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鄉(河南省洛陽市嵩縣下轄鄉)

白河鄉(河南省洛陽市嵩縣下轄鄉)

白河鄉位於嵩縣南鄰,距縣城87公里,東接南召,西邊欒川、西峽,南鄰內鄉,北依車村。東西長50公里,總面積347平方公里。鄉政府批准駐地白河街。還有雲南省紅河州屏邊縣白河鄉、四川省阿壩州九寨溝縣白河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河鄉
  • 位於:嵩縣南鄰
  • 面積:347平方公里
  • 下轄:12行政村
  • 人口:13339人
行政區劃,歷史沿革,區域特點,產業結構,基礎建設,地圖信息,

行政區劃

白河於1948的解放,原名龍王廟,解放後更名為白河。 1958年建立上遊人民公社。
白河鄉白河鄉
1960年縣制變動,與欒川合併。
1961年縣制恢復,建立白河區,轄廟街、上河、下寺3個小公社。
1963年撤區並社,復建白河公社,後於1984年更名白河鄉至今。
全鄉轄東風、黃柏樹、下寺、馬路魁、大青、白河街、栗札樹、油路溝、上莊坪、上河、瓦房、王馬寺、12行政村,133個村民組。3485戶,13339人基層賞支部21個,黨員474人。

歷史沿革

1948年解放,建立區政府。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1961年建白河區,下設廟街、上河下寺3個小公社。1963年撤區並社,復建白河公社。1984年1月改為白河鄉,轄12個行政村,133個村民組。全鄉399個自然村,2317戶,11573人。其中滿族188戶,434人,回族3人,余為漢族。
該鄉處於黑雲山、玉皇頂,娘娘山的深谷中。四面高,中間低,呈盆狀。境內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張八垛、娘娘山、將軍帽、鑽天嶺、摩天嶺、玉皇頂、三大界、光石腦、李清垛、黑雲山。最高峰玉皇頂海拔2211.6米,系伏牛山主峰之一。白河發源於玉皇頂東麓,流經上莊坪、五馬寺、上河、油路溝、白河街、馬路魁6個行政村,至三道崗入南召縣境。
林業:1979年全鄉森林面積22萬畝,其中用材林12萬畝,年採伐1850立方,經濟林2.5萬畝,年產山萸肉15萬斤。1984年全鄉有林地面積26萬畝,退耕還林2.09萬畝,修枝撫育2.3萬畝,墾撫5200畝。其中用材林15.26萬畝,年採伐2200立方,比1979年增長18%。1985年已掛果的蘋果1000畝,核桃3317畝,柿子1038畝,板栗1785畝,油桐4205畝,白果2126畝,山萸肉6.09萬畝。幼樹有泡桐1206畝,毛白楊389畝,沙蘭楊387畝,山楂177畝,山萸肉1.33萬畝,其它4541畝,總計9.44萬畝。其中山萸肉年產25萬斤,比1979年增產67%。1983年冬對全鄉的宜林荒山、荒灘進行了承包,頒發了林權證,同時對經濟林和竹園、葦園簽訂了承包契約,完善了生產責任制。除牧坡外又劃分了責任山5.8萬畝,自留山2.29萬畝。
農業:1980年糧食總產467.8萬斤,與1965年的糧食總產445萬斤相比增產5%。1985年在退耕還林2.09萬畝的情況下,全年糧食總產仍達420.1萬斤。
農業機械:1985年有農用汽車11部,手扶式拖拉機10台,排灌機具17台(套),農產品加工機械275台(套),收穫機械91台。
鄉鎮企業:1985年鄉有紡織配件廠、雕刻廠、園藝場、磚瓦廠、電站5個單位,職工93人,年產值12.26萬元;村辦企業9個,從業60人,年產值9.08萬元;聯戶辦企業25個,從業124人,年產值44.98萬元;個體辦企業221個,從業224人,年產值62.21萬元。
商業:1985年白河供銷社下設12個門市部,18個雙代店,74名職工。年購銷總額216萬元,固定資產7.5萬元,流動資金25萬元。還有糧管所、銀行營業所、信用社、食品站和招待所。
畜牧業:1985年大家畜存欄1995頭,生豬3295頭,山、綿羊284隻,家禽2.47萬隻,長毛兔668隻,蜂784箱。
農田水利:至1985年有小型水電站3個,裝機容量400瓩,7個村和鄉直機關已用小水電照明。修乾渠4條,總長9000米。攔河壩5座,機井3眼,鄉直機關和玉雕廠都用上了自來水。
公路建設:1959年修通栗(樹街)白(河)公路。1973—1979年相繼修建了鄉至村的4條主幹公路,全長60公里。1984—1985年又修通了白(河)喬(南召縣喬端鄉)公路,嵩縣段長17公里。除東風、黃柏樹兩個村外,其餘村村通汽車。
郵電事業:鄉有郵電所,職工7人,全鄉村村通電話。
教育:解放前只有7所國小。1949—1985年已發展到初級中學6所,國小58所,教職員工136人,在校學生1926人。1985年民眾集資辦學總金額10.37萬元。
文化:1985年有文化站、廣播站、露天舞台、5瓦電視差轉台、露天影院各一。
衛生:解放前有3家私人藥鋪。1958年成立衛生院,1985年有床位16張,醫務人員15人。村衛生室12個,醫務人員28人。個體藥鋪5個,醫生5人。鄉獸醫站1個,獸醫3人,村獸醫12人。
境內有縣辦五馬寺林場楊樹嶺分場和自然保護區。
古蹟:有唐王寺、銀杏古樹。

