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山薔薇,學名 Rosa baiyushanensis Q. L. Wang,薔薇科薔薇屬植物。生於海拔60米左右山坡。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白玉山薔薇
- 拉丁學名:Rosa baiyushanensis Q. L. Wang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薔薇目
- 科:薔薇科
- 屬:薔薇屬
- 種:白玉山薔薇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主要價值,區別,
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小枝黃褐色,無毛,具皮刺,老枝褐紫色,無毛,具稀疏皮刺;皮刺粗大,向下彎曲,長達8毫米,無毛,黃褐色,基部膨大下延,常成對生於托葉基部。奇數羽狀複葉,長3-6厘米,具小葉5(-7);托葉長0.7-1厘米,寬2-3毫米,大部與叫柄合生,先端分離成三角狀裂片,急尖,邊緣蜜被小腺體,背面有稀疏小腺體或無;葉柄長1-1.5厘米,與葉軸均密被腺毛並疏小皮刺;頂生小葉柄長4-6毫米、側生小葉無柄;小葉片卵形或橢圓狀卵形,長0.8-1.5(1.8)厘米,寬0.6-1(1.3)厘米,基部近圓形或廣楔形,先端急尖,邊緣具重銳鋸齒,齒尖或齒緣密被小腺體,表面綠色,具稀疏短柔毛,背面色稍淡,密被小腺體和稀疏短柔毛。花單生,稀2-3朵集生於側生小枝頂端;花梗長0.7-1厘米,被較密腺毛,基部具1-2枚苞片;苞片卵形,邊緣具小腺體;花托近橢圓形,外被稀疏腺毛或光滑無毛;花直徑約2.5厘米,萼裂片卵狀披針形,長1-1.5厘米,先端伸展成長尾狀,邊緣羽狀分裂並間有不分裂者,分裂者邊緣和外面被細腺體和短柔毛,不分裂者邊緣和外面無腺體,內面均被短柔毛,花後反折;花瓣倒卵圓形,長約1厘米,外面無毛,先端微凹,粉紅色;雄蕊長約3毫米;花柱微露出花托口外,分離,被白色柔毛。薔薇果微橢圓形,長1.4厘米,徑約1厘米,橙紅色,萼片脫落,部分宿存,反折;果梗長約8毫米,具腺毛。花期6月,果期9月。
生長環境
喜溫暖地區,常生於海拔60米左右山坡。
主要價值
白玉山薔薇落葉灌木花朵小而艷麗,常用於園林種植,具有觀賞價值。
區別
本種與刺玫薔薇近緣,惟皮刺粗大;小葉片卵形或橢圓狀卵形,較小並具重鋸齒,齒尖和齒緣具小腺體;花梗短;萼裂片多為不規則羽裂,花後反折,果熟後大部分脫落。區別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