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狀況
處於太行山北部,五台山山群內部————山地地帶,其中四葉山、維惱尖和二龍洞為最為人們稱讚。但整個村莊呈斜形狀。由於處於黃土高原,受雨水沖刷作用,形成了黃土高原特殊的地貌。
其中四葉山的人工林有純天然氣色,堅韌的松林直立在山間,油綠油綠的,配上純藍的天空,簡直給人以無比的自然色彩。對面的維惱尖,雄偉聳立,壁崖高蹺,再配上彎彎曲曲的藏龍溝,顯示出五台山——山脈上的獨特氣色。站在山頂視野開闊,萬物在眼皮之下,甚利於心曠神怡。如果順著峽谷而出,將會在遙遠的地方看到二龍洞山。
氣候概況
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受溫帶季風氣候影響。屬於半乾旱狀態。年降水量400—800mm之間。農作物屬於一年一熟。其中農作物主要包括:高粱、麥、稷、黍、豆、蕎麥、穀子、玉米、豆角、土豆、豆子、南瓜等為主。
人文概況
五台縣白家莊鎮全鎮轄26個行政村,38個自然村。截止2008年底,全鎮總戶數為3691戶,總人口為14823人,其中非農業人口為1754人;全鎮平均海拔1200米,幅員面積為80.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為6934畝,人均不足半畝,土地貧瘠 ,產量偏低。轄區內有中學1所,國小15所。駐鎮單位有派出所、國土所、供電所、衛生院、信用社、聯校、電信支局等。鎮轄區內共有24個村通電、通郵、通電話、通公路。主要村落有:白家莊村、石坡、西頭、寨里、中莊、南頭、龍池、磁窯、維惱、堡子、小算皮等。其中政府機構、醫療機構、行政機關等都設立在白家莊村。白家莊村是此鎮最大的村落,人口大約2000多人,由於年輕人外出務工和在外立業,村內人口再進今年內有所減少。逐漸轉變為“年老型”村莊。人均文化程度不等,隨著經濟狀況的小改,年輕孩子們的努力上進,高中生和大學生也在逐年增加,總體文化水平也在不斷提高。
文化發展方面,映襯了五台縣各地素有趕會的傳統,大都因百姓敬神以祈風調雨順而形成。趕會期間,過會的村鎮要搭戲台,請戲班唱戲,一連幾天。親戚朋友則相約趕會。過會時,家家需做豆腐、涼粉,甚至殺豬宰羊,招待親朋。每逢趕會,多成為商家的物資交流大會。其中,白家莊村的趕會正日子————三月二十七。除此之外,人們在元宵節、中秋節等重大節日裡也有自己的特殊傳統。
經濟概況
人均GDP不敵國家人均GDP,屬於貧困地區之一(直至現在仍沒有自來水供應系統,人們的飲水仍是個重要的問題)。當地以煤炭為主要資源,其他資源非常貧瘠。無任何工農業基地,主要靠自己自作的方式生存。主要經濟來源為外出務工和變賣糧食。現在國家煤炭資源整頓下,濫采濫挖都被禁止,但帶來了人們無收入的重大問題。
歷史文化和人文古蹟
清朝時期,曾出現過文舉人和武舉人。現有文武舉墓在神壇惱(維惱尖東南方向的山脊之上,主要墳墓所在地)之上,並有先關的碑文石刻記載。其中有一石碑下壓著一隻烏龜,傳說這隻烏龜的嘴一直在噴水,但由於另一地方的人認為它把他們大的水吸到這裡來了,那地方的人來了就將其頭砍了下來,從此以後這隻烏龜不再噴水。但聽有人說,它身體裡邊還有水,吸起來是甜的。
二龍洞—— “二龍洞”在窯頭地區的龍池墚山腰裡,寨里村的西南面,離村八九里,是窯頭地區的名勝。山上有一岩洞,洞中有一水池,人們把水池叫做龍池,這座山也就叫龍池墚了,洞口出在半山腰裡,口子上有懸雕泥塑紅黑兩條龍,稱為“二龍戲珠”。這兩條龍張牙舞爪,凌空飛騰,當地人叫做飛龍,把岩洞叫做二龍洞。洞內的水池,水深常在一尺左右,水面離池邊經常保持二三寸,不溢不降,人們引以為奇,因而稱為龍池。離洞口四五丈深的地方人們可以進去,越往裡走越窄,再往裡就進不去了。岩洞外面有神殿七間,石洞九眼,戲台三間。神殿依次是龍王廟、大仙廟、觀音殿和大佛殿。九眼石洞。是按窯頭地區九大村,一村一眼建的。洞後山坡上松柏成林,壞境十分幽雅。 在這裡每年陰六月十三要趕一次廟會,由窯頭九個大村輪流唱戲。輪到哪一個村唱戲,先在本村唱幾天,十三日到二龍洞去唱。趕會的人很多,因為人們一為看戲,二為游景,還有的人是去拜佛還願。
龍洞泉水
