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琵鷺紅海亞種(學名:Platalea leucorodia archeri)是白琵鷺的亞種之一,屬於大型涉禽,全長85厘米左右。全身羽毛白色。嘴長而直,上下扁平,前端擴大呈匙狀,黑色,端部黃色;腳亦較長,黑色。棲息於開闊平原和山地丘陵地區的河流、湖泊、水庫岸邊及其淺水處。通常成小群,偶爾也見單獨覓食的。通常營巢在有厚密蘆葦、蒲草等挺水植物和附近有灌叢或樹木的水域及其附近地區。每窩產卵3-4枚。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繁殖方式,分布範圍,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大型涉禽。全長85厘米左右。全身羽毛白色。嘴長而直,上下扁平,前端擴大呈匙狀,黑色,端部黃色;腳亦較長,黑色,脛下部裸出。夏羽全身白色,頭後枕部具長的髮絲狀冠羽、橙黃色,前額下部具橙黃色頸環,頦和上喉裸露無羽、橙黃色。冬羽和夏羽相似,全身白色,頭後枕部無羽冠,前頸下部亦無橙黃色頸環。
生活習性
棲息於開闊平原和山地丘陵地區的河流、湖泊、水庫岸邊及其淺水處,也見於水淹平原、蘆葦沼澤濕地、沿海沼澤、海岸、河谷沖積地和河口三角洲等各類生境。通常成小群,偶爾也見單獨覓食的。多在不深於30厘米的水邊淺水處覓食,在海邊常在潮間帶和河入海口處覓食。休息時常在水邊成“一”字形散開,長時間站立不動。性機警畏人,很難接近。常排成稀疏的單行或成波浪式的斜列飛行,兩翅鼓動較快。涉水啄食小型動物,有時也食水生植物。主要以蝦、蟹、水生昆蟲、昆蟲幼蟲、蠕蟲、甲殼類、軟體動物、蛙、蝌蚪、蜥蜴、小魚等小型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為食,偶爾也吃少量植物性食物。覓食主要在早晨、黃昏和晚上。
繁殖方式
通常營巢在有厚密蘆葦、蒲草等挺水植物和附近有灌叢或樹木的水域及其附近地區。繁殖期5~7月。營巢於乾旱的蘆葦叢中或樹上和灌叢上,有時也置巢於地上。每窩產卵3~4枚,白色無斑或鈍端有稀疏斑點。雌雄輪流孵卵約25天,雛鳥留巢期約40天。
分布範圍
分布於紅海和索馬里海岸。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