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瓦房

白族瓦房周城位於大理古城北23公里,全村居住1500餘戶白族居民,約有近9000人口,是大理最大的白族村鎮。這裡曾是大理國王的御花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白族瓦房
  • 地理位置:大理古城北23公里
  • 人口:約有近9000人口
  • 建築材料:石頭為主
  • 被闢為:白族民俗旅遊村
  • 地位:大理最大的白族村鎮
簡介,環境,特點,建築取材,建築風格,青磚碧瓦,粉牆畫壁,雕繪裝飾,優雅整潔,白族庭院,喜洲村頭的樹,喜洲,嚴宅,董宅,大理古城,

簡介

村內有古戲台,還有本主廟、文昌宮等古建築。現已被闢為白族民俗旅遊村。在這裡可參觀白族民居,集市、白族扎染的製作,並可領略白族婚禮,還可品嘗白族風味食品,選購白族民間工藝品。

環境

“家家門外石板路、戶戶門前有流水”是周城白族村莊的特色。巷道縱橫,密如蛛網,一條條石板鋪就的巷道曲折有致;蒼山上流下來的汩汩泉水,順著鵝卵石砌的牆角旁七拐八彎的巷道淙淙流淌,古樸而又幽靜。巷道兩側一幢幢雕樑畫棟、斗拱重疊、飛檐翹角的白牆青瓦樓房,整齊、莊重、軒昂、精緻、大方。它們都是白族傳統的石牆土木結構建築,精雕細刻,千姿百態,給人以舒適華麗、綽約多姿的印象,充分體現了白族人民的建築才華和藝術創造力。
與遊牧民族不同,白族自古以來從事水稻為主的農業生產。定居是農耕民族最主要的特徵。因此,注重居住條件成了白族最傳統的生活方式。在客籍和土著雜居的地方,過去曾有這樣的俗語流行:白族人是“大瓦房、空腔腔”,客籍人則是“茅草房、油香香”,意思是白族人節衣縮食到了傾其所有也要建造起結實舒適的住宅,而客籍人即便是住在簡陋的茅草房裡,吃食卻毫不馬虎,茅草房裡經常油味飄香。在舊時代,建蓋一所像樣一點的住房,往往成了白族人花畢生精力的大事。他們追求住宅寬敞舒適,以家庭為單位自成院落,在功能上要具有住宿、煮飯、祭祀祖先、接待客人、儲備糧食、飼養牲畜等作用。

特點

建築取材

白族民居大都就地取材,廣泛採用石頭為主的建築材料。大理民間有“大理有三寶、石頭砌牆牆不倒”的俗語,指的就是建房取材的特點。石頭不僅用在打基礎、砌牆壁,也用於門窗頭的橫樑。這種用材的特徵沿襲的是南詔時的建築方式。拒記載,南詔的民居建築就是“巷陌皆壘石為之,高丈余,連延數里不斷”。

建築風格

從院落布局、建築結構和內外裝修等基本風格來看,白族民居於中原民居建築有著傳統上的承襲。由於自然環境、審美情趣上的差異,白族民居又有自己明顯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從主房的方位來看,北京四合院的主房以坐北朝南為貴;而白族四合院的主房一般是坐西向東,這與大理地處由北向南的橫斷山脈帚形山系形成的山谷壩子的特點有關,依山傍水,必然坐西向東。其次,北京四合院的住房大多是一層的平房,而白族民居基本上都是兩層。

青磚碧瓦

丹青翰墨的白族民居,是白族建築藝術的一大景觀。白族民居都是獨立的封閉式建築,一家一院,由大門、照壁、正房、廂房組成,其組合形式有“一坊一廊”、“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六契約春”和“走馬轉角樓”等。所謂“坊”,指的是三間兩層的一個建築單元。“一坊一廊”是由一坊帶兩瓦房組成的小院;“三坊一照壁”即是由一幢三間兩層樓的主房兩側各配一座廂房,以及主房對面的一堵牆壁共同圍成的一座封閉式院落,房屋與照壁圍出的院心即稱為“天井”。主房比兩邊廂房高,在主房和兩邊廂房相交處各有一個漏角天井,組合成一大二小的三個院落,所以又稱“三合院”。“四合五天井”是指四面都是樓房,四個角的交接處分別有四個小天井,加上中央一個大天井的院落式建築。除此以外,正房和廂房二樓的走廊串通,則為“走馬串角樓”;更大的住宅以院落為單位串列組成“一進兩院”,稱為“六契約春”;還有數院相串的,更為壯觀。大門開在照壁一側,即院落的東北角上,門不能直通院子,必須用牆壁遮擋,遮擋牆上一般寫上“福”字。白族民居建築吸收了西方和江南民宅的特點,形成了獨特的白族建築風格,充分體現了白族悠久的歷史文化和精湛的建築藝術,在西南民居建築中堪稱一流。

