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中藥)

白芍(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基本介紹

  • 中藥名稱:白芍
  • 別名:白芍藥、金芍藥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毛茛目
  • :毛茛科
  • :芍藥屬
  • :芍藥
  • 採收時間:夏、秋二季採挖
  • 用量:6~15g
  • 貯藏:置乾燥處,防蛀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禁忌,採集加工,炮製方法,生理特性,生長環境,鑑別,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植物的乾燥根。

性味

味苦、酸,性微寒。

歸經

歸肝、脾經。

功效

養血調經,斂陰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陽。

主治

用於血虛萎黃,月經不調,自汗,盜汗,脅痛,腹痛,四肢攣痛,頭痛眩暈。

相關配伍

治婦人脅痛:香附子四兩(黃子醋二碗,鹽一兩,煮乾為度),肉桂、延胡索(炒)、白芍藥。為細末,每服二錢,沸湯調,無時服。(《朱氏集驗醫方》芍藥湯)

用法用量

6~15g。

禁忌

不宜與藜蘆同用。

採集加工

夏、秋二季採挖,洗淨,除去頭尾和細根,置沸水中煮後除去外皮或去皮後再煮,曬乾。

炮製方法

1、白芍,洗淨,潤逶,切薄片,乾燥。
2、炒白芍,取淨白芍片,照清炒法(附錄ⅡD)炒至微黃色。
3、酒白芍,取淨白芍片,照酒炙法(附錄ⅡD)炒至微黃色。

生理特性

1、芍藥,多年生草本,高40~70cm,無毛。根肥大,紡錘形或圓柱形,黑褐色。莖直立,上部分枝,基部有數枚鞘狀膜質鱗片。葉互生;葉柄長達9cm,位於莖頂部者葉柄較短;莖下部葉為二回三出複葉,上部葉為三出複葉;小葉狹卵形、橢圓形或披針形,長7.5~12cm,寬2~4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或偏斜,邊緣具白色軟骨質細齒,兩面無毛,下面沿葉脈疏生短柔毛,近革質。花兩性,數朵生莖頂和葉腋,直徑7~12cm;苞片4~5,披針形,大小不等;萼片4,寬卵形或近圓形,長1~1.5cm,寬1~1.7cm,綠色,宿存;花瓣9~13,倒卵形,長3.5~6cm,寬1.5~4.5cm,白色,有時基部具深紫色斑塊或粉紅色,栽培品花瓣各色並具重瓣;雄蕊多數,花絲長7~12mm,花葯黃色;花盤淺杯狀,包裹心皮基部,先端裂片鈍圓;心皮2~5,離生,無毛。蓇葖果卵形或卵圓形,長2.5~3cm,直徑1.2~1.5cm,先端具椽,花期5~6月,果期6~8月。
2、毛果芍藥,植物形態特徵與芍藥的主要區別是心皮和幼果密生柔毛,成熟的蓇葖果疏被柔毛。

生長環境

1、芍藥,生於山坡草地和林下,分布於東北、華北、陝西及甘肅。各城市和村鎮多有栽培。
2、毛果芍藥,生於山地灌木叢中,分布於東北及內蒙古、河北、山西等地,各地多有栽培。

鑑別

藥材性狀
呈圓柱形,平直或稍彎曲,兩端平截,長5~18cm,直徑1~2.5cm。表面類白色或淡棕紅色,光潔或有縱皺紋及細根痕,偶有殘存的棕褐色外皮。質堅實,不易折斷,斷面較平坦,類白色或微帶棕紅色,形成層環踞顯,射線放射狀。氣微,味微苦、酸。
飲片性狀
1、白芍呈類圓形的薄片。表面淡棕紅色或類白色,平滑。切面類白色或微帶棕紅色,形成層環明顯,可見稍隆起的筋脈紋呈放射狀排列。氣微,味微苦、酸。
2、炒白芍形如白芍片,表面微黃色或淡棕黃色,有的可見焦斑。氣微香。
3、酒白芍形如自芍片,表面微黃色或淡棕黃色,有的可見焦斑。微有酒香氣。

相關論述

1、《本經》:"主邪氣腹痛,除血痹,破堅積,治寒熱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氣。"
2、《別錄》:"通順血脈,緩中,散惡血,逐賊血,去水氣,利膀胱、大小腸,消癰腫,(治)時行寒熱,中惡腹痛,腰痛。"
3、《日華子本草》:"治風補癆,主女人一切病,並產前後諸疾,通月水,退熱除煩,益氣,治天行熱疾,瘟瘴驚狂,婦人血運,及腸風瀉血,痔瘺發背,瘡疥,頭痛,明目,目赤,胬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