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葉霉病的初生圓形褐色病斑,初生圓形紫褐色病斑,大小6—15mm,後微具淺褐色輪紋,四周暗紫褐色,葉背常生墨綠色絨霉層,後期病斑融合引起葉枯。莖染病生長條形紫褐色病斑。葉柄染病葉柄基部分叉處易拆斷。萼片、花瓣染病初生紫紅色小點,後邊緣焦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芍葉霉病
- 發病部位:白芍葉片
- 致病菌:牡丹枝孢霉
- 發病時期:7—8月雨季
分布與危害,病原,發生規律,防治方法,
分布與危害
白芍葉霉病主要為害白芍葉片。
病原
Cladosporium paeoniae Pass.稱牡丹枝孢霉,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分生孢子梗3—7根簇生,黃褐色,線形,具隔膜3-7個,大小27—73×4—5(μm)。分生孢子卵形至紡錘形,黃褐色,1或多個細胞,大小10—13×4—4.5(μm)。
發生規律
以菌絲和分生孢子在病殘體上越冬,翌年3月中、下旬,條件適宜時,產生的分生孢子先侵害寄主的下部葉片,後逐漸向上擴展,7—8月雨季該病發生較重。
防治方法
①合理密植,株間要通風透光。
②增施磷鉀肥,增強植株抗病力。
③發病初期噴50%多菌靈800~1000倍液,或40%乙磷鋁25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