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聖鶴

白聖鶴

白聖鶴是韓國永安帽子商社董事長,韓籍華人,祖籍為黑龍江省穆稜市興源鎮興鮮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聖鶴
  • 身份:永安帽子商社董事長
  • 國籍:韓籍華人
  • 祖籍為:黑龍江省
人物簡介,一篇報導觸發的機緣,興源中學獲得慷慨援建,家鄉情情深繾綣,

人物簡介

白聖鶴是韓國白聖鶴是韓國永安帽子商社董事長,韓籍華人,祖籍為黑龍江省穆稜市興源鎮興鮮村。永安帽子商社董事長,韓籍華人,祖籍為黑龍江省穆稜市興源鎮興鮮村。他一手創辦的永安帽子商社目前在世界21個國家有71家企業,另有學校、電視台、福利財團等產業,2011年總銷售額達到20.6億美元。此外,他在我國的上海、桂林、青島及香港還有7家企業,主要生產經銷女士帽子、棒球帽、叉車、客車及配件等產品,經濟實力十分雄厚。這位傳奇的帽子大王在穆稜人的眼裡可以說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富豪,我也曾和這位富豪有過親切交往。富豪情系家鄉,為家鄉教育事業發展慷慨捐贈,被傳為佳話。

一篇報導觸發的機緣

時間推移到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我到任興源鎮鎮長的第一天,就看到了一份印有《牡丹江商業信息》的報紙。報紙的頭版頭條上刊有醒目的標題:“牡丹江市委常委、副市長王樹斌同志昨晚在北山賓館親自宴請韓國客商白聖鶴”。報導說,這次宴會賓主雙方進行了坦誠友好的交流,並就永安商社與牡丹江貿易往來達成意向性協定。報導還詳細地介紹了白聖鶴企業的現狀以及與牡丹江市工藝進出口公司貿易往來的情況,特別是介紹了白聖鶴的人生經歷。白聖鶴系黑龍江省穆稜縣興源鎮興鮮村人,六歲那年跟父母在一次外出時,不慎走散,乘上了一艘開往韓國的客船,從此便開始了顛沛流離而又具有傳奇色彩的生活。這篇報導還寫道,白聖鶴曾於一九八九年夏天,回到家鄉興源鎮探視親友,當時他也曾專門到興源鎮政府拜見當地官員,不巧的是鎮政府只有秘書一人在家,他感到十分遺憾。為了表達對家鄉的情感,他還給當時的興鮮國小捐贈了一台錄音機,並跟親友們交代說,在國外非常想念家鄉,今後願意力盡所能為家鄉做點事情,家鄉需要他做些什麼的時候,千萬要告訴他一聲。讀罷這篇報導,我眼前一亮。這不正是引進外商,發展鎮域經濟的機遇嗎?於是,我立即拿著這張報紙推開時任鎮黨委書記張國君同志的辦公室。待張書記看完這篇報導後,我又和他談了自己的想法:既然白聖鶴先生有報效家鄉的願望,應立即想方設法找到白先生。我的想法得到了國君書記的認同。於是,我和國君書記先後多次聯繫牡丹江工藝進出口公司。記得在我們第三次去牡丹江時,才在牡丹江二〇九醫院附近的一座小樓上敲開了這家公司的門,接待我們的是一位頭髮花白的公司經理,名叫李樹林。當李經理聽了我們的來意後,用責備的口氣說:“我們這位客商可真是一位講情分的人,他一直都有一份報效家鄉的願望,也曾回到你們興源探親訪友,可你們兩位領導為什麼才來找他。”我和國君立即解釋說,我倆都是剛剛上任,最近才知道這件事情。在得到李經理的理解後,我立即起草了一份邀請白聖鶴先生回家鄉做客的函件,並請李樹林經理代為轉發。
為了促使白聖鶴先生回興源事成,回到興源後,國君書記立即把興鮮村支部書記李喜善請來,又詳細詢問了當年白聖鶴先生回來時的一些細節。當了解到白聖鶴先生當時就有一個想法,想修修他家祖墳,可是由於時間比較倉促,沒有實現。聽完李喜善支書的介紹,國君書記立即同李喜善及白聖鶴先生的親友一起到興源鎮小西崴子的一座小山坡上,實地察看了白聖鶴先生的祖墳。在察看過程中,國君書記有了一個很實際的想法:要請白聖鶴先生回來,我們必須先有誠意,要儘快滿足白聖鶴先生修祖墳的願望,由鎮政府籌資先把通往其祖墳的路修好,再根據他的要求把他的祖墳修好。這個想法立即得到了我和全體領導班子的積極回響。接連幾天,我接連召集鎮土地所、林業所及西村兩委班子領導研究落實此事。在得到土地及林業的批文後,國君書記親自組織鎮政府機關幹部義務勞動了三天,修了一條標準比較高的砂石路。並把當時大家勞動、休息、就餐的場面拍成了照片。事後,為了讓白聖鶴先生能切身感受到家鄉人的一片真情,又讓興鮮村李喜善支書帶著家鄉的特產和修路時的照片代表我和國君書記去韓國拜見白聖鶴先生。
不久。從韓國歸來的李喜善支書帶回來了白聖鶴先生給我和國君書記的親筆回信。信的大概意思是:今年他的業務往來非常忙,沒有回家鄉的安排,但看了家鄉帶來的信和照片,非常感動,也非常感謝政府能特地為他家祖墳修條很好的路。所以,特意推遲了一些業務,準備在七八月份,帶著倆個兒子一起回興源,並說此行要為家鄉做點事情。看了書信,我和國君書記非常高興。

