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濱藜

白濱藜

白濱藜(學名:Atriplex cana C. A. Mey.)是藜科,濱藜屬半灌木,高可達50厘米。木質莖多分枝,灰褐色,條裂;當年枝直立,圓柱形,淡黃褐色,葉互生,在枝的下部有時近對生;葉片狹矩圓形、倒披針形至條形,兩面均為銀白色,有密粉,脈不明顯,花於當年枝的上部集成有間斷的穗狀圓錐花序;雌花的苞片果時略扁平,胞果扁,圓形,果皮膜質,淡黃色,種子直立,暗紅褐色,略有顆粒狀花紋。7-8月開花,9月結果。

分布於中國新疆北部。生於乾旱山坡、半荒漠、湖濱等處。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及西西伯利亞也有分布。

適口性好,除夏季外,其他季節綿羊喜禽,馬和牛樂食。營養物質含量中等,屬良等牧草。可作為荒漠類草地的補播草種。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繁殖方法,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半灌木,高20-50厘米。木質莖多分枝,有時略呈墊狀,灰褐色,條裂;當年枝直立,高15-30厘米,圓柱形,有微條棱但無色條,通常稍彎拐,淡黃褐色,有密粉,僅上部有分枝,下部葉腋常生有短於葉的小枝。葉互生,在枝的下部有時近對生;葉片狹矩圓形、倒披針形至條形,長1-3厘米,寬2-7毫米,全緣,兩面均為銀白色,有密粉,脈不明顯,先端鈍,基部漸狹,具短柄。
花於當年枝的上部集成有間斷的穗狀圓錐花序;雄花花被裂片5,雄蕊5;雌花的苞片果時略扁平,僅基部邊緣合生,上部邊緣略現3齒,表面有密粉及泡狀毛,有時有少數疣狀突起;胞果扁,圓形,果皮膜質,淡黃色,與種子貼伏。種子直立,直徑1.5-2.25毫米,暗紅褐色,略有顆粒狀花紋。花期7-8月,果期9月。

產地生境

白濱藜主要分布在整箇中亞地區及西西伯利亞、外高加索(東部)、蒙古;在中國只產於新疆北部,在額爾齊斯河、烏倫古河兩岸分布較集中,生於海拔400~1200m的荒漠草地的鹽化土壤、鹽湖邊緣及低山礫石質乾旱山坡,常以優勢種形成群落。烏魯木齊、奇台、裕民等地區也有零星分布。在烏魯木齊地區零星分布在亞馬里克山北坡、鯉魚山北坡、烏市西郊的九家灣丘陵陰坡、烏市東郊鹼泉溝丘陵低洼地段,分布區海拔850-1050m。白濱藜能形成單優勢群落,蓋度30%左右,如與伴生種混生時群落蓋度達50-60%。不同地段常見伴生種有鹽生假木賊、短葉假木賊阿魏、駝絨藜、木地膚、樟味藜、尖葉鹽爪爪等。
白濱藜白濱藜

繁殖方法

播種用的試驗材料為烏魯木齊市亞馬里克山北坡野生自濱藜采來的種子。乾粒重4.6g,發芽率為84%。該試驗重點對白濱藜進行不同播種期播種試驗。試驗在新疆農業大學老滿城教學實習基地進行。海拔850m,氣候屬於半乾旱冬季嚴寒,積雪覆蓋,春季升溫快,夏季酷熱,年平均溫度70(2,年絕對最高溫度41.8~C,年絕對最低溫度一41.5℃,年平均降水量226mm,土壤為荒漠灰鈣土和灌溉灰鈣土,11月中旬結凍,3月中旬或下旬解凍,無霜天數可達165d。播種期設4個處理,即臨冬(11月)封凍前、冬季(2月)雪上、早春(3月下旬)、春季(4月下旬)播種。小區面積6m2,每個處理種6行,重複3次。試驗地分別在秋季和春季深耕,耕後平地呈待播狀態,按設計要求播種,行距33cm,行長3m,1行播300粒種子,播種深度1~2cm,冬季雪上播種的不覆土。4個時期播種的種子出苗後測其出苗數,並計算出苗率。
白濱藜的最佳播種期為臨冬(11月),其出苗率達53.6%,其次早春播種效果也好,達34.6%。冬季雪上播種和晚春播種基本不出苗。
白濱藜不同播種期播種試驗結果自濱藜的調查和初步研究結果表明:白濱藜莖葉柔軟而冷季保存完好,是綿羊和山羊晚秋、冬季所喜食的飼用植物。其具有抗旱、抗寒、耐鹽、耐牧等優良特性。冬春牧場受到乾旱或雪災等自然災害時它可作為救濟牧草,在我國西北地區開發利用前景廣闊。自濱藜營養成分在不同生育期之間變化幅度不大,蛋白質含量中等水平,纖維素含量低於其他旱生牧草(如駝絨藜),但粗灰分含量較高,這有利於牲畜補充礦物質營養,增強抗病能力。白濱藜旱作條件下人工種植的最佳播種期為臨冬(11月),其次為早春(4月上旬);冬季雪上撒播和春、夏播種均不易出苗。

主要價值

適口性好,除夏季外,其他季節綿羊喜禽,馬和牛樂食。營養物質含量中等,屬良等牧草。可作為荒漠類草地的補播草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