區域特點

白河鄉處於高山深谷這中,相面高、中間低,呈盆狀。境內東有“頡頏泰華、睥睨衡霍”之譽的國家自然保護區龍池漫,西有人間仙境之稱的國家森林公園白雲山,南望世界生物保護圈寶天曼自然保護區。
白河鄉白河鄉
境內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147座,最高峰玉皇頂海拔2211.6米,系伏牛山主峰,也是中原第一峰。最低海拔340米。境內幹流白河橫穿全境,其發源於玉皇頂東麓,至馬路魁村三道崗入南召縣境,後與漢水匯合流入長江。全鄉屬深山區,暖溫帶向亞熱帶過渡地段,年平均降水量900毫米,全年無霜期185天左右。廈季多東南風,冬季多西北風,最大風力8級。

產業結構

白河鄉地域遼闊,資源豐富。地上資源主要有林果、中藥材、食用菌、土特產、水力及生態旅遊景觀。林果業是全鄉的重要支柱產業,全鄉森林覆蓋率達85%以上。木材蓄積量50萬餘立方米,經濟林面積13。5萬畝(其中山萸肉10萬畝,板栗2萬畝,核桃1萬元),年乾鮮果總產量3000噸左右;全鄉中藥材面積2萬餘畝,主要有杜仲、天麻、柴胡、血參、桔梗、茱苓等10餘種(其中杜仲1。5萬畝,天麻種植量達到30萬穴);袋料食用菌種植量達到200萬袋,年產量100萬公斤,年產量萬公斤左右;特產類主要有銀杏、山蜂蜜、山野菜等十餘種類;白河流經全境50餘公里,有支流7條,雨水充沛,常年流量大,境內可建7級水電站,目前已建4級,尚有3級招商之中;白河鄉已探明的有金、鐵、鉛鋅、銅、重晶石、大理石、滑石、石棉等礦類十餘種,且儲量大、品位高,有極高的開採價值,礦產業將成為全鄉一項新興的主導產業。
柴胡柴胡

