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箬嶺

白箬嶺

白箬嶺在樂清雁盪山東谷口外,屬雁盪山百崗尖東伸之山嶺,亦為盪陰大荊新溪與白溪之間的分水嶺。舊浙閩驛路經此,為南北通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箬嶺
  • 地理位置:樂清雁盪山東谷口
  • 屬性:新溪與白溪的分水嶺
  • 始建:東晉
歷史沿革,人文古蹟,刻石,驛路古道,北宋白溪驛故址,石路廊四座,古烽堠遺址,地圖信息,

歷史沿革

相傳在東晉時嶺路已通。明永樂《樂清縣誌》及明武進薛應旂《雁盪山記》都說此嶺是謝靈運“從斤竹澗越嶺溪行”之嶺。《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亦主此說。永樂志卷二山川“斤竹澗”下載“宋謝靈運渡江而上斤竹澗過白箬嶺,越嶺溪行。”南宋永嘉薛季宣《雁盪山賦》有“亭白箬而下道”句記此嶺。在宋狀元王十朋詩中及明朱諫《雁山志》中字皆作“白若嶺”,若箬兩字古通。嶺北村莊名白箬岙。嶺南隔白溪溪水為白溪街村,為北宋白溪驛故址。
宋袁采《雁山圖記》雲“溪上有路通白溪驛”即此。元儒李孝光《雁盪山》詩說:“興國年間路始開”,若從北宋太平興國元年(976年)已建白溪驛算起至今已1030年。今104國道及甬台溫高速公路皆經此。嶺不很高,南北各八百餘級,盤曲18彎,石級闊3米(魯班尺10—11尺)平坦可行。
舊時適宜於肩輿和車馬過嶺。每逢三六九大荊市期,附近各地農民及清江虹橋等地商販往來趕市者過嶺極多。嶺背涼風習習,大熱天行人在路廊中稍坐,熱汗頓消。其西側崖下有清泉一窟,自流不息,水質清涼而純淨,好心人備有竹甌數隻,供行人喝水之用。若在嶺背眺望南北,遠近的村莊田野道路溪流及樂清灣海面航船,盡收眼底。
此嶺由於驛路古道所經,嶺背及嶺南北兩側有許多古建築及摩崖刻石等文化古蹟,至今仍保存完好,成為雁盪山古文化的一部分。自1990年公路104國道線開鑿白箬嶺隧道後,嶺上行人漸少直至無人行走。今嶺路已榛莽叢生,幸歷史古蹟無損。今後須防止損毀。

人文古蹟

刻石

嶺背城門洞“浙閩通衢”刻石。此刻石在城門洞南向,字高26公分,闊23公分,無題款年月,字跡清晰。嶺北向亦有石額,字跡風蝕不可辨認,或說當是“台溫孔道”四字。《注》。城門洞建於何時?查清初遷棄沿海地界縣署退保大荊,於康熙元年建大荊“營城”,白箬嶺設有汛兵駐守。城門洞當在此時建成。

驛路古道

自黃岩南行出盤山旅邸經大荊驛(嶺店驛)至白箬嶺計程三十五里;自白箬嶺向西南行、經白溪驛越筋竹嶺抵大芙蓉(北宋芙蓉驛),亦三十五華里。再過窯岙嶺南行達縣城為六十五華里。路闊2米,兩側原有低矮護牆高半米,大多完好或可辨認。

北宋白溪驛故址

在白溪街村,又有“白溪草市”的記載。北宋芙蓉驛故址,在芙蓉街,見《夢溪筆談》所載。二驛中間有檉崗黃山二鋪故址。路旁又有古村落名曰馬路上。嶺北有南宋“嶺店驛”故址,其地無考,明代驛遷大荊。又有鄭家嶺鋪故址,在盤山嶺南十里石坦,洪武元年裁廢。

石路廊四座

均為石樑石柱石凳瓦蓋頂,每座皆5間24柱,路從屋中穿過。石凳可坐可躺。石樑上刻有年月;嶺頭路廊清鹹豐五年重建;嶺南路廊道光十九年建;嶺北嘉慶元年建;嶺北二里還有一座中莊路廊建於乾隆四十四年。石柱四周刻滿助錢人村莊姓名與金額,有助銀二十兩、三十兩及助錢二千文等。所刻地名已有垟閤等字。

古烽堠遺址

在嶺頭西邊山尖上。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大荊駐軍曾於此修建碉堡,後被當地民兵搗毀。

地圖信息

地址:104國道附近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