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背黃花棯

白背黃花棯

白背黃花棯為錦葵科植物白背黃花稔的全草,生於丘陵地、山坡、海濱、水溝邊或路旁。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白背黃花棯
  • :動物界
  • :錦葵科
  • 分布區域:生於丘陵地、山坡、海濱、水溝邊或路旁
異名,來源:,植物形態:,分布,採集,性味,功用主治,用法與用量,選方,

異名

金盞花、單枝落地(《泉州本草》),生扯隴(《貴州植藥調查》),黃花稔、黃花霧、黃花草、黃花母(《文山中草藥》) ,大地丁草、拔膿消(《廣西中藥志》),黃花猛、膿見愁地膏藥(《文山中草藥》)

來源:

為錦葵科植物白背黃花稔的全草。

植物形態:

直立多枝半灌木,高0.5~1米。小枝密被星狀柔軟綿毛。葉互生,長圓狀披針形,或菱形,長約1.5~4厘米,寬約1~1.5厘米,先端短尖或渾圓,邊緣有鋸齒;薄紙質,上面被短的星狀毛,下面灰白色,密被星狀柔毛;葉柄長約3~6毫米;托葉刺毛狀。花單生於葉腋;花柄柔弱,中部以上有節,長約1~2厘米;萼綠色,被星狀柔毛,5裂;花瓣5,黃色,闊倒卵形,先端鈍而微凹,基部連合,與雄蕊筒合生;雄蕊多數,花絲合生成管狀,無毛,有稀疏的腺狀乳頭突起;心皮8~10,圍繞中軸成環狀,平滑或稍有皺紋,長約2.5毫米,包藏於萼內。蒴果近盤狀,直徑6~7毫米,成熟時心皮與中軸分離,頂部具2芒。花期11~12月。
生於丘陵地、山坡、海濱、水溝邊或路旁。

分布

雲南、廣東、廣西、台灣、福建、貴州、江西、湖南、湖北等地。
本植物的根(黃花母根)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採集

秋季採收,曬乾。
【藥材】乾燥的全草,長短不一,幼枝被星狀柔毛,老枝無毛,有網眼狀紋理。葉多破碎,捲縮,完整的葉呈長圓狀披針形或菱形,葉面暗綠色,背面灰綠色,被星狀柔毛。花生於葉腋,黃色。氣微香,味淡。以乾燥、無泥砂者為佳。
產於廣東、廣西、福建、雲南等地。

性味

1 《廣東中藥》:甘,淡
2《廣西中藥志》:味微酸澀,性涼,無毒。
【歸經】《泉州本草》:"入心、肝、肺、大小腸諸經。"

功用主治

清熱利濕,活血排膿。治流感,感冒,扁桃體炎,痢疾,腸炎,黃疸,痔血,吐血,癰疽疔瘡。
1《泉州本草》:"清熱散瘀,涼血止血,治腸痔痼疾,下血。"
2《廣西中藥志》:"清涼拔毒,消腫排膿。葉:敷疔瘡,瘡癤。"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0.5~1兩(鮮者1~3兩)。外用:搗敷。

選方

治痔瘡腫毒,骨折(復位後,小夾板固定):黃花母鮮葉搗爛外敷患處。(《文山中草藥》)
治關節筋骨痛風:乾黃花母全草,每次二兩,水煎服。(《泉州本草》)
治勞力過度吐血:鮮黃花母全草二兩。合豬瘦肉燉服。(《泉州本草》)
治外傷出血:黃花稔頭適量,搗敷創口。(《閩東本草》)
治濕疹:黃花稔加水燉服。(《閩東本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