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舍窯遺址

白舍窯遺址

白舍窯遺址,位於江西省撫州市南豐縣白舍鎮白舍村西南側紅土山岡上,是宋朝石器的古窯址。

白舍窯遺址有古窯遺址32座,窯體堆積物20餘座,綿延2千米,窯旁遍布瓷片、窯具、墊器、匣缽、炭灰等,遺存豐富,窯址散布於瓦子山、符家山、對門排等處。白舍窯是宋元時期“江西五大名窯”(景德鎮窯、吉州窯、洪州窯、贛州七里鎮窯、白舍窯)之一。起始於晚唐五代,興盛於北宋中期,至元代初期趨於衰落。有1000多年歷史。白舍窯以燒制白瓷、青白瓷而著稱,另有白色泛黃、胎質較粗糙的白瓷和少量影青瓷,有“瓷中之玉”美稱。窯瓷種類多為日常生活用品,不乏精緻高檔瓷器,如蓮花瓣溫酒壺,弧形葵口劃花碟、茶盞等,還有青釉檯燈、粉盒、瓷枕、堆塑瓷俑、佛像、祭祀供器、墓葬器等。白舍窯遺址的發掘對研究中國瓷器有著重要的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

2013年5月,白舍窯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舍窯遺址
  • 地理位置:江西省撫州市南豐縣白舍鎮白舍村西南側紅土山岡上
  • 所處時代:宋
  • 保護級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編號:7-0216-1-216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歷史沿革,遺址特點,文物遺存,歷史文化,研究價值,保護措施,旅遊信息,地理位置,交通信息,

歷史沿革

白舍窯遺址,起始於晚唐五代,興盛於北宋中期,至元代初期趨於衰落,有1000多年歷史。
1984年,江西省文物工作隊及南豐縣文化館對白舍窯遺址進行了調查。

遺址特點

綜述
白舍窯遺址,距縣城25千米,建於紅土山岡,瀕臨旴江。窯包高達4~6米,綿延近2千米,形狀似龍,被稱為龍窯。古時為方便瓷器產品銷售,建有航運碼頭,從旴江入撫河,再通達遠至長江流域。因為白舍窯產銷活躍,宋元時期被視為江西境內五大民窯之一。有古窯遺址34座,窯體堆積物20餘座。窯址散布於瓦子山、符家山、對門排等處,綿延2千米。
白舍窯遺址
白舍窯遺址位置圖
符家山堆積
符家山堆積,土丘地基,後由資密廢棄堆壘而成,距旴江百餘米,南面有水塘。該堆積北側早年建房時被切削,露出斷面高約4.5米,發現堆積由多層廢瓷匣體迭成,並有磚鋪痕跡和紅燒土層。
白舍窯遺址
白舍窯遺址
瓦子山堆積
瓦子山堆積,在白舍鎮西面丘上,後由廢瓷匣缽堆成。距旴江600餘米。堆積中心厚3~4米。該頂部被破壞,斷壁層次清楚。出土器物豐富。該窯瓷器光潔細膩,剔、劃花紋流利,印花規則,釉色有粉青、天青等多種,開片均勻。還出土部分迭燒器、芒口器與黑釉器。

文物遺存

綜述
白舍窯遺址窯旁遍布瓷片、窯具、墊器、匣缽、炭灰等,遺存豐富。
白、青瓷
白舍窯遺址出土白、青兩瓷,器型具有地方特殊風格,早期秉承五代遺風,盛行葵瓣、瓜棱,釉色較肥厚,碗型,足矮。中期器物產品推進一步,斗笠碗、碟、盞、缸等,口沿均變薄;釉色晶瑩誘人,紋飾設計多樣秀美;器形外移,多瓜腹壺,充分運用堆塑、刻、劃工藝技法,碗高圈足,器增高。晚期產品多樣化,有細、大開片瓷器,產品造型多束頸胍腹,以劃花、印花等裝飾,開片瓷葵口六瓣碗,人形水注盞,動物金雞、玉犬、子母粉盒,引人注目的是盞、碟口沿飾褐色邊仿金銀器,小盞刻折枝梅花紋,上部彎月相配,充分體現了地方特色。
白舍窯遺址
北宋粉盒
白舍窯瓷器從功用方面大致分為以下種類:平常日用品,有折腰碗、斗笠碗、葵口碗、盞、碟、高足杯、執壺、酒柱子、缽,有些產品保留金屬器遺風,別具一格。器皿:刻花梳蓖、葵口器工藝居多,剔刻月梅盤、碟為精品之作;陳列瓷器:瓶、香爐、佛像等;禮儀品用瓷:俑、金雞、玉犬捏制而成,堆塑立體皈依瓶(即魂瓶、立鳥瓶)穀倉等。
白舍窯遺址
北宋刻花溫酒壺

歷史文化

白舍窯影響
白舍窯是宋元時期“江西五大名窯”(景德鎮窯、吉州窯、洪州窯、贛州七里鎮窯、白舍窯)之一。古時就有“先有白舍窯,後有景德鎮”記載。據《南豐縣誌》載:“白舍,宋時置官監造瓷窯,窯數處,望之如山。”
古時南豐白舍窯的市場占有額居全國第二,金溪窯居第七。鼎盛時期,白舍窯建有窯口99座,整個窯區綿延2千米,場面壯闊。產品不僅銷往國內市場,還遠銷日本等東南亞地區,得到官方的大力扶持。在元代蔣祁在《陶紀略》一書中清楚地記載:“謂與景德鎮競爭者有白舍窯也”,可見當時白舍窯制瓷工藝水平之高、產銷之旺。
白舍窯產品特徵
一、胎色潔白細膩,胎體較薄,質密而堅,釉色白中泛青,晶瑩潤澤。
二、器物以盤碗為主,還有注壺、盞托、盒子與枕等,壺為瓜棱或八方形,保留有金屬器物造型的遺風。
三、器物均為平底或圈足,裝飾以刻花居多,蓮瓣紋多見;還有剔刻月梅紋的。醬色釉口刻花碗,為其它青白瓷窯所不見。
四、造型、釉色與景德鎮青白瓷產品相似,區別是白舍窯器物底部墊餅支燒痕不呈黃褐色。白舍窯瓷種類多為日常生活用品,不乏精緻高檔瓷器,如蓮花瓣溫酒壺,弧形葵口劃花碟、茶盞等,還有青釉檯燈、粉盒、瓷枕、堆塑瓷俑、佛像、祭祀供器、墓葬器等。
白舍窯遺址
北宋四系點彩蓋瓶
白舍窯製作工藝
白舍窯從淘泥、制坯、梳篦劃花到最後燒製成精美瓷器,工藝繁雜,圖案裝飾簡潔卻不單調,迎合了當時人們平淡自然的生活情趣。

研究價值

白舍窯以燒制白瓷、青白瓷而著稱,另有白色泛黃、胎質較精糙的白瓷和少量影青瓷,有“瓷中之玉”美稱。其瓷器製作工藝和器形特徵,對研究中國瓷器有著重要的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

保護措施

2013年5月,白舍窯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白舍窯遺址位於江西省撫州市南豐縣白舍鎮白舍村西南側紅土山岡上。
白舍窯遺址

交通信息

自駕:自江西省撫州市南豐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白舍窯遺址,路程約28.9千米,用時約38分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