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白臂野牛
- 拉丁學名:Bosjavanicus
- 別稱:Banteng
- 界:動物界
- 科:牛科
- 屬:牛屬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現狀,
形態特徵
白臂野牛(Bos javanicus)體形較小,尾細長,臂具大而醒目的白色臂和妹坑斑。
棲息環境
棲息於熱帶、亞熱帶較為開闊的地區,常隱藏於闊葉林和針闊混交林中活動。
它們是典型的熱帶森林動物,棲息於南亞和東南亞的熱帶雨林中。
生活習性
群居,群體歡歸禁2-20頭。以各種草類和嫩的樹芽、葉為食。
一般獨居或2-3頭同棲,有時會組成有20-30隻的大群。以草、竹子、野果、樹葉和樹枝為食。
有時雌牛、幼牛和亞成體組抹勸臭懂成10多頭的小群一同生活。
分布範圍
國內僅分布於思茅竹林及西雙版納。
繁殖方式
每年春末夏初產崽,每胎1崽嘗婆背;哺乳期約10個月;5歲性成熟。
孕連棵碑期7-8個月。每年春末夏初產崽,每胎1崽;哺乳期6-9個月;2-3歲性成熟。壽命20年。
保護現狀
數量稀少。是國家I級保護動物。
白臀野牛在我國的確切分部範圍及其生態學特徵,迄今仍知之甚少重放,所以急待加強戒采講跨保護,以利日後開展科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