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武昌區白沙洲街地處武昌區南部,位於武漢長江大橋和白沙洲長江大橋中端,西臨長江,東倚京廣線和107國道,北枕巡司河,南與洪山區接壤,是107國道、武黃高速公路與市區內、中環線的匯集點,沿江岸線4.2公里,距武昌火車站1.5公里,水陸交通發達。轄區總面積7.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萬餘人,共有11個社區居委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沙洲街
- 外文名:Baisazhou Street
- 位置:武昌區南部
- 面積:7.1平方公里
基本簡介,環境建設,發展目標,
基本簡介
白沙洲街道辦事處駐八鋪街84號,人口47577人,面積4.91平方千米。轄12個居委會或黨員民眾服務中心:塗家溝、八鋪街、解放橋、堤東街、萬福林、郵電、城南、長江紫都、梅花苑、堤后街、星苑、佳韻。
白沙洲地區歷史上是武漢市工業和倉儲業重點排兵布陣的基地之一,轄區內現有武漢電力設備廠、武漢長利玻璃有限公司、武鋼江南燃氣熱力有限公司、武漢南華高速船舶有限公司等40餘家大中型企業。近年來,大批中小型企業因改革改制而閒置的廠房、場地、鐵路專用線、設備及技術力量,為投資商發展都市工業提供了機遇。武昌區委、區政府將白沙洲工業區作為全區重點推進的“三區”建設之一,納入戰略發展目標。
2004年7月,經武漢市人民政府批准,白沙洲都市工業區被確定為市級都市工業園區,規劃面積4.03平方公里,在全市五大都市工業園區中面積最大。白沙洲,正成為武昌地區乃至武漢市新一輪的投資熱點。
“十一五”時期,全街將繼續堅定不移地堅持“抓住三個機遇,發展三大產業,打造三個板塊,建設兩新街道”的發展思路。即抓住市政府規劃白沙洲工業區十一五期末產值達100億的機遇,加快製造業發展,打造白沙洲都市工業區;抓住中大長江紫都項目開發的機遇,加快房地產業發展,打造臨江住宅休閒區;抓住武泰閘市場搬遷的機遇,加快文化娛樂商貿業發展,打造武泰閘新型商貿區,努力把白沙洲地區建設成為武昌區的新城區,把白沙洲街建設成為三個文明協調發展的新型街道。
環境建設
加強環境保護工作,提高城鄉環境質量。一是要認真學習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落實科學發展加強環境保護工作的決定》,廣泛宣傳動員,讓全社會了解新時期環境保護工作的新思路、新任務、新舉措。二是要積極開展環保專項行動,認真抓好餐飲業煙塵、油煙污染專項整治,努力改善空氣品質,切實抓好水源地保護工作,進一步加大噪聲污染治理力度,著力解決噪聲擾民問題。三是要深入開展“創綠”活動,努力改善生態環境。要把積極開展“創綠”活動作為環境保護工作的有效載體,常抓不懈,擴大“創綠”面,提高“創綠”質量,配合上級部門做好學校、醫院、企業等行業的“創綠”工作,進一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切實解決農村環境保護意識淡薄和垃圾亂倒、污水亂流的問題,促進城鄉環保工作的協調發展。
堅持建管並重、齊抓共管,推動城市建設與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階。我街的城市建設工作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我們要緊抓這一機遇,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正確的正績觀,結合工作實際,堅持求真務實,循序漸進的科學態度,協調各方面的關係,切實搞好本職工作,把精力放到為人民辦實事,努力改善人居環境,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上來,把城市建設與管理工作的著力點放在抓落實上,靠實工作責任,狠抓工作落實,按照“統一領導,分級負責,條塊結合,各方聯動”的原則,建立科學化、民主化、法制化的城市建設與管理工作機制,不斷提高項目建設投資水平和投資效益。全面落實城市建設與管理工作責任,定期或不定期的進行督查,及時發現和研究、協調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充分調動各方面的工作積極性,確保城市建設與管理各項工作任務的圓滿完成。
發展目標
到2010年,實現以下奮鬥目標:
第一、全口徑財政收入、區級財政收入在2005年底的基礎上,實現翻番。全口徑財政收入超1.5億。
第二,白沙洲都市工業區發展迅猛。白沙洲都市工業區全面建成,四個特色產業園實現“改革、發展、就業、環境、稅收”多贏局面,工業總產值突破100億。
第三,倒口湖超大型臨江休閒區已具規模。江灘公園建成使用,長江紫都建築面積達100萬平方米,入駐居民3.5萬人以上。
第四,武泰閘商貿區初展形象。文化娛樂業初具規模,武泰閘立交工程啟用,江泰路、江民路建成通車,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城市功能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