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泥湖螃蟹,湖南省岳陽市雲溪區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1993年,岳陽市仁磯鎮白泥湖就開始養殖白泥湖螃蟹。白泥湖螃蟹體質健壯,蟹殼成青泥色,灰中帶青,蟹腿的毛長而呈黃色,腿茸毛呈金黃色,雙螯帶青色,螯尖呈金色,具有個大、體厚、殼硬、青背、白肚、金爪、黃絨毛等特徵,清蒸後蟹體金黃、蟹肉飽滿、膏肥黃滿,味道鮮香,口感甜嫩。
2018年9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批准對“白泥湖螃蟹”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泥湖螃蟹
- 產地名稱:湖南省岳陽市雲溪區
- 品質特點:個大體厚、蟹肉飽滿、膏肥黃滿
- 地理標誌: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 批准文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公告第62號
- 批准日期:2018年9月5日
產品特點,外在感官特徵,內在品質指標,產地環境,土壤地貌,氣候條件,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外在感官特徵
白泥湖螃蟹鮮蟹蟹體乾淨,體質健壯,行動活潑,蟹殼成青泥色,平滑有光澤,灰中帶青,貼泥的臍腹甲殼,晶瑩潔白,無墨色斑點,蟹腿的毛長而呈黃色,根根挺拔,腿茸毛呈金黃色,長達2-3厘米, 雙螯帶青色,螯尖呈金色,長度可達7-8厘米,具有個大、體厚、殼硬、青背、白肚、金爪、黃絨毛等特徵,清蒸後蟹體金黃、蟹肉飽滿、膏肥黃滿,味道鮮香,口感甜嫩。
內在品質指標
品質指標
數據來源:
產地環境
土壤地貌
白泥湖地處岳陽市北,雲溪區西部,其端部與洞庭湖相連,周邊多為丘陵山地,該區域成土母質為河湖沖積物、沉積物與第四紀紅壤交替鑲嵌而成,土層深厚、土壤肥沃,富含微量元素。白泥湖基地水體內水草、河蝦、小魚豐富,有機物含量豐富,水質優良,同時螃蟹基地遠離工礦、城鎮,無任何污染源。適宜白泥湖螃蟹養殖。
氣候條件
岳陽市雲溪區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陽光充足,年平均日照為1697小時,年平均氣溫為17.2℃,大於0℃的活動積溫5225℃,無霜期272天,年平均降水量為1390毫米,年平均蒸發量為1309.6毫米,是白泥湖螃蟹生長適宜區域。
歷史淵源
1993年,岳陽市仁磯鎮白泥湖開始養殖白泥湖螃蟹。
1993年-1996年,白泥湖漁場與岳陽市水產局水產科技推廣站合作養蟹,但由於在蟹苗質量、養殖技術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均未獲得成功。
2001年,雲溪區道仁磯鎮與蟹業養殖公司合作發展河蟹養殖取得成功,投放蟹苗300萬隻,產商品蟹40噸,實現產值386萬元。
2002年初,由白泥湖周邊二十餘家養殖戶自發組建白泥湖螃蟹養殖合作社,系白泥湖螃蟹養殖協會轉型升級。
2002年,雲溪區強化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形成特種水產養殖模式。
2004年,岳陽市以開展無公害養殖水面認定為契機,實施“品質+品牌”戰略,雲溪區將白泥湖螃蟹養殖做成品牌,並註冊商標。
2004年,雲溪區白泥湖螃蟹銷售到上海、廣州、香港等地。
2008年-2009年,岳陽市雲溪區白泥湖開展網圍輪牧式養殖螃蟹試驗,並取得良好效果。
生產情況
2002年,雲溪區道仁磯鎮養殖的白泥湖螃蟹產量60噸,產值達600萬元。
2004年,雲溪區白泥湖螃蟹養殖產出商品蟹75噸,產值1300萬元。
2018年,雲溪區白泥湖螃蟹總產量220噸。
產品榮譽
2005年,白泥湖螃蟹被評為岳陽市市級名牌產品。
2018年9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批准對“白泥湖螃蟹”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白泥湖螃蟹農產品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為湖南省岳陽市雲溪區,地理坐標為東經113°16′8″-113°19′57″,北緯29°30′39″-29°34′44″之間。保護面積800公頃。
