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栲是木蘭綱殼斗科的一種植物。本種的殼斗外壁從僅有疣狀體到有短刺,其間的連續現象頗明顯,大抵南部及東南部沿海各地所產的其殼壁具疣狀體,或有時兼有甚短的刺。模式產地一福州鼓山及其鄰近地區產的是典型的僅有疣狀體的類型。產四川南川的其殼斗為橢圓形;產雲南東南部及廣西西南部的,其嫩葉背面有紅棕色、較厚的蠟鱗層,沿中脈兩側有時有極少數短伏毛,殼斗外壁除有稀疏的微柔毛外,尚有紅棕色蠟鱗,葉片質地較厚。常為主要樹種,有時成小片純林。模式標本采自福建福州鼓山。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白栲
- 拉丁學名:Castanopsis carlesii (Hemsl.) Hay.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木蘭綱
- 亞綱:金縷梅亞綱
- 科:殼斗科
- 屬:錐屬
- 種:白栲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別名,本種提示,
形態特徵
喬木,高達20米,胸徑80厘米,芽小,兩側壓扁狀,新生枝及花序軸有稀少的紅褐色片狀蠟鱗,二及三年生枝黑褐色,皮孔甚多,細小。葉披針形,長6-12厘米,寬1.5-3厘米,或長4-6厘米,寬1-2厘米,或卵形,長6-9厘米,寬3-4.5厘米,頂部漸尖或漸狹長尖,基部有時一側稍偏斜,葉全緣,或兼有少數淺裂齒,鮮葉的中脈在葉面平坦或微凸起,壓乾後常變凹陷,側脈每邊8-13條,稀較少,在葉面微凸,在葉緣附近上下連結,支脈纖細,嫩葉葉背有紅褐色或棕黃色稍緊貼的細片狀蠟鱗層,成長葉呈銀灰色或多少帶灰白色;葉柄長通常不到10毫米,基部增粗呈枕狀。雄圓錐花序近頂生,花序軸無毛或近無毛,雌花的花柱3或2枚,長約1/2毫米;果序軸橫切面徑2-3毫米,無毛,殼斗近圓球形或闊卵形,長10-15毫米,頂部短狹尖或圓,基部圓或近於平坦,或突然收窄而又稍微延長呈短柄狀,外壁有疣狀體,或甚短的鑽尖狀,或部分橫向連生成脊肋狀,有時位於頂部的為長1-2毫米的短刺,被棕黃或銹褐色氈毛狀微柔毛及蠟鱗;堅果近圓球形或闊圓錐形,頂端短狹尖,頂部近花柱四周及近基部被疏伏毛,熟透時變無毛,果臍位於堅果底部。花期3-6月,果次年9-11月成熟。
生長環境
白栲生長於海拔1 500米以下的山地丘陵常綠或落葉闊葉混交林中。
分布範圍
白栲產於中國長江以南各地。
別名
米櫧 米錐、白栲、石櫧、小葉櫧、米子子櫧、細米櫞,白櫞(廣東),米錐(廣西),長尾栲、鋸葉長尾栲(台灣)
本種提示
向東至日本南部,有與本種很近緣的 C. cuspidata (Thunb.) Schott. 它的殼壁只有小而薄的鱗片狀體,殼斗長橢圓形且遠較大。產亞洲南部的 C. acuminatissima Bl. 與本種也近緣,有認為二者同種,但葉和殼斗的形態仍有明顯區別。在國內,分布至內陸,如湖北、四川、貴州等地,即殼斗的刺隨著遠離海岸越遠則越長,以此特徵,有下列一變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