興源中學獲得慷慨援建

一九九一年,一場百年不遇的洪水把當時的興源中學浸泡成立了水中孤島,加上校舍年久失修,教學樓隨時有倒塌的危險。學生們都被臨時轉移到鎮政府及附近國小上課。為儘快改變興源中學的教學環境和教學條件,一九九二年初,鎮裡多方爭取資金,打算為興源中學建一幢新的教學樓。為籌措建校資金,鎮裡舉行了“建學校,萬名百姓捐款”活動,當即籌得資金近十萬元,但這點錢對於建設一所建築面積為四千平方米的教學樓來講,只能是杯水車薪。也就是這時,傳來了白聖鶴先生要回興源的好訊息。
一九九二年一個陽光明媚的夏日,國君書記同鎮領導班子一起在興源鎮一座剛剛建成的斜拉橋旁,迎接白聖鶴先生的到來。當車停穩時,一位面帶笑容,體態微胖,身著銀灰色西服的老人向我們走來。國君書記和我一起迎上前去,經牡丹江市進出口貿易公司的翻譯小白介紹,這位老人就是我們盼望已久的白聖鶴先生。當白聖鶴同我們一一握手互致問好時,我發現這位飽經風霜的老鄉臉上,流淌下了幸福的淚水。值得一提的是,當白聖鶴先生站在剛剛建成的斜拉橋旁,通過翻譯問我,這座壯觀的斜拉橋是什麼時候建成的?我立即回答道,這是由我們興源的老鄉,香港龍華公司董事長周洪久先生個人出資二十萬資助,省、市交通部門投資建設的。白聖鶴當即反問道:“周先生個人出資二十萬是美元么?”我回答說,“是人民幣”。聽了我的回答,白聖鶴先生微微一笑說:“我這次回來給家鄉的幫助要遠遠超過周先生的投入!”當時,我喜悅的心情難於言表。
白聖鶴先生只在興源鎮逗留了兩天,先後拜祭了祖先,瞻仰了故居,看望了親朋好友,同時參觀了鎮裡的鄉鎮企業、學校、衛生院等,特別是實地察看了正在建設的興源中學教學樓。在最後一天下午,白聖鶴正式同鎮裡領導舉行了座談。他認真聽了國君書記對鎮域經濟社會事業現狀、發展前景的介紹,和希望白聖鶴先生對興源鎮中學教學樓給予支的請求,之後,白聖鶴先生做了深有感慨的發言。他說:“真沒想到家鄉變化這么大,也特別感謝家鄉官員對他家事的關照。為了表示對家鄉的感謝心情,為了支持家鄉教育事業的發展,盡一個海外遊子的綿薄之力,我決定捐資十五萬美元用於興源中學教學樓的建設。另外再捐資一萬美元用於興源鎮敬老院的維修。”同時,還表示今後凡是興源鎮中學考入大學的學生都給予資助。話音剛落,會場裡立即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接著,他又意味深長地講起為什麼要捐款建興源中學。他說:“我的爺爺叫白日善,是一位老師,曾在家鄉辦過學校,但由於當時的社會情況,沒能成功。我這次要繼承我爺爺的遺願,使家鄉人民有個像樣的學校。這所學校建成後最好叫興源日善中學,並且製作爺爺的銅像擺放在教學樓前。興源敬老院最好叫興源淑女敬老院,為的是紀念一下我的母親。今後對興源中學,敬老院我還要繼續支持。”對於白聖鶴先生關於學校和敬老院命名的要求,國君書記當即表示完全同意。接下來,我同白聖鶴先生共同在協定書上籤了字。臨別前夕,白聖鶴先生當場拿出一萬美元交給了我,作為“定錢”,並表示其餘款項將通過牡丹江進出口公司儘快匯到。

