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瀑寺是一座擁有900多年歷史的遼代古寺。它始建於遼代乾統初年,現尚存門樓、正殿三間,此塔建於金皇統六年(1146年)。塔高10米,六角實心,下半部為密檐式,上半部為覆缽式。塔身三層密檐,密檐之上雙層仰蓮承托覆缽,該塔是一種密檐到覆缽式過渡的塔形,是國內少見的珍貴塔種、金代密檐式塔中的傑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瀑寺
- 外文名:BaiPu Temple
- 屬性:寺廟
- 建於:遼代
- 塔高:10米
- 別名:白瀑禪寺
- 地點:北京市門頭溝區雁翅鎮淤白村北
簡介,位置及路線,住持,
簡介
白瀑寺為北京門頭溝區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門頭溝區雁翅鎮淤白村北的金城山下。遼乾統初年,昌平、玉河、礬山、懷來四縣信徒集資,就地建造佛寺,初名白瀑院,後改“白瀑壽峰禪寺”,通稱白瀑寺。遼代後期,華嚴宗高僧圓正法師遊方至燕京宛平縣金城山弘傳佛法。金、元、明及民國時期都曾重修。寺坐北朝南,前有門樓,寺內正殿3間,兩廂配殿各3間。現寺院西側為塔院,有圓正法師塔、源衍長老塔、
本勤禪師塔。圓正法師塔建於金皇統六年(1146),為密檐式塔和覆缽式塔的組合,在古塔中較為罕見;源衍長老塔為源衍長老的弟子本勤禪師於“戊申”年(1248)建立,是金、元之際盛行的石經幢式墓塔,現僅存八棱石柱形塔身及天蓋等石雕構件,塔身刻文記載源衍的行跡,已被區博物館收存;本勤禪師塔建造於元大德二年(1298),也為石經幢式墓塔,現僅存八方石柱形塔身,塔銘文中“禮”“濟”二字與現今的簡化字寫法相同。東側有龍王殿3間,屬正脊吻獸式殿堂,原供奉娘娘、關帝、龍王。兩壁均有彩色壁畫,東壁為關帝故事,西壁為龍王故事,由多組小圖畫構成。正殿後有毛石柱礎,為金代遺物。寺記憶體有元、明和民國時期的石碑,包括“大都宛平金城山白瀑壽峰禪寺產業之記”碑,立於元元貞二年(1296),碑文楷書,主要記述白瀑寺的各處產業,是研究元代寺院的實物資料。據碑文記載,白瀑寺廟產眾多,僅下院就有“白洋村龍泉院”“雁翅村崇興院”“芹峪村一所”“尚安東葆村燒香院”“上都路懷來縣福寺”等。
白瀑寺位於北京市門頭溝區雁翅鎮群山環抱之中,始建於遼代,因背臨兩處瀑布而得名。白瀑寺鼎盛時期僧眾有一百人之多,正殿供奉的是全國僅有的兩尊其中之一尊的千佛繞比盧遮那佛,鐘樓的大銅鐘直徑為一米五左右,有鎮水塔、藥師塔、覆缽式密檐塔各一座。下院有十一所。但白瀑寺於民國初年,一軍閥看重白瀑寺這塊風水寶地,要遷祖墳於此,率兵搗毀了白瀑寺。臨白瀑寺最近的淤白村村民,發心在建白瀑寺,但白瀑寺遠不比先前的白瀑寺龐大,只是一所三合式院落寺院。三合式院落的白瀑寺最終毀於“文化大革命”,軍閥沒敢搗毀的千佛繞比盧遮那佛被搗毀,大銅鐘被賣,買了做宣傳用的“大喇叭”,僅遺留下覆缽式遼代古塔一座。慧能法師生於臨白瀑寺最近的淤白村,幼年時與眾孩童不同,冥冥中受佛教傳承,歷經種種磨難,出家,率眾居士於1998年起修路,再次建起了白瀑寺。
現在的白瀑寺行經山門起,依山梯次建有天王殿、兩序僚房、鐘樓、鼓樓、客堂、法物流通處。大雄寶殿,遼代古塔在大雄寶殿右,新建的藥師塔在大雄寶殿左,其兩側前建有伽藍殿、藥師殿、彌陀殿、祖師殿及僧僚。兩側環廊環抱殿堂蜿蜒至法堂、藏經樓。其環廊處左是方丈室,右是小石橋至放生池。齋堂及四層樓樓房。殿堂、齋堂、樓房處處貫通。寺院的西南山谷方向建有地藏殿、漢白玉觀音像,接引殿,十米高的地藏王菩薩銅像,地藏王菩薩前是存放靈骨舍利的七層舍利塔。並建有財神殿、放生池、水井房、鍋爐房。寺院的東側建有二僧院,其後是彌陀村安養院。二僧院前是觀音亭,亭內是海底樟木樹化石雕塑的六米高的觀音像。行經觀音亭是蜿蜒的盤山石階路至藥師觀音洞。白瀑寺是一座古樹參天、梯田成片、果樹成行,自然環境秀麗,寺院環境獨特。遵循傳統佛教遺軌設計建設,出家人、居士修行至臨終助念、往生、存放靈骨舍利,一條龍設定的全國少有的叢林式寺院。緣圓佛子們修行成佛道之願。
位置及路線
地址:北京市門頭溝區雁翅鎮淤白村白瀑禪寺
乘車:乘坐892路公車(芹峪口下車)或自駕
住持
慧能法師
釋慧能,俗名白豐瑞,1960年3月生於北京市門頭溝區。1991年皈依河北正定縣靈濟寺上有下明老和尚。1993年在河北省趙縣柏林禪寺受居家菩薩戒,上淨下慧長老為戒和尚。1998年依上傳下印長老批剃出家。1999年於甘肅省大象山受三壇大戒。2000年任北京市門頭溝區白瀑寺住持。2003年接香港上意下昭老和尚法脈。2004年接上傳下印長老溈仰宗法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