粉牆畫壁

去看白族民居,一定得往背街小巷裡鑽。當進入那些幽深僻靜的小巷後,你就會發現白族民居十分考究。雄奇秀麗的大理風光,孕育了白族人民對美的深深理解和追求。白族民居建築講究,飛檐高翹,斗拱別致,鏤空花枋,比較重視門樓建築和照壁門窗雕刻以及山牆彩繪的裝飾藝術。這也正是與麗江民居的不同之處。“粉牆畫壁”是白族建築裝飾的一大特色。清一色的青石牆基,外牆面多為上白(石灰)。牆體的磚柱和貼磚都刷灰勾縫,牆心粉白,檐口彩畫寬窄不同,飾有色彩相間的裝飾帶。一幅幅古香古色的書法繪畫,山水花鳥,唐詩宋詞,林林總總,古樸典雅。雖歷經百年,至今仍清晰可辨。以各種幾何圖形布置“花空”作花鳥、山水、書法等文人字畫,表現出一種清新雅致的情趣。照壁是一主兩廂三主庭院的必要建築,起到分隔建築空間,增強空間層次的效果;同時還可以擋風;另可以用來驅邪避難。照壁多為一高兩低的挑檐飛角青瓦蓋頂的牆體;居主房正前,連線兩廂山牆,使三方形成封閉庭院。一塊塊照壁正中寫有“修身齊家”、“蒼洱毓秀”等吉祥字句,或嵌有精美大理石屏;四周鑲勾出扇面、長方、圓形等圖案,中以水磨或粉彩繪畫,裝潢雅致,文雅秀氣,獨具匠心。壁上有畫,壁下有花,整座照壁形成了一幅山水花鳥大花屏,給人以和諧、大方、精巧的美感,顯示出白族民居的獨特個性。門窗特別是主房堂屋的格子門,多為雲木、紅椿、楸木、雲山等名貴木材。山牆則以白灰粉刷,山尖呈三角形,其上用水墨繪以雲紋、如意紋、蓮花、菱花紋等吉祥圖案。大門座選用海東青山石精鑿成芝麻花點,砌出稜角分明的基座,上架結構嚴謹、雕刻精細、斗拱出挑、飛檐翹角的門樓,象白鶴展翅。門樓的基本造型有“一滴水”和“三滴水”兩種。“一滴水”即普通的坡屋面式,簡樸大方,為一般民居通用;“三滴水”則宏偉壯觀,有精緻的斗拱,雙層上翹,額溯結構繁縛。殿閣式的造型,加上飛檐串角,再以泥塑、木雕、彩畫、石刻、大理石屏、凸花青磚等組合成豐富多彩、別具一格的立體圖案,造型精美,色彩雅麗,顯得富麗堂皇,又不失古樸大方的整體風格,更顯出白族民居的典雅與莊重。

雕繪裝飾

白族一切建築,包括普通民居,都離不開精美的雕刻、繪畫裝飾。木雕多用於建築物的格子門、橫披、板裾、耍頭、吊柱等部分,上面多雕刻鏤空的歷史人物和花鳥圖案,更是精美絕倫。卷草、飛龍、蝙蝠、玉兔,各種動植物圖案造型千變萬化,運用自如,更有不少帶象徵意義的,如“金獅吊繡球”、“麒麟望芭蕉”、“丹鳳含珠”、“秋菊太平”、“金雞富貴”、“喜上眉梢”、“麒麟呈祥”等情趣怏然的吉祥圖案。白族木雕巧匠們還特別擅長作玲瓏剔透的三至五層“透漏雕”,多層次的山水人物、花鳥蟲魚都表現得栩栩如生。

優雅整潔

白族很講求住宅環境的優雅和整潔。多數人家的天井裡一般都砌有花壇,種上幾株山茶、緬桂、丹桂、石榴、香櫞、翠竹等喬木花果樹。花壇邊沿或屋檐口放置蘭花等盆花。種花愛花是白族的傳統美德。白族村落到處綠樹成蔭,巷道幽深,溪流潺潺。周城村內有多株大青樹,枝蘩葉茂猶如巨傘擎天。樹下小廣場有古戲台,周圍店鋪成排,自然形成農貿和娛樂中心。始建於清光緒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的古戲台,以其建築宏大和工藝精湛,堪稱周城白族建築的精品。戲台為單檐歇山頂抬梁式建築,是周城居民節日歌舞娛樂的公共場所。

