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線埃角蟬

白線埃角蟬

白線埃角蟬(Ebhulini Distant varium Walker, 1858)是角蟬科的一種動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線埃角蟬
  • 拉丁學名:Ebhulini Distant varium Walker, 1858
  • :節肢動物門
  • :昆蟲綱
  • 亞科:露盾角蟬亞科
  • 編號:24350
  • 目名:同翅目
  • 科名:角蟬科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雌性:體中小型,赤褐色至黑褐色。頭部栗褐色,有稠密細刻點和金黃色倒伏細
毛。頭頂垂直,寬為長的1.2倍,基緣弓形彎曲,下緣傾斜,波形,稍翹起,單眼上方有一大的瘤突,單眼之間為一寬的縱溝。複眼暗褐色,有黃褐色邊緣,圓球形。單眼淺黃色透明,位於複眼中心聯線很上方,彼此間距為到複眼的2.5倍。額唇基長而寬闊,3/4伸出頭頂下緣;中瓣近長方形,端緣略呈弧形,稍翹起;側瓣小,斜三角形,伸到中瓣端部l/5處。喙淺黃褐色。觸角褐色。前胸背板赤褐色至黑褐色,有稠密的細刻點和金黃色倒伏短毛。前胸斜面傾斜,寬為高的2倍,端部l/3呈平台狀,在頭頂上方伸出;胝大,近橢圓形,稍隆起,黑褐色,光滑無毛。肩角鈍三角形。背盤部球形隆起,中脊起全長明顯,在背盤部稍後部呈三角形突出,在後突起上很強。從背盤部中脊起到前胸背板后角之間有一條稍向前彎曲的側脊,從背面看左右兩條側脊連成半圓形;前胸背板后角處有一很小的指向後方的鋸齒狀突起。後突起三棱形,波狀彎曲,基部在小盾片上方拱起,向下彎曲部分和小盾片端部接觸,之後沿前翅後緣延伸,中部1/3為淺黃色;剛伸出前翅臀角。小盾片長寬近相等,有刻點和短毛。前翅不透明,頂端稍伸出腹部末端,基部l/3革質,有密的刻點和淺黃色倒伏短毛,黃褐色至黑褐色;中部1/3淺黃褐色,散生少量不規則褐色小斑;端部l/3褐色,被一“L”形或寬或窄的白色半透明橫帶分開,橫帶中散生一些不規則褐色小斑;爪區和主區之間(肘室)為1條白色縱帶,內有褐色小點l縱列;翅脈黃褐色,2個盤室大小相等,第3端室基部有一條橫脈隔成l個小室;頂角近成直角;端膜寬。後翅無色透明,有輻射狀皺紋,翅脈淺黃褐色,3端室。胸部側面赤褐色到黑褐色,有稠密的金黃色倒伏短毛。足腿節以上為赤褐色至黑色,脛節和跗節淺黃褐色到赤褐色。腹部赤褐色至黑褐色,各節後緣黃褐色。第2產卵瓣短寬,端部上緣基部2/3的鋸齒整齊,較尖,端部1/3的鋸齒不規則,不明顯,腹面無鋸齒。
雄性:和雌性相似,但體型較小,體色較淺,前胸背盤部的中脊起稍隆起,後部不呈三角形突出。胝上有稀疏的細點刻和短毛。前翅顏色較淺,端部1/3有由不規則褐斑形成的格線狀斑紋,頂角約為60度,較尖。下生殖板舟形,基部l/3較寬,端部2/3突然變狹,邊緣強烈翹起,頂端鈍圓;中裂占全長的2/3。生殖側瓣三角形,近中部稍上方有1角狀突起。陽基側突彎曲成S形,端部鈍圓,很薄,背面近端部有l倒逆的三角形齒狀突起。陽莖U形,外臂背面和側面有倒逆的鱗片狀微齒,背面基部稍隆起;陽莖開口大,橢圓形,位於陽莖腹面頂端,長為陽莖外臂長的1/4。
量度:體長♀4.6—5.3,♂4.2—4.4;肩角間寬♀2.0—2.3,♂l.8—1.9 mm。
若蟲:第5齡體長3.1,寬l.6 mm。栗色,光亮。頭褐色,光滑,頭頂長寬近相等,強烈彎向腹面,基緣弧形,下緣傾斜。頭頂突發達,顯著高出頭頂基緣。複眼球形,黑褐色。單眼黑色明顯,位於複眼中心聯線上方。額唇基與頭頂近乎在同一平面,其長大於寬,2/3伸出頭頂下緣。喙端伸至腹部第2節。前胸斜面寬大於長,向後傾斜,前緣呈平台狀;胝不明顯。無上肩角芽。中脊起弱,蛻裂線黃色。後突起末端達中胸背板後緣;中胸後突起達後胸背板後緣。前胸背板下側角大,三角形,向上翹起,端部鈍圓。前翅芽褐色,末端圓形,伸達腹部第4節;前緣角不顯著,呈弧形,稍高出翅芽下緣。腹部背板光滑無刺,各節均無側生片;第8、9腹節下方每側各伸出1根很長的尾狀突起,其上著生有白色長毛。第9腹節占腹部全長的l/3。胸足深褐色,腿節被有稀疏短毛,脛節扁平,前後側緣各有1列短毛。
染色體:2n=19+XO

生活習性

寄主:鉤藤U. rhynchophlla,山肉桂C. burnanni,榕樹F. microcarpa,依蘭C. odorata,羅晃子T. indica,印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
雲南(河口,建水,瑞麗,景洪)。
國外分布:
緬甸,印度,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爪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