基礎建設

自新農村建設工作開展以來,白河鄉緊緊圍繞“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20字方針,結合實際,因地制宜,科學規劃,以增強農村經濟發展活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高民眾生活質量為重點,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全鄉累計投入1760餘萬元,使各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得到明顯改善,村容村貌大為改觀,也帶動了農村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全鄉新農村建設收到明顯成效。 全鄉已累計投入車輛756台次,出動勞動力2300餘人次,清運垃圾2720餘方,建垃圾池103個,垃圾填埋場14個,拆除殘垣斷壁和有礙觀瞻建築320處、7425平方米,鋪設排污管道2680米,粉刷牆壁81300平方米,改建公廁33個,民廁2030個,建沼氣163個,硬化村莊道路14000米,整治標語、廣告182條,新植綠化樹木9000餘株,建大型花池32個,各村建立衛生保潔機制,村莊達到了淨化、綠化、亮化和美化,公路沿線整治也收到了很大效果。
白河鄉白河鄉
在縣水電局指導下,以新農村建設示範村、重點村為重點,對農戶集中進行“六改”,一改路:入路道路寬敞平坦,無積水、無垃圾;二改院:庭院乾淨,物品擺放整齊,有排水暗道,有自來水池;三改廚:廚房內外牆壁粉刷,有頂棚,有地平,有電磁爐、電飯煲,備有煤爐或液化氣;四改廁:廁內粉刷,糞池加蓋;五改圈:家禽牲畜圈養,圈舍清潔;六改線:入戶線路用4毫米銅芯線整治有序。據統計,全鄉共投入260萬元,對1226戶、4405人實施以電代燃項目,並於2008年7月3日順利通過國家水利部水電局驗收,民眾用上了清潔節約的燃源。
全鄉共投入232.5萬元,完成11個行政村的村部建設和1個村部改建任務,總建築面積3427平方米,使全鄉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同時,完成了3個休閒廣場建設,4個社區服務中心建設。
白河鄉
該鄉抓住食用菌和經濟林這兩個特色產業,保證民眾增收。2007年,全鄉種植食用菌550萬袋,2008年種植600萬袋,食用菌的種植是以外購原料為主、修理經濟林和拾乾柴為輔的方式,在縣林業部門的全程指導和監督下進行的,按每袋純收入6元計算,收入可觀。白河鄉狠抓經濟林的科學管理,提高這一傳統產業的科技含量,使全鄉民眾年收入保證在3000元以上。 該鄉共累計完成招商金額1.1億元,招商項目8個,其中水電站3個,1個已經建成發電;鐵選廠2個已經建成,投入生產;多金屬選廠1個,正在建設中;三星級賓館1個,購物中心1個,正在建設中。擬建招商項目1個,論證500萬元以上項目3個,在2008年7月4日全市民營經濟工作會議上,該鄉榮獲“市民營經濟先進鄉鎮”。
白河鄉共規劃建設搬遷工程4處,計畫搬遷深山獨居戶、“三不通”戶362戶。2007年完成上莊坪搬遷點103戶,白河街村街西搬遷點92戶,街道硬化、彩化、亮化工程也已完成。2008年白河街村街東搬遷點和下寺搬遷點167戶正在施工中,年底全部竣工,搬遷戶可以入住。
白河鄉白河鄉
白河鄉配合交通部門完成21公里栗白路和19公裏白夏路的拓寬征地、拆遷及附屬物移植工作,正在進行“331”省道修建的征地、拆遷和樹木移置工作;完成了東風村、黃柏樹村、大青村的“村村通”工程;爭取資金投入2800萬元,建成上河、五馬寺、東風、黃柏樹、馬路魁、栗扎樹、大青和栗白路幹道移動通訊基站8個,兩年時間實現了全鄉通訊無盲區目標。
配合交通部門做好旅遊交通項目建設。完成伏牛山遊客集散中心項目申報和規劃設計工作;配合縣委、縣政府成功舉辦了伏牛山雲岩寺佛教文化研討會;完成了雲岩寺千年銀杏林大世界吉尼斯的申報和認定。

地圖信息

地址:洛陽市嵩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