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眶斑翅鶥(學名:Actinodura ramsayi)是噪眉科、斑翅鶥屬中型鳥類,體長20-23厘米。前額和頭頂暗棕色,頭頂羽毛延長成羽冠,眼先、耳羽、頭側灰褐色,眼圈白色。上體灰橄欖褐色具不明顯的暗色橫斑,翅具黑色橫斑;尾呈凸狀,棕褐色具黑色橫斑和白色端斑。下體赭黃色,腹中部白色。特徵明顯,容易識別。虹膜亮褐色。嘴褐色,腳灰褐色。
白眶斑翅鶥主要棲息於濃密森林中,尤以常綠闊葉林、次生林和林緣灌叢地區較常見。性活潑,常頻繁地在樹枝間跳來跳去,邊跳邊叫,也在林下灌叢中活動和覓食。主要以昆蟲為食,也吃植物果實與種子。分布於中國、緬甸、泰國、寮國和越南。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近種區別,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保護現狀,
形態特徵
雌雄羽色相似。前額、頭頂和羽冠暗棕色,眼先、頭側、耳羽灰褐色,眼周具白色眼圈。後頸、背、肩、腰和尾上覆羽灰橄欖褐色具不明顯的暗色橫斑;尾呈凸狀棕褐色具明顯的黑色橫斑和白色端斑。翅上小覆羽和中覆羽灰橄欖褐色具明顯的窄的暗色橫斑;初級覆羽黑色,小翼羽黑色,外啊基部具褐色橫斑;飛羽暗褐色,外翻棕褐色具黑色橫斑,最內側次級飛羽內外翱均為灰橄欖褐色並具黑色橫斑。頰和頦棕色,其餘下體大都赭黃色,腹部中央黃白色,尾下覆羽灰棕褐色,末端白色。
虹膜亮褐色。嘴褐色,腳灰褐色。
性別 | 體重 | 體長 | 嘴峰 | 翅 | 跗蹠 |
---|---|---|---|---|---|
雄性 | 35-43克 | 227毫米 | 15-18毫米 | 82-84毫米 | 30-35毫米 |
雌性 | 35-38克 | 205-230毫米 | 15-17毫米 | 79-85毫米 | 28-32毫米 |
近種區別
栗額斑翅鶥(Actinodura egertoni)與該種非常相似,但銹額斑翅鶥額栗棕色,頭頂灰褐色,上體棕褐,無白色眼圈。區別亦很明顯。野外不難鑑別。
棲息環境
白眶斑翅鶥經常出沒在森林的邊緣、林木繁茂的地區以及草叢和灌木叢中。主要棲息於濃密森林中,尤以常綠闊葉林、次生林和林緣灌叢地區較常見。在寮國,白眶斑翅鶥更傾向於以柏樹為主的森林(Fokienia),而不是樹林。它們的最佳棲息地通常在海拔1000-2500米之間,但在中國本地可發現它們的最大海拔為450米,而緬甸則為610米。
生活習性
習性:留鳥。性活潑,常頻繁地在樹枝間跳來跳去,邊跳邊叫,也在林下灌叢中活動和覓食。立於矮叢頂鳴叫時羽冠聳起。
叫聲:叫聲為響亮但哀傷的tu-tui-tui-tui-tuuui,音調先升而後降。
食性:主要以昆蟲為食,也吃植物果實與種子。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緬甸、泰國、寮國和越南;在中國分布於廣西(西南部、西北部)和雲南東南部。
繁殖方式
繁殖季節從3月到4月。巢是杯形結構,外面用大型黃根和植物絨毛構造,它位於攀登植物中。內部襯有非常精緻的材料,例如細根。每窩產卵2枚,卵顏色為藍綠色,帶有一些小斑點和紫色朱古力螺旋。
亞種分化
中文名 | 學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分布範圍 |
---|---|---|---|
白眶斑翅鶥緬甸亞種 | Actinodura ramsayi radcliffei | Harington,1910 | 分布於緬東部至寮國北部。 |
白眶斑翅鶥指名亞種 | Actinodura ramsayi ramsayi | Walden,1875 | 分布於緬甸東部和泰國西北部。 |
Actinodura ramsayi yunnanensis | Bangs & J. C. Phillips,1914 | 分布於中國和越南北部;在中國分布於廣西西北部、西南部和雲南東南部。 |
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