直到穴處周圍皮膚潮紅,且藥面下皮膚有燒灼感並出現水泡為度(如不出現水泡,可用紅花油或解痙鎮痛酊代水調藥)。除去藥糊,將創麵皮膚常規消毒,以無菌敷料覆蓋創面,待其自愈。
每年初、中、末三伏的第一日各貼藥1次。視藥末每穴3g,用生薑汁調膏,穴位用75%乙醇棉球擦後貼敷,外用敷料或塑膠薄膜覆蓋,膠布固定。貼藥時間一般為3~4小時,可根據貼後的反應而縮短或延長貼藥時間。若貼後熱辣、燒灼感明顯,可提前去藥,以防燒傷皮膚;反之貼後微癢舒適可適當延長貼藥時間。
(3)胃脘膏 用時取適量,用鮮薑汁調成膏狀,攤於方型硬紙上,每塊小兒約3~5g,成人約5~8g,貼於穴位,膠布固定。48~72小時換穴換藥,每次選6~10個穴位。本療法3年為1療程,停藥2年後統計療效。

主治病證

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小兒呼吸道感染、風寒性關節炎、周圍性面癱、胃脘疼痛、梅核氣等。

注意事項

1.可根據貼後的反應而縮短或延長貼藥時間。若貼後熱辣、燒灼感明顯,可提前去藥,以防燒傷皮膚;反之貼後微癢舒適可適當延長貼藥時間。
2.在臨床上,結合個人體質異同,若貼處皮膚癢,充血過敏者,應慎用或藥量相應減少、時間縮短。
3.貼敷時勿洗冷水澡,勿過勞。除個別疼痛較重對症處理外,其餘不配用任何療法。

臨床套用

急性支氣管炎 取穴:肺俞、心俞、膈俞、定喘。
治法:
灸藥製備:白芥子30g,細辛15g,甘遂15g,玄胡索30g.共研為細末,裝瓶密封備用。臨用時以適量薑汁調和,另取麝香膏兩張。
灸治方法:一穴均取,雙側同用。將以上貼藥敷於8個穴區之上,以麝香膏固定(一張麝香膏分為4份),囑1~2小時左右局部發癢、辣、發紅時取下。小兒約30min.機體反應強者,局部可起泡,起泡者可用消毒針管抽出滲液,用艾條熏乾即可。一般隔日1次,3次為一療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