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兆山

白兆山

白兆山又名碧山,位於湖北省安陸市西北的煙店鎮,屬大洪山余脈。山上樹林多為松柏,林密但無高大喬木。安陸市開闢了以白兆山為主體的太白遊覽線,著名的景點有:白兆寺、桃花岩、李白讀書台、太白堂、太白林、紺珠泉、洗腳塘、洗筆池等,而且每個景點都有一個美麗的傳說。這裡峰迴路轉,山巒疊翠,常年鳥語花香,甘泉流長,是旅遊觀光、尋幽覽勝的好地方。桃花岩下有一岩洞,名曰桃花洞,可容人攀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兆山
  • 外文名:Baizhao Mountain
  • 又名:碧山
  • 位於:湖北省安陸市煙店鎮境內
  • :大洪山余脈
  • 著名的景點:白兆寺、桃花岩等
  • 開放時間:08:00~17:00
  • 門票價格:75.00元
  • 著名景點:李白文化旅遊區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門票預訂,概況,與李白,史料,傳說,與道教,岩壁題刻,詩詞,山中問答詩,又:安陸白兆山桃花岩寄劉侍御綰詩,白兆山橋亭詩,桃花岩詩,桃花岩詩,桃花岩詩,謫仙桃岩詩,前題詩,桃花洞詩,秋日游白兆山詩,絳珠泉詩,登白兆有感詩,三月三日同施逵亭長游白兆山詩,游白兆山同甘鳴陽廷諫詩,恤桃花岩詩,偶游白兆小憩桃花洞詩,桃花岩詩,春日登白兆山詩,桃花岩詩,望白兆山詩,游白兆山桃花岩和太白韻詩,桃花岩懷李太白詩,登太白樓望桃花岩值雨詩,白兆山桃花岩懷古詩,登西城望白兆山懷古詩,桃花岩詩,雨中登白兆山絕頂詩,游白兆山詩,登城望桃花岩詩,旅遊,桃花岩,紺珠泉,讀書台,洗筆池,白雲泉,周邊景點,湯池溫泉,綠林山風景區,大洪山風景區,

概況

白兆山又名碧山,位於湖北省安陸市西北煙店鎮,距市區14千米。
白兆山
詩仙李白“酒隱安陸”十年,即以白兆山為居留地,留下了大量詩篇和諸多遺址遺蹟在白兆山。歷代文人墨客憑弔李白,先後涉足古城安陸,如韓愈、杜牧、劉長卿、歐陽修、曾鞏、秦觀等,一大批在中國文學史上享負盛名的文壇巨匠都曾覽勝題詠。
白兆山是文化之山,同時還是一道教聖地。

與李白

史料

唐玄宗開元十五年,李白“仗劍去國,辭親遠遊”,來到安州(今安陸),開始了“酒隱安陸”十年的生活。後同唐高宗朝宰相許圉師孫女許紫煙結婚後即居住於此,白兆山距大安山(許圉師舊宅)僅5公里,期間李白以安陸白兆山為活動中心,以文會友,發奮製作,寫下了《山中問答》、《蜀道難》、《送孟浩然之廣陵》、《安陸白兆山桃花岩寄劉侍御綰》等近百篇著名篇章。白兆山留有白兆寺、桃花岩、李白讀書台、太白堂、太白林、紺珠泉、洗腳塘、洗筆池等與李白相關的遺址遺蹟。
白兆山李白塑像白兆山李白塑像

傳說

玉皇大帝手下有一位專司起草聖旨,發布聖俞之職的官兒太白金星。這太白金星姓李名長庚。他文思敏捷,才華橫溢,是天廷難得的文官。但他嗜酒如命,常常喝得酩酊大醉。
白兆山李白紀念館白兆山李白紀念館
一天,玉皇大帝令太白金星向人間下達一道聖旨,要人們三天吃一餐飯。誰知他接過聖旨後,見天色尚早,就跑到廣寒宮裡同吳剛一邊飲酒一邊下起棋來。倆人一局棋沒下完,酒卻喝了一壺又一壺,都不知不覺的有些醉意了。朦朧醉意中,太白金星的衣袖拂掉了棋盤上的一枚棋子。
這枚棋子自天而降,“轟隆”一聲巨響,落在了安陸西北三十里外的地方,變成了一座高千仞的大山。由於棋子落地時產生的巨大衝擊力,砸得地上亂石滾滾,煙塵蒙蒙。於是人們就把那地方叫做“煙店”。
而亂石滾滾,也震動了當地六個臥龍潭。已在潭中修行千年的六條神龍聞聲而出,其中一條潛入巨山,喜其靈氣,遂盤踞于山內。後遇真武神,感其神猛,授以寶劍,助其白日飛升。其餘五龍守於原處,鎮守此地,與仙山遙遙相對。後人希望庇其佑護,遂將此地命名為五龍岡。
而那棋子落入下界的“轟隆”一聲巨響,把太白金星的酒給震醒了一大半。他突然記起了玉皇大帝令他向人間傳達聖旨的事。就似醉非醒的慌慌張張地來到南天門,向人間發話道:“玉帝有令天下百姓今後一日只準吃三餐飯,不得有誤!”。後來,玉皇大帝知道太白金星因為貪杯誤傳了旨,就把貶到凡間讓他投胎到四川江由一位李姓人家,取名李白。
一天,一位雲遊高僧來到安陸煙店,見那枚棋子化作的大山被紅光普照,紫氣升騰,有神靈仙氣 知是太白金星所造化,便為它取名叫做“白兆山”。後來,李白仗劍出遊,來到白兆山,頓有所悟,感慨道:“山名曰白兆,始知李白來”,就在山上住了下來,而且一住就是十年。大家都稱李白是“詩仙”,以為他詩作得好,才稱之為“仙”,其實他是“謫仙”,就是被貶謫到凡間的神仙。

