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土田

白土田是一種水稻土土種,分布在浙江湖州、浙江長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土田
  • 土種編號:10739
  • 土壤類型:水稻土
  • 土壤亞類:滲育水稻土
  • 土類(二普):水稻土
  • 亞類(二普):滲育水稻土
  • 亞類(土種志):高山漠土
  • 母質:濱湖相沉積物
  • 剖面構型:Aa—Ap—E—P—C
  • 有效土體深度:1m以上
  • 面積(公頃):4800
特徵描述,主要性狀,生產性能,歸屬分布,

特徵描述

典型剖面
采自湖州市郊區東遷鄉金星村,濱湖平原,海拔1.7m,濱湖相沉積物,年均溫15.8℃,年降水量1274mm,無霜期240天,≥10℃的積溫4999℃。 Aa層: 0—13cm,灰黃色(乾,2.5Y 6/2),壤質粘土,碎塊狀結構,較緊,緊實度1.45kg/cm3,根系密集,pH(H2O)6.3,有機質5.80%,胡敏酸碳0.44%,富里酸碳0.56%,胡富比0.78,有機質的易氧化率62.4%。 Ap層: 13—28cm,灰黃色(乾,2.5Y 6/2),粘壤土,塊狀結構,較緊,緊實度2.57kg/cm3,少量根系,pH6.4,有機質4.90%,胡敏酸碳0.36%,富里酸碳0.43%,胡富比0.83。 E層: 28—50cm,淡灰色(乾,5Y 7/1),砂質壤土,片狀結構,疏鬆,緊實度19.95kg/cm3,pH7.4。 P層: 50—72cm,濁黃色(乾,2.5Y 6/4),砂質壤土,棱塊狀結構,稍緊,緊實度5.5kg/cm3,鐵錳斑紋較多,pH7.0。 C層: 72—100cm,灰黃色(乾,2.5Y 7/2),砂質壤土,塊狀結構,緊,具有管狀鐵結核,pH7.0。

主要性狀

該土種起源於濱湖相沉積物。在低洼沼澤環境時期,經鐵溶作用形成灰白色粉砂層。該土層出現的層位約離地表19—27cm,厚度在15—30cm;砂粒含量70%左右,粘粒含量只有10%;氧化鐵的活化度82.7%,晶膠率0.21,故稱白土田。在白土層下面,發育成滲育層,其剖面發生層為Aa—Ap—E—P—C型。土體深達1m以上。質地自上而下由重變輕,粘壤土至砂質壤土。耕層土壤有機質3.5%(n=66),胡敏酸碳0.39%,富里酸碳0.41%,胡富比0.95(n=2),全氮0.204%,速效磷8ppm,速效鉀56ppm(n均為63);有效微量元素鋅1.2ppm、銅4.8ppm、鐵190ppm、錳49ppm(n均為7)。滲育層發育較好,含有大量的鐵錳斑紋和鐵質結核,氧化鐵的晶膠率銳增於其它發生層。

生產性能

該土種耕層較淺,質地適中,耕性良好,通氣孔隙為17.5%,養分含量高,供肥性能好,水稻起發快,保蓄性能一般。種植制度為麥—稻—稻或肥—稻—稻。常年糧食畝產700—800kg,早、晚稻基礎畝產均為275—300kg。 白土田經淹水密閉培養,礦化氮方程為y=9.72x0.261,礦化量為18.97me/100g土,礦化率達10.1%(湖州市試驗)。據統計,缺磷土壤面積占56.0%,缺鉀面積占81.65%。早稻畝施20kg磷肥,可增產30kg,畝施10kg氯化鉀,比對照增產24kg;晚稻畝施7.5kg鉀肥,比對照增產36kg(湖州市郊區試驗)。改土措施主要是挑加河塘泥,增厚耕作層和改善土壤結構;增施有機肥和稻草還田;重視配施磷鉀肥,油菜配施硼肥。

歸屬分布

白土田,屬滲育水稻土亞類滲潮粘田土屬。集中分布在浙江省湖州市城郊區、長興縣境內太湖南岸的北橫塘至雙塘一帶,共有7.2萬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