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竊聽美聯社事件

據美聯社報導,美國法務部致信眾議院和參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解釋道,為了防止恐怖事件在美國再次發生,布希總統已經授權秘密監聽而不需要首先獲取竊聽授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宮竊聽美聯社事件
  • 涉事機構:白宮
  • 屬性:竊聽事件
  • 國別:美國
事件描述,社會影響,

事件描述

這封由助理法務部長威廉·莫斯凱拉寫的信是白宮第一次就竊聽事件向國會發出公開通告。他解釋說,布希總統繞開監督單位直接授權國家安全局進行國際通信監聽是合法的,因為被監聽對象可能與基地組織及其追隨者有聯繫。他引用了2001年9月18日國會通過的使用武力授權決議作為監聽項目的法律依據,稱總統作為國家元首“有義務保護國家”。
美國社會推崇個人自由,強調個人隱私。一部《愛國者法》的通過與否日前已經引起諸多爭議,而竊聽事件猶如火上澆油般再次引起美國人對國家安全與個人隱私之間關係問題進行思索。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這種做法就像是插進美聯社新聞蒐集活動心臟的一把匕首。”美聯社代理律師舒爾以尋找向其提供敏感訊息的爆料人。當天,美聯社總裁普魯伊特致信美國法務部長霍爾德,抗議對方“史無前例的大規模侵擾”。一段幕後調查被公之於眾的同時,一系列拷問隨之在這個扛著“新聞自由”大旗的國家迴響:法務部到底有沒有權力這樣做?新聞爆料人的安全能不能得到保障?新聞自由又如何不被侵犯?

社會影響

敏感報導引火燒身
“如此大規模收集美聯社及記者的電話記錄,不可能有合理化的藉口。”普魯伊特13日在寫給美國法務部長霍爾德的信中抗議道。他所掌管的美聯社則披露了事件的緣由。從去年4月開始,美國法務部連續兩個月通過秘密傳票形式獲取了美聯社部分記者、編輯的電話記錄,包括記者為工作向外撥打的電話及個人電話號碼,美聯社在紐約、華盛頓和康乃狄克州哈特福特辦公室的電話號碼,以及美聯社在眾議院新聞處的主要號碼。直到上周五,美聯社才得知法務部2012年間擅自竊取該社辦公室與記者的20多條電話線路的通話記錄。
普魯伊特抗議這種做法是對新聞機構收集新聞“史無前例的大規模侵擾”,“嚴重干涉了美聯社收集及報導新聞的憲法權利”。他說,政府取得的信息遠遠超過任何調查允許的範圍,並要求政府歸還這些通話記錄同時銷毀所有拷貝。“這些記錄可能泄露美聯社兩個月期間新聞收集活動中與保密來源的通話,勾畫出美聯社新聞蒐集活動的‘路線圖’,讓政府方面獲知其根本無權獲知的美聯社運營與活動信息。”普魯伊特說。
法務部為何這么做?美聯社沒有得到對方的解釋,但該社在報導中說,美國官員此前在公共證詞中承認,聯邦檢察官曾就美聯社去年5月7日一篇報導進行調查。該報導披露了美國中情局(CIA)在葉門挫敗一起“基地”組織密謀在飛往美國的航班上引爆炸彈的細節。調查人員曾試圖查明是誰向美聯社泄密。CIA局長布倫南今年2月作證時說,聯邦調查局(FBI)曾問他是不是美聯社的訊息來源,對此他矢口否認。
《紐約時報》報導說,美聯社披露的這一案情事關重大,因為白宮此前公開宣稱“沒有可靠信息顯示包括‘基地’在內的恐怖組織會在拉登被打死1周年之際策劃襲擊美國”。應政府官員要求,美聯社推遲刊發報導,政府官員的理由是報導會危及國家安全。隨後在得知國家安全關切減少後,美聯社披露了這起恐怖陰謀,但歐巴馬政府當時要求美聯社在政府發表聲明前不要行動。美國《赫芬頓郵報》進一步披露,隨後透露出來的訊息顯示,“可能的爆炸犯”實際是安插在葉門“基地”組織中的美國間諜。去年5月18日,美國官員對路透社表示,訊息泄露給美聯社使這一本來可以再持續數周甚至更長時間的行動被迫終止。
規則允許VS冒犯新聞自由
針對美聯社的抗議,美國哥倫比亞特區檢察長辦公室13日發聲明表示,他們發出傳票提取媒體通話記錄時遵循特定法律法規,“這些規定要求我們在考慮傳票獲取媒體電話記錄前盡一切努力通過其他方式獲取信息……因為我們珍視新聞自由,我們總是小心慎重,以在信息流動方面的公共利益和法律公正有效管理方面的公共利益上達到平衡”。
“法務部官員表示調查是根據法律規則進行的,那么這些規則是什麼?”提出該問題的美國公共廣播電台稱,針對媒體的傳票應由法務部長本人簽署,而且在對媒體採取措施前調查人員應當表明他們已經盡了獲取信息的所有努力。
雖然檢方的做法算不上違法,但仍遭到廣泛質疑。《赫芬頓郵報》14日說,新聞機構通常會提前得到政府調查電話記錄的通知,然後會跟政府談判講條件。但這次政府援引了“提前通知可能對調查造成實質影響”的例外條款。美國新聞編輯協會執行主任羅賓斯說:“這是對新聞自由令人擔憂的冒犯。”《華盛頓郵報》援引美聯社代理律師舒爾茨的話說:“這極其令人憤怒。這種做法就像是插進美聯社新聞蒐集活動心臟的一把匕首。爆料人不會跟要作為檢察官調查工具的記者說話,而這種事現在正在發生。”政府保密專家阿福特古德說,秘密竊取美聯社通話記錄的行為,相比一般泄密調查已經擴大化了,他們橫掃了媒體的通話記錄,這是對美國社會核心價值的一次赤裸裸的攻擊。《紐約時報》的珍妮·梅爾說:“政府監視網際網路和電話通信比過去容易多了。說到底,我擔心公眾以後可能無法獲得自己有權了解的重要國家安全信息了。”
“訊息立即在國會成員中引發質疑”,CNN14日以此為題稱,美國眾議院議長博納通過發言人表示:“第一修正案首先要一個理由,如果歐巴馬正在追查記者的電話記錄,他們最好有一個非常好的解釋。”加州共和黨眾議員達雷爾·伊薩表示,法務部已有能力“監聽所有政府電話和政府行動”。
歐巴馬政府打響反泄密之戰
在美國媒體看來,針對美聯社的行動進一步證明了歐巴馬政府在打擊泄密問題上不遺餘力。CNN援引一名法律分析師的話說:“歐巴馬政府一直令人難以置信地大力起訴泄密者,以往政府從沒有如此過分,我從未聽說這么廣泛的傳票。政府並未違反第一修正案,但他們的確在追查記者私人信息上比以往更甚。”《紐約時報》稱,歐巴馬政府大力調查向媒體泄密案,已經針對泄密嫌疑人提出6起訴訟,比以往所有總統加在一起立案都多。
英國《衛報》14日說,新聞機構和公民權利組織的抱怨稱,許多案件其實只關係到政府的隱私,而與國家安全無關。比如一名前CIA官員因為向記者透露審訊酷刑而遇上麻煩,一名前國家安全局成員因為透露該局為一個軟體程式花巨資、而他認為內部開發更便宜而遭到起訴。不過白宮13日急忙撇清關係,白宮發言人卡尼表示,除了新聞報導,他們對法務部調查美聯社電話記錄一無所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