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眼眶潭蟹

白眼眶潭蟹,學名Lacunipotamon albusorbitum (Dai et al.,1975),為溪蟹科潭蟹屬的一種動物,俗名鬼臉蟹。在中國大陸,分布於雲南等地,一般棲息於在河支流入口處的泥洞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白眼眶潭蟹
  • 拉丁學名:Lacunipotamon albusorbitum (Dai et al.,1975)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 亞門:甲殼動物亞門
  • :軟甲綱
  • 亞綱:真軟甲亞綱
  • :十足目
  • 亞目:短尾亞目
  • :溪蟹科
  • :眶潭蟹屬
  • :白眼眶潭蟹
分類信息,形態描述,地理分布,

分類信息

編號:
12114
拉丁目名:
DECAPODA
中文目名:
十足目
總科:
溪蟹總科
superf:
POTAMOIDEA
中文科名:
溪蟹科
拉丁科名:
Potamidae
中文屬名:
潭蟹屬
拉丁屬名:
Lacunipotamon
拉丁種名:
albusorbitum
定名人:
Dai et al.
年代:
1975
中文名:
白眼眶潭蟹
原始文獻:
動物學報 21(3):264, pl. III:8; Fig. 8.
俗名:
鬼臉蟹
生境:
淡水 多生活於在河支流入口處的泥洞中
國內分布:
雲南(河口)
資料來源:
中國動物志 節肢動物門 甲殼動物亞門 軟甲綱 十足目:143-145

形態描述

體厚實,表面光滑,前、後甚為隆起,分區不明顯。頸溝不易分辨,胃、心區之間的H形溝細而淺。額後葉不明顯,眼後隆脊不突出。額彎向下方,中部稍凹。背眼緣埂起光滑,外眼窩角呈直角狀,不突出。前鰓齒處與外眼窩角之間具凹陷。鰓區腫脹,前側緣呈極不明顯的隆線狀,較短。第三顎足長節的寬度約與長度相當,坐節的長度約當寬度的1.3倍,中部具一縱溝,外肢具退化的短鞭,末端約抵長節基部的1/4。
兩螯甚不對稱,腕節表面略具細皺襞及凹點,內末角具一壯刺,其基部的附屬刺很小,不突出;大螯掌部光滑,長度約當高度的1.3倍,約與可動指等長,兩指內緣具稀疏而不突出的齒,合攏時略有空隙。小螯甚顯瘦小,指節長於掌部。步足細長,末對步足前節的長度約當寬度的1.8倍,指節細長約當前節長度的1.3倍。
雄性腹部三角形,第六節基部的寬度約當長度的1.9倍,尾節呈圓鈍的三角形,基部的寬度約當長度的1.3倍。胸部腹甲溝較淺,胸甲縫間隔溝窄,第七八節的中縱縫中等長度。第一腹肢粗壯,末端抵達腹鎖突,末第二節約當末節長的4倍,末節短粗,鑰匙形,背、腹葉等稱,基部向背內方突出,呈較大的圓方形葉狀,末部亦向背內方突出,呈圓鈍的彎鉤形。雌性腹部寬大,第六節基部的寬度約當長度的2.6倍,尾節半圓形,基部寬度約當長度的2倍,約與第六節等長。胸部腹甲的中溝較窄,生殖孔的前緣緊貼第五六節縫,呈卵圓形,較大,兩孔靠近。

地理分布

雲南(河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