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港大橋

株洲市人民路白石港大橋跨越白石港,建於1969年,已服役41年。2009年,經相關部門檢測,這座橋被定為危橋,停止使用。株洲市政相關人員介紹,根據株州市的整體城市規劃要求,株洲湘江五橋建成後將與白石港橋對接,同時連通紅港路,車流量將會非常大,因此決定拆除重建。

白石港橋重建方案新橋橋型為預製預應力混凝土小箱梁,橋樑整體結構強,運營舒適。2010年,市政部門正制定詳細的重建方案,以及橋樑結構設定等前期工作,開工日期暫未確定,工期約半年左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石港大橋
  • 建於:1969年
  • 所在地區:株洲市
  • 已服役時間:41年
基本信息,歷史,

基本信息

株洲市人民路白石港大橋跨越白石港,建於1969年,已服役41年。2009年,經相關部門檢測,這座橋被定為危橋,停止使用。株洲市政相關人員介紹,根據株州市的整體城市規劃要求,株洲湘江五橋建成後將與白石港橋對接,同時連通紅港路,車流量將會非常大,因此決定拆除重建。

歷史

20世紀40年代,白石港的兩邊是大片的稻田和菜地,菜田占的多。兩邊居民以種菜為生,那時候靠渡船,老白石港的菜農挑著田地所產到鎮上銷售。所說的渡船是當時一些生意人湊錢買的,都是免費的,誰要過河,自己撐船就是。你撐了過去,就等著下一個過港的人再撐回來。
1952年左右,白石港附近來了一個工程隊,他們要在這裡建橋,裡面還有前蘇聯的專家,他們指導這個工程隊。當時修的是座木橋,橋面鋪的是木板,欄桿也是木的。好像下面的墩子是水泥的。
這座木橋建成後,不僅是這附近的居民,整個株洲和湘潭的聯繫都更緊密了。這座橋一通,市區到易家灣就連上了,所以這條路當時叫株易路。而隨著田心機廠的落成,這座橋對株洲工業的貢獻就更大了。通車後就開始有汽車裝著材料在橋上開過。沒過幾年,汽車就多了起來。
據資料記載,投入使用不到幾年時間,這座木橋因承受不了日漸增加的載荷量,木板出現斷裂和釘子翹出的現象,需不斷的維修。上世紀60年代末,木橋被拆掉,原址上建起來了一座水泥橋。隨著中蘇關係惡化,“反修橋”便成了這座橋的官方稱呼。
時間過了40年,白石港大橋又站在了“命運的關口”:在急速上升荷載量的重壓下,它的護欄混凝土局部剝落、開裂,橋體露出鏽蝕的鋼筋,上面滿是水泥修補的痕跡,它的一邊護欄甚至還被汽車撞破過。
2009年9月,經檢測,它被評定為“危險狀態”,這意味著它已不能再“敞開懷抱”迎接來往車輛了。檢測結果出來之後,人們在橋的兩側各放了4個水泥樁,以免大型車輛經過。
在被檢測為“危橋”之後,株洲市政府決定對它進行維修加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