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斑斑鯊

白斑斑鯊

白斑斑鯊,Atelomycterus marmoratus (Bennett,1830),中文俗名:斑鯊、斑貓鮫,貓鯊科斑鯊屬的一種鯊魚。體長約70cm。體形修長,圓柱形;體堅硬,皮厚。頭略縱扁。吻短而圓鈍,吻長約與眼徑等長。眼中大,下眼瞼上部分化成瞬褶,距第一鰓孔與距吻端約等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白斑斑鯊
  • 拉丁學名:Atelomycterus marmoratus (Bennett,1830)
  • 別稱:斑鯊、斑貓鮫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軟骨魚綱
  • 亞綱:板鰓亞目
  • :真鯊目
  • :貓鯊科
  • :斑鯊屬
  • :白斑斑鯊
  • 英文名:Spotted catshark
  • 物種命名人:Bennett
  • 命名時間:1830年
  • 英文名:Coral catshark 
物種信息,種群分布,形態特徵,漁業方法,

物種信息

孔小,近口部,具口溝;前瓣大型,呈寬三角形,向後延伸至口裂部,但無須。口大,淺弧形,上下唇褶發達;齒小、三齒尖型,中齒尖最長。噴水孔小,緊貼於眼後。盾鱗具3棘突1脊突。背鰭2個,第一背鰭略大於第二背鰭,前緣圓凸,後緣凹入,上角圓鈍,下角尖突,兩鰭同型;第一背鰭起點位於腹鰭基底中部上方;第二背鰭起點與臀鰭基底前部相對;胸鰭略小於第一背鰭,後緣平直;臀鰭小於第二背鰭,距尾鰭比距腹鰭近;尾鰭長但窄,尾椎軸低平,上葉近尾端;尾鰭下葉前部圓形突出,中部與後部間有一缺刻,後部三角形突出而與上葉相連。體色變化大,一般為淺褐色系,體側具不規則白色斑點及暗色斑點和條紋,有時暗色斑點和條紋連線成蠕蟲紋。棲息於近海珊瑚礁區,通常停棲於縫或洞穴中。
白斑斑鯊

種群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巴基斯坦、印度、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紐幾內亞、越南、印尼、台灣、菲律賓及日本等。

形態特徵

體形修長,圓柱形;體堅硬,皮厚。頭略縱扁。吻短而圓鈍,吻長約與眼徑等長。眼中大,下眼瞼上部分化成瞬褶,距第一鰓孔與距吻端約等長。鼻孔小,近口部,具口鼻溝;前鼻瓣大型,呈寬三角形,向後延伸至口裂部,但無鼻須。口大,淺弧形,上下唇褶發達;齒小、三齒尖型,中齒尖最長。噴水孔小,緊貼於眼後。盾鱗具3棘突1脊突。背鰭2個,第一背鰭略大於第二背鰭,前緣圓凸,後緣凹入,上角圓鈍,下角尖突,兩鰭同型;第一背鰭起點位於腹鰭基底中部上方;第二背鰭起點與臀鰭基底前部相對;胸鰭略小於第一背鰭,後緣平直;臀鰭小於第二背鰭,距尾鰭比距腹鰭近;尾鰭長但窄,尾椎軸低平,上葉近尾端;尾鰭下葉前部圓形突出,中部與後部間有一缺刻,後部三角形突出而與上葉相連。體色變化大,一般為淺褐色系,體側具不規則白色斑點及暗色班點和條紋,有時暗色班點和條紋連線成蠕蟲紋。

漁業方法

可食用,但不具經濟規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