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會穴

百會穴,人體穴位,位置在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聯線的交點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百會穴
  • 外文名:Baihui acupoint
取穴方法,主治疾病,日常保健,生理特點,證治範圍,

百科名片

首見於《針灸甲乙經》,歸屬督脈,別名“三陽五會”。《采艾編》云:“三陽五會,五之為言百也”,意為百脈於此交會。百脈之會,百病所主,故百會穴的治症頗多,為臨床常用穴之一。

取穴方法

定位此穴道時要讓患者採用正坐的姿勢,百會穴位於人體的頭部,頭頂正中心,可以通過兩耳角直上連線中點,來簡易取此穴。當前髮際上五寸,後髮際上七寸,前後髮際之間的直線距離相當於12寸。(或以兩眉頭中間向上一橫指起,直到後髮際正中點。)

百會穴
百會穴百會穴

主治疾病

百會穴的主治疾病為:頭痛、頭重腳輕、痔瘡、高血壓、低血壓、宿醉、目眩失眠、焦躁等。此穴為人體督脈經絡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治療多種疾病的首選穴,醫學研究價值很高。
經屬:為督脈,為手足三陽、督脈之會,被擊中腦暈倒地不省人事。

日常保健

按摩
端坐在椅子上,用手掌按摩頭頂中央的百會穴,每次按順時針方向和逆時針方向各按摩50圈,每日2-3次,可以疏通經絡,提升督脈的陽氣。高血壓的朋友用此方法,每天堅持,可以使血壓穩定並降下來。對於低血壓患者,刺激百會穴可以起到升提血壓的作用。
叩擊法
用右空心掌輕輕叩擊百會穴,每次10下,可以保持心情舒暢,解除煩惱,消除思想顧慮。百會為諸陽之會,輕輕叩擊可以起到活血通絡的作用,當外感風寒出現頭疼或休息不好、失眠引起頭部脹痛時,可用此方法緩解。
點揉法
以一手的中指或食指附於百會穴上,先由輕漸重地按3-5下,然後再向左、向右各旋轉揉動30-50次。如果是體質虛弱或患有內臟下垂、脫肛等症的朋友,開始按揉時動作要輕一些,以後逐漸加重,按摩的次數也可隨之增多。
溫灸
持扶陽罐溫灸該穴位,時間為三至五分鐘,讓罐體的溫熱、紅外線及磁場刺激該穴位,可預防頭昏頭痛、失眠、陽氣不足、神經衰弱等疾病。堅持每天溫灸,有保健長壽的功效。

生理特點

穴居顛頂,聯繫腦部:百會穴位居顛頂部,其深處即為腦之所在;且百會為督脈經穴,督脈又歸屬與腦。此外,根據“氣街”理論,“頭氣有街”、“氣在頭者,止之於腦”(《靈樞·衛氣》),即經氣到頭部的(手、足三陽)都聯繫於腦。根據“四海”理論,“腦為髓海”。楊上善注說“胃流津液滲入骨空,變而為髓,頭中最多,故為海也。是腎所生,其氣上輸腦蓋百會穴,下輸風府也”。可見,百會穴與腦密切聯繫,是調節大腦功能的要穴。百脈之會,貫達全身。頭為諸陽之會,百脈之宗,而百會穴則為各經脈氣會聚之處。穴性屬陽,又於陽中寓陰,故能通達陰陽脈絡,連貫周身經穴,對於調節機體的陰陽平衡起著重要的作用。

證治範圍

醒腦開竅:
治屍厥、卒暴中風等症。現代常與曲池、足三里、三陰
百會穴
交、太沖等穴相伍,治療高血壓、眩暈、血管性頭痛等。
安神定志:
治心悸、失眠、健忘等症。現代常與風池、內關、神門、三陰交等穴相伍,治療神經衰弱、心律失常等疾病。
昇陽舉陷:
治脫肛、泄瀉等症。現代常與長強等穴相伍治脫肛;與氣海、關元等穴相伍治陰挺;與脾俞、腎俞等穴相伍治久瀉;與印堂、三陰交等穴相伍治遺尿。
通督定癇:
治癲狂、癇症。現代多與大椎、人中、神庭、神門等穴相伍,治療精神分裂症、癲癇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