白族庭院

喜洲村頭的樹

車過喜洲村口,首先見到的是村頭那兩棵枝葉繁如葉蓋、需幾人合抱方攏的粗壯大樹。這是在我國北方難得見到的一種喬木,俗名又叫萬年青,學名是高山榕樹。白族人認為,大青樹是一個村莊興旺的象徵,是村寨的吉祥之物,能保佑村子平安、富足,因此又把它稱作“風水樹”。古老的白族村莊都少不了有自己的“風水樹”。這種樹通常與戲台一起組成村民們的群體活動中心。喜洲村頭的這兩棵樹,年代已經很古老。傳說這是兩棵一陰一陽樹,一棵萌發另一棵落葉,周而復始,交替繁榮;一棵結果另一棵永不結果。勞動間歇時,村民常在樹萌下的小憩;“繞三令”的長蛇陣般的隊伍要繞著它狂著它狂歡;就是村上的人死了,送葬的人群也要朝著它繞一周,並把紙幡插在樹下燒毀,藉以寄託死者對村莊的依戀。不遠處東北角的村在里也有一棵老太太青樹。每當秋天到來,常棲滿了雪白的鷺鷥,這是喜洲特有的景觀。綠蔭不僅改觀了村寨的自然環境和視覺環境,還給生活帶來了很多方便和情趣。喜洲的規模介於鎮和村之間。有廣場、街道,也有路旁的鋪面和作坊,散發著濃郁的民風。喜洲村清潔、寧靜。從蒼山融化的雪水潺潺地流入村里,環繞著村莊的溪流清澈透亮,絕無一點渾濁感;村莊裡不見蚊蠅飛舞;往來的居民身著潔淨的白族民服,精神爽朗、淳樸厚道,這是在中國的鄉村里罕見的現象。

喜洲

位於大理古城以北18公里處,是五朵金花的故鄉。它西枕蒼山、東瀕耳海,纏繞著“水流九曲”萬花溪,土地肥沃良田萬頃,如一曲悠然的田園交響詩篇般攝人心魄。走在喜洲青石板鋪成的道路,一種滄桑感油然而生。古城的中心是一座典型的白族四方街,這裡店鋪林立,中心有7條街向四周輻射。每當節假日,身穿民族服裝的男女老少都匯聚到這裡,他們在此歡聚和交易。這裡豎著一座石坊,這就是新修建的“文明坊”。這個地方原來的石坊叫“題名坊”,是明代鎮上出了幾位進士之後建的,那時候凡是在科舉中取得功名的村民都可以把名字刻上。歷史上喜洲是南詔的軍事重鎮,文化比較發達,曾為國家輸出了許多社會各界的知名人士。過去喜洲的工商業也比較發達,曾是雲南的商貿中心之一。喜洲是歷史名城,又是白族典型的商業集鎮,是白族民族資本主義的發萌地之一,雲南著名的僑鄉之一。早在南詔遷移過來洱海周圍之前,這裡就是白族先民“河蠻”的聚居地,當時稱“大厘城”,居民已經很多,傳說,隋文帝的將領有個叫史萬歲的在這裡駐紮兵馬,所以又稱它為“史城”,附近的平壩子就稱作“史賧”(賧與甸相同)。清末到民國時期,喜洲人的商號遍及西南各省及東南亞各國,有“四大家”、“八中家”、“十二小家”之稱。今天,喜洲的白族仍然保留著傳統的生活方式,喜洲向世人充分展現著白族的民俗民情。所以,這裡被看作典型的白族社會的縮影。
喜洲現有居民近1100戶,仍是重要的白族聚居的城鎮,有大批的明、清、民國及當代個時期各具特色的白族民居建築群,現保存完整的有88院,又以嚴家院、董家院、楊家院三處為盛,均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最近大理喜洲“白族民居”被升格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喜洲白族民居,是清末至民國初期富甲一方的“喜洲商幫”在洱海之濱的喜洲鎮建蓋的古色古香的白族傳統民居,是大理白族民居的精華,在中國建築史上獨樹一幟。現在喜洲白族民居建築,既保持了白族民居傳統,又結合西式建築手法,其中楊品相宅建造於20世紀幼年代,總面積6530平方米,是中西結合的上品,為白族民居典型代表。這是一憧兩院三坊一照壁套連的宅院,封閉獨立,四面高牆。進院陽光充足,寬大明亮。楊家大院在布局上是典型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白族庭院建築,講究四平八穩莊重對稱。院內建有坐東朝西的照壁,照壁上鑲嵌一塊直徑l米的圓型大理石,既可用作裝飾品,又被稱為“照妖鏡”,鏡的邊緣刻有浮雕——漁、樵、耕、讀四人物,形態各異,惟妙惟肖。正房中間客廳的太師椅留給長輩坐,沒有靠背的春凳供晚輩坐。東邊是老人房,給長輩居住,室內陳設一般。惟獨竹製菸斗很講究,輩分越大使用菸斗越長,按生、老、病、死、苦數節,菸斗和菸嘴必須落在生老節上,否則,是不吉利的。西面是長子住房。整座建築既有西方園林的莊嚴,又有中國庭院的玲瓏,以精見長,以少勝多。