二龍洞是一個天然溶洞,傳為二龍、五龍棲息之所,原來洞口上方懸塑紅黑龍兩條,形態逼真,凌空飛騰,人稱飛龍,故而得名。人們可以自由入洞至五丈深處,往裡漸窄,但見有水從側壁底部泉眼靜靜流出,再往裡探望,可見深處有兩個圓形小洞不知通往何處,大概就是人們所說二龍出入之道了吧。靠近洞口處有一石鑿水池,水深一尺左右,水面離池邊二三寸,常年不溢不降,因洞內光線較暗,看無水波,拍成照片後卻文理細密,猶如絲網,人們引以為奇,稱龍池。每當此洞周圍雲走霧涌,窯頭地區必有清雨甘露降臨,傳說乃二龍騰雲駕霧出洞布雨所致,被當地人視為觀察氣候變化的晴雨表。遇乾旱之年,人們也多請二龍上山下鄉呼風喚雨,化解災情,造福黎民百姓。
滄桑古松
此山古有森林,後砍伐殆盡。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周圍幾村民眾植松柏樹千餘畝,終使此地又披綠裝,成了鎮辦林場,近年來附近村民常入林採摘松蘑,味道雖然遠不及台蘑,但奔跑一天總能滿簍盈筐而歸,也不失為一種野趣吧。站在高處可見石台石桌零星散布其間,蒼松掩映,環境幽雅,風景秀麗。山坡有三五百年以上古松樹42棵,若尋找黃山迎客松形狀的倒也並不費力。其中二龍洞前有旗桿松一對,高30米以上,樹身兩人方可抱攏。民國年間,南頭村一位老先生曾出“二龍洞,兩棵松,棲息雙鳳”上聯,可惜至今未見工整下聯成對。神廳後坡上一棵松樹最為古老,古松三人尚合抱不攏,樹身疙瘩瘢痕包節庇杈鼓鼓囊囊盤旋而上,久經雷修電理、寒摧雪壓,依然傲立高坡,迎風沐雨,看山守洞,盡顯歲月滄桑與生命堅強,令遊人肅然起敬。
石洞古會
二龍洞左邊建有佛殿、真武廟、文昌廟、龍王廟、關帝廟、山神廟,是佛道儒三教歸一的供奉聖地。現存明代壁碑一處,清代康熙、乾隆、嘉慶、鹹豐、道光年間石碑六塊,民國時期石碑一塊,考證石碣鐫文,可知廟宇重建於明萬曆年間,後清嘉慶、鹹豐、道光年間均有修繕。據說,早年間二龍洞山一度為溝南鄉的兩澗村所占,遇一年發山洪,兩隻巨大綿羊竟然堵塞泄洪溝,類似“堰塞湖”,致使洪水改道,以“水漫金山”之勢直衝兩澗。水災後,村里年長者以為綿羊是二龍洞兩龍所變,警告人們不守本分強取豪奪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必遭報應,眾人商議後將其歸還窯頭。窯頭人在龍洞往東石碹窯洞九眼,窯頭九大村,一村一眼。地勢稍平坦處建有戲台三間,據記載從清代乾隆二十三年開始,每年農曆六月十三為廟會,窯頭九大村輪流唱戲敬神,九窯洞就類似今天各省的駐京辦事處商務會館,會前各村派人前往宰豬殺羊燒水煮茶等,提前準備,到時負責招呼各村趕會人員吃喝,窯頭人打里照外溫情周到的生活習性由此可見。此習沿襲至戰亂中斷,廟宇也便敗落。2002年,一位叫劉秀朋的窯頭人買斷林場,苦心經營同時,重修殿廟戲台,古廟會才得以恢復,影響漸大。六月十三那天,當地男女老少成群結隊前來,或拜佛進香,許願還願;或舀水而飲,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或游山觀景,遠望九村,指點上下峪里古道……此處人山人海,很是紅火熱鬧。
峽谷洞天
白家莊鎮俗稱窯頭,陳家莊鄉俗稱峪里,沿二龍洞山與象山之間溝底有一條蜿蜒15華里連線寨里和羅家莊村的山間古道。過去,窯頭的大塊煤炭全套瓷瓮捆在背架上經由這裡下峪里,峪里的夏山藥秋乾果裝在筒筒簍經由這裡爬窯頭,古商道人稱錢溝。上下往來中,兩地的人熟了就成知己就攀親結對,交往也便自然多了尋姑姑看姨姨送姥姥接外甥等走親訪友人文內涵。“茶馬古道”錢溝跟著沾光,不再是一條簡單寂寞的無名峽谷,於是有了黑風洞、回音壁、大房院,有了石人、石桌、石凳,有了石獅、石象、石虎等有名有姓的自然景觀,並附帶撲朔迷離的故事傳說世代交口相傳供行人消遣解悶。其中黑風洞距寨里村一公里左右,狀似一個橫放的葫蘆,出入口處東端狹小,西端豁然開朗,連線到達另一去處大房院內,坐院高望,被四周峭壁綠色植物環抱遮攔,如坐井觀天。黑風洞名洞實谷,因為兩邊的石壁弓彎成穹狀,幾乎連合,但全長120米始終有一線藍天在上。大該冬季人們走過此谷,光線朦朧,寒風陣陣,谷有怪音,故有那等惡名。現在人在谷底行,抬望藤草在天上搖擺,環顧洞谷,石壁青白紅黃四色從上往下分層塗抹,石台階經礬水浸染呈黃色,猶如錦毯鋪設。我估計青色為石壁本色,白色為早年間寨里季節河水漂白,紅黃色是前些年淺層煤開採正酣時從窯內流出的礬水所染。這幾年此地煤炭開採已經向深層進軍,故而再聞不見嗆人礬水味,反倒污染成景留下了這般難得“工業遺景”,使得洞內色彩斑斕,只是少了流水,著實遺憾。
地圖信息
地址:忻州市五台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