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眶蛇

白眶蛇

白眶蛇(學名:Amphiesmoides ornaticeps)是一種瀕危動物,主要分布於福建、廣西、海南等地。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全長807~853毫米。頭長卵圓形,眼大,尾長。上唇鱗9(3—3—3)枚,頰鱗1枚;眶前鱗1枚,眶後鱗4(3)枚;顳鱗2(1)枚+2(3)枚。背鱗19—19—17行,起強棱;腹鱗158~165枚,肛鱗2枚,尾下鱗116~127對。頭背及兩側棕色,眼前後各有1條鑲黑邊的白紋,呈白色眼眶狀,眼前的白紋占有眶前鱗和第四枚上唇鱗,眼後的白紋占有眶後鱗和第七枚上唇鱗。頸背面及兩側有大黑斑,體前段背面有3行交錯排列的大黑斑,體後背面黑色點斑連合成灰黑色縱紋;體側淺棕色;腹面白色,兩側有黑點斑。
白眶蛇

生長環境

生活于山溪附近地區。食蛙。

分布範圍

分布於海南(北部)、廣西(金秀、羅香)。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近危(NT)。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評估級別為易危(VU)。
注意:非法捕殺受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將受到刑法制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