嚴宅

位於古鎮中心的嚴宅是清末至上世紀初葉滇西著名商號“永昌祥”老闆嚴氏的宅院,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嚴家大院是一座有多院套連起來的“六契約春”格局的深宅大院,古樸莊嚴,很有氣勢。走進翹角飛檐高大繁複的大門,是“三坊一照壁”的院落,有照壁字畫,花木搖曳,令人滿目生輝。進了過廳是“四合五天井”的大院,有漏角、天井,四通八達,仿若迷宮。曲徑通幽之後是別有洞天的又一個“四合五天井”的大院,最深的後院則悄然佇立著一棟西式風格的別墅洋房,完全採用現代建築形式,內設地下室、陽台、走廊、落地玻璃窗;頂樓露台,可西望蒼山,北瞰洱海,攬明月清風;四周花木盆景,環境幽雅別致,在整個白族民居中,鶴立雞群。雖經歲月的洗滌,紅色的朱漆門窗,大理石雕刻的白色圍欄仍不失其當年的風華。裝飾是白族民居建築的又一特點,它十分注重門樓,飛檐翹角,斗拱彩畫,頗具特色,門窗、照壁多用劍川木雕、以及大理石,彩繪和水墨畫裝飾,工藝精緻,清新典雅,在西南民居建築中,堪稱一流。寶成府是另一個嚴家大院,嚴家二公子所建。一徑有三院,但是每一個院子卻比普通的民居面積要大很多,普通的都是“三房一照壁”,它卻是“六房一照壁”。嚴家大院嚴肅地屹立在那裡,每一個人都是過客,寶成府現在確是喜洲的文化基地,有不少的藝術家長期居住在喜洲,在寶成府都有自己的工作室。

董宅

是民國時期喜洲傳奇人物、“錫慶祥”老闆董澄農的宅院,坐落於古鎮東北部。董宅為“一進兩院”格局,前院呈“三坊一照壁”樣式,後院為“小四合院”,二樓走廊相通,形成“走馬轉角樓”樣式。
在周城與喜洲這樣地方民族特色濃厚的白族村寨中,有許許多多古樸典雅的白族民居庭院,充分展示著白族人民精湛的建築藝術和對美的追求;而且還十分完好地保留著白族的各種傳統習俗,展示出了獨特的民族風情,從而成為“白族民俗的活化石”。

大理古城

面臨洱海,背靠蒼山。它修築於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明軍攻占大理後,明朝以來五百多年間,這裡曾經是滇西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據文獻記載,它方圓12里,城牆高2丈5尺,厚2丈;東西南北各有一城門,上有城樓,城的四角還有角樓。時至今日,大理古城仍保持著縱橫交錯、棋盤格局式的街道和雄偉壯觀的南北城樓,一條主街貫通南北古城門。
抹去那些厚重的歷史,我邁著輕盈的步調,漫步於古樸幽靜的街道,看著街道小巷裡自由恬坐的遊人,感受來自心靈深處的震撼與狂喜。那沿屋而坐的老阿姆安詳和睦,用一種平靜的溫婉注視著我們這群現代人的闖入。
“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三房一照壁”,即每戶院內均有一正房、兩廂房,正房對面是一面牆壁。)的民居在這裡比比皆是。他們的飛檐翹角,斗拱彩畫,頗具特色的門樓照壁工藝精緻,清新典雅。
夕陽漸漸從頭頂滑落,金色的光線緩緩划過街道兩旁被青瓦相聯的民居、商店、作坊。貫穿全城的涓涓溪流默默流淌,垂楊依依山,茶朵朵裝點著條條大街小巷。是誰,用詩情畫意的筆調,濃墨淡彩的線條,淺淺勾勒出一幅家家有水戶戶有花的中國水墨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