家鄉情情深繾綣

由於工作需要,在興源日善中學教學樓建成的時候,我已經調離了興源鎮。但慶幸的是,應白聖鶴先生的邀請,一九九六年的盛夏時節,時任市委辦副主任的我,同時任市委書記林秀山、副市長張國君及時任興源鎮黨委書記黃日赫一行四人前往韓國進行了為期十天的考察學習。在十天的考察時間裡,我們在白聖鶴先生的安排下,先後參觀了漢城三家肥牛飼養基地,兩家屠宰場,一家石墨加工企業及白聖鶴先生的兩家帽子工廠,還遊覽了漢城市的名勝古蹟。這些往事至今回想起來還歷歷在目,就像發生在昨天一樣。但使我記憶最深的,還是到白聖鶴先生家做客時的情景。
記得那是我們完成考察任務,即將回國的前一天晚上,應白聖鶴先生的邀請,我們乘上白聖鶴先生派來的轎車前往。白聖鶴先生的居處是漢城市郊一處綠樹成蔭的別墅,當我們到達時,白聖鶴先生攜夫人及二個兒子在門外迎接我們。這是一處依山而建的三層樓房,獨門獨院,院內草坪茵茵,花香四溢,數十顆果樹枝繁葉茂,充滿了濃郁的田園氣息。我們同白聖鶴全家在別墅旁合影留念後,便步入了具有濃厚韓國風格的餐廳。在我們落座後,白聖鶴先生親自打開了一瓶茅台酒,用一句大概準備很久但又不太熟練的漢語說:“歡迎朋友,我們喝茅台。”接下來的話就由一同去的朝鮮族興源鎮黨委書記黃日赫來翻譯了。他接著說:“按著韓國人的習俗,只有貴客才請到家中招待,你們是家鄉人,當然是貴客了。我們為貴客準備了八道菜,按我們韓國人的規矩,我們吃完一道菜後再上下一道菜。請無拘無束地慢慢用吧。”那天晚上,我們邊喝酒邊敘談,直到宴罷我們只吃了五道菜。可見主人準備的菜餚十分豐盛。
特別令我們感動的是,席間白聖鶴先生談到了自己創業過程中經歷的艱難,談到了他多年的積德行善,也談到了他勤儉持家的堅持,他還特地從褲兜中拿出他使用了近半輩子已經褪色的錢包讓我們看,還說,這是我用過的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錢包,別看這錢包破舊一些,但它卻能激勵我在事業的道路上永不停步。他還談到了濃濃的思鄉之情,話到了情深意濃處,他特地把我們領到他的臥室,打開了保險柜,從裡面拿出了一個精緻的小木盒,讓我們猜猜這裡面裝的是什麼?我想肯定是金銀珠寶吧,當他打開木盒,又解開一層紅絨布時,在場的我們都驚呆了,這竟是一塊光滑的黑石頭。看著我們詫異的表情,白聖鶴先生笑著對我們說:“這塊石頭是家鄉涼台山上的,我從小離家時什麼也沒帶,只帶了這塊石頭。每當我在生活、事業中遇到了艱難時,我總是摸摸這塊石頭,鼓勵自己一定要像石頭那樣,堅強、剛毅,是這塊石頭伴隨我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也贏得了事業的成功,這是來自家鄉的力量啊!所以,今天我要用事業的成功來報答家鄉……”。白聖鶴先生這番話令我們感動不已,我們互相點了點頭,竟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內心裡我們對他之所以慷慨援建家鄉的義舉,找到了答案,他對家鄉有一份繾綣深情。
轉眼間和白聖鶴先生分別已經過去十六年了,現在不知道這位老友是否還像當年那樣風采依舊,談笑風生。作為一個成功的華裔商人,白聖鶴先生用他的實際行動表達著對家鄉的熱愛,對家鄉的依戀。這種成功不忘報效桑梓,月圓時常思念家鄉的舉動深深的感動著我,也感動著每一個家鄉人。其實,每個人對家鄉都有著不同的感情,落葉歸根、狐死首丘這是海外遊子內心思鄉的真實寫照,但那真真切切想為家鄉做點事,能為家鄉做點事並落實行動中來,並一如既往關注著、支持著家鄉發展變化的又有幾人?2008年至今,白聖鶴先生已累計資助44名貧困學生,資助金額15.2萬元;2009年他為家鄉建設糧台山公園,投資7.75萬美元;2010年他為家鄉修建通村公路投資15萬元。行文至此,再次感謝白聖鶴先生,因為他的善舉不僅為穆稜的發展做出了貢獻,更為全體海內外華人樹立了崇高的榜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