與道教

白兆山曾是道教聖地之一。相傳真武神(道教祖師爺)到處尋找修煉之所,他不遠千里來到安陸白兆山時,被這裡秀麗山水所吸引,就在白兆山上建了修煉的道場。《安陸縣誌》(清道光二十三年)載,(白兆山)山頂有廟宇,是當地百姓祭祀真武神的地方。真武神亦即玄武神。傳說他為古代淨樂國太子,生而神猛,越東海來游,遇天神授以寶劍,自白兆山入湖北武當山修煉,經42年而功成,白日飛升,威鎮北方,號玄武君。《德安府志》載有武當派開山祖師張三豐駐留安陸期間的逸聞趣事。
白兆山
白兆山上曾經有祖師殿房舍100餘間,可惜解放前夕大多毀於大火。

岩壁題刻

白兆山太白峰西麓斗笠岩。歷代文人墨客,多在此岩壁題刻,或贊此處山水風光之美,或抒景仰李白之情。
現存較完整的有三處,以北宋熙寧戊申(1068)一處為最早:“鄭獬、張偓、僧文瑩同游。熙寧戊申九月六日”; 明代正德十二年(1517年)馬龠題刻“德安知府馬龠游,教授林琨、千戶吳經、趙瓊,生員韓曙、汝瑩、胡東陽、趙璽、僧續燈、宗睿從。明正德十二年八月二十五日。”年代居中;清代“白雲泉”題刻:“白雲泉。山人程健齋引逸靈太守至此品泉,時光緒戊申四月十五日。” 書法多為行楷,結體疏朗,筆力剛勁,刻工精細,字跡清晰可辨。
一九九二年上述題刻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詩詞

自李白始,歷代名人“選勝題詠者,不可勝數”(《安陸縣誌》)於白兆山間景點。下列詩抄自道光版《安陸縣誌

山中問答詩

唐 李白
白兆山雲海白兆山雲海
問余何事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閒。
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李太白集》)

又:安陸白兆山桃花岩寄劉侍御綰詩

雲臥三十年,好閒復愛仙。
白兆山
蓬壺雖冥絕,鸞鶴心悠然。
歸來桃花岩,得憩雲窗眠。
對嶺人共語,飲潭猿相連。
時升翠微上,邈若羅浮巔。
兩岑抱東壑,一嶂橫西天。
樹雜日易隱,崖傾月難圓。
芳草換春色,飛蘿搖暮煙。
人遠構石室,選幽開山田。
獨此林下意,杳無區中緣。
永辭霜台客,千載方來旋。(同前)

白兆山橋亭詩

宋 安陸人宋祁
千尺虹泉界道飛,陰虬橫絕負雲楣。
浮梁跨岸神移石,刦燼翻波地獻池。
度日銜花翔翠鳥,經年支榻養靈龜。
披襟更可祛煩恡,不獨東京叔度陂。(《景文詩集》)

桃花岩詩

宋 河南洛陽人范雍
溳水夢澤地,古蹟洵堪求。
白兆桃花岩,翰林棲此邱。(《沈志》)

桃花岩詩

元 貫雲石
自序 :白兆山桃花岩,太白有詩,近人建「長庚書院」。來京師時,同中書平章白雲相其成,求詩於詞林臣李秋谷、程雪樓、陳北山、元復初、趙子昂、張希孟,與仆同賦。
美人一別三千年,思美人兮在我前。
桃花染雨入白兆,信知塵世逃神仙。
空山亭亭伴朝暮,老樹悲秋發紅霧。
為誰化作神仙區,十丈風煙隔淮浦。
暖翠流香春自活,手捻殘霞此細末。
幾回雲外落清嘯,美人天上騎丹鶴。
神遊八極棲此山,流水杳然心自閒。
解劍長歌一壺外,知有洞府無人間。
酒酣仰天呼太白,眼空四海無纖物。
明月滿山招斷魂,春風何處求顏色。(《貫酸齋集》)

桃花岩詩

明 安陸人李通儒
春日白兆山下春日白兆山下
地勢下臨溳子國,山光遙射楚王城。
惟有桃花岩上月,曾聞李白讀書聲。(《沈志》)

謫仙桃岩詩

明 河北盧龍人王璽
桃花開處山悠悠,閒道青蓮此臥遊。
徑仄補藤殘欲