質量技術要求
質量控制技術規範編號:AGI2018-03-2490。
質量安全要求
產品質量應達到《無公害食品-淡水蟹》的質量安全規定。
特定生產方式
1、產地環境要求
1.1白泥湖螃蟹產地大氣、水質、底泥等環境指標應符合《綠色食品 產地環境質量》(NY/T 391-2013)的規定。
1.2白泥湖螃蟹養殖基地,在養殖過程中要加強環境保護,杜絕污染源的產生,嚴禁污染物進入養殖水體。
2、苗種選擇
2.1苗種質量:螃蟹品種為中華絨螯蟹,細蟹應當規格整齊,體質健壯,無病無傷。
2.2苗種消毒:苗种放養前要嚴格消毒,用5%。食鹽水浸泡3-5分鐘後放入放養池。
3養殖管理
3.1防逃設施的建立:採用雙層3米×3米聚乙烯網片和竹樁將養殖水域分成全球多個區域圈圍起來,兩層網片間距離8-10米。攔網的高度應高出常年平均水位1米以上,每隔2-3米距離用竹樁插入泥土中0.5厘米左右,防止風浪衝擊。
3.2苗种放養:在蟹种放養前採用地籠、絲網等各種方法消滅網圍中的野雜魚類,消除蟹天敵,以提高蟹成活率。放養的蟹種以長江水系的蟹種為好,蟹種規格160-240隻/千克,放養量控制在800-1000隻/畝,放養時間應在2月底至3月初。放養應選擇天氣晴暖,水溫較高時進行,取出放置5分鐘後再放入水中浸泡2分鐘,再取出放置10分鐘,如此反覆2-3次,待蟹種吸水後再放入暫養區中,以提高成活率。放苗前在大湖裡選擇一塊水底平坦、便於管理的地方用網布插一個圍欄,圍欄的大小視放苗的多少而定(一般畝放不超過5000苗,不宜過多)。蟹苗下池操作過程中動作要輕、快,儘量不要使蟹體受傷。蟹苗不直接投入大湖水面,而是將蟹苗投放於圍欄暫養圈中,待到5月份左右,大湖水草已經豐茂時再將暫養圍欄拉開把蟹苗放入大湖(蟹苗放入暫養圍欄後要及時投放餌料餵養)。
3.3餌料:螃蟹養殖基地水草小魚螺螄豐富,以天然養殖為主,人工不投放配合餌料,在5-10月適當投餵小麥、玉米、豆類、南瓜,0.2-1千克/畝,3--4天投餵1次,下午15-18時投喂,在10月下旬後基本以天然餌料為主。
4日常管理
4.1消滅天敵:加強養殖基地管理,實行單一養殖,消滅水內天敵。
4.2割蓮、清菱、護草:蓮和菱對螃蟹生長影響很大,因此每年4-7月定期清理割除,同時加強對水草護理,防止人工在幼蟹生長期下湖鉸草。
4.3加強護理軟殼蟹:在螃蟹脫殼高峰期,提供良好的隱蔽環境,謹防敵害的侵襲。
4.4堅持早晚巡邏:白天主要觀察水溫、水質變化情況,傍晚和夜間主要觀察螃蟹活動、吃食情況,以便及時調整管理措施。
4.5湖面管理:需要船隻全部為人工操作船,不使用機船,防止污染湖面。購置對講機(手機)、望遠鏡、夜視儀等一些管理工具,以便提高快速應變能力,及時處理有關問題。
5、病害防治:蟹養殖為天然養殖,堅持“全面預防”的方針,強調以防為主的原則,推廣健康養殖技術,改善養殖水體生態環境,提倡生態綜合防治和使用生物製劑防治。
5.1水域清塘消毒應儘可能進行,在乾湖季節,按每畝50千克投放生石灰消毒。
5.2採用乾湖日曬減少病害發生。
6、捕撈包裝載運
6.1捕撈:成蟹捕撈主要採用夜間地籠誘捕,也可採用沿湖岸捕捉,最後排水捕撈,可基本捕盡。
6.2包裝:活蟹可將蟹用棉繩綁緊靠後,腹部朝下整齊排列於蒲包或網袋中,每包可裝蟹10-15千克,蒲包紮緊包口,網袋平放在簍中壓緊加蓋,貼上標識。
6.3運輸:要求按等級分類,活蟹在低溫清潔的環境中裝運,保證鮮活。運輸工具在裝貨前應清洗,做到潔淨、無毒、無異味。運輸過程中,防溫度劇變、擠壓、劇烈震動,不得與有害物質混運,嚴防運輸污染。
6.4貯存:活體出售,貯存於潔淨的環境中,也可在暫養池暫養,防止有害物質的污染和損害。
6.5生產記錄:建立完整的生產記錄,檔案保存兩年以上。
專用標誌使用
本規定地域範圍內的白泥湖螃蟹農產品生產經營者,在產品或包裝上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須向岳陽市雲溪區陸城鎮農業綜合服務站提出申請,按照相關要求規範生產和使用標誌,統一採用白泥湖螃蟹產品名稱和農產品地理標誌公共標識相結合的標識標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