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泥田

白泥田是一種水稻土土種,分布在浙江衢州、浙江江山、浙江衢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泥田
  • 土種編號:10683
  • 土壤類型:水稻土
  • 土壤亞類:淹育水稻土
  • 土類(二普):水稻土
  • 亞類(二普):淹育水稻土
  • 亞類(土種志):亞高山草甸草原土
  • 母質:河流洪沖積物
  • 剖面構型:Aa—Ap—Ce
  • 有效土體深度:1m以上
  • 面積(公頃):133
特徵描述,主要性狀,生產性能,歸屬分布,

特徵描述

典型剖面
采自江山市王村鄉連豐村塢石畈,年均溫17.2℃,年降水量1631mm,無霜期256天,≥10℃的積溫5084℃,河漫灘階地向低丘的過渡帶,海拔100m,洪積沖物。 Aa層: 0—13cm,淡黃橙色(乾,7.5YR 8/3),粘壤土,屑粒狀結構,疏鬆,緊實度0.8kg/cm3,容重1.21g/cm3,根系密庥,pH(H2O)6.3,有機質1.77%,胡敏酸碳0.66%,富里酸碳0.28%,胡富比0.22。 Ap層: 13—22cm,淡灰色(乾,7.5YR 8/1),粉砂質粘壤土,塊狀結構,稍緊,緊實度2.7kg/cm3,容重1.33g/cm3,少量根系,pH(H2O)7.4,有機質0.56%。 Ce層: 22—100cm,淡灰色(乾,7.5YR 8/2),粘壤土,塊狀結構,緊實度0.3kg/cm3,pH(H2O)7.5,有機質0.28%。

主要性狀

該土種起源於河流洪沖積物。因所處地形高差較大,土體內長期受流水的側滲漂洗,在犁底層以下出現灰白色的白土層。經人為淹水種稻,耕作培肥而成為淹育水稻土。其剖面為Aa—Ap—Ce型。土體深達1m以上,質地較均一,以粘壤土為主,土壤剖面自上而下pH值逐步升高,由微酸性至微鹼性;鹽基飽和度均在95%以上;氧化鐵的蝕變、遷移不明顯。耕層土壤養分貧瘠,有機質2.2%,胡敏酸碳0.16%,富里酸碳0.26%,胡富比0.62(n均為2),缺磷缺鉀嚴重,全磷0.009%,速效磷1ppm,全鉀1.66%,速效鉀46ppm。母土層為白土層,故稱白泥田。

生產性能

該土種礦質養分貧瘠,加之受臨時滯水層的影響,早春土冷,回溫慢,常發生僵苗。長期以來農民採用施石灰促早發,致使土體中鈣積累,呈中性至鹼性反應,土壤板結,養分有效度低,水稻後期易發生早衰。土壤潛在肥力低,是河谷平原中的低產田。種植制度為肥—稻—稻。常年糧食畝產600kg左右。在改土方面,應深開橫向排水溝,根除側滲影響,降低地下水位,增加有機肥,重施磷鉀肥,補施硼、鋅肥等。

歸屬分布

白泥田,屬淹育水稻土亞類淺潮泥田土屬。集中分布在浙江衢州市的江山、衢縣境內的老河漫灘階地向低丘過渡地帶或洪積扇的前緣,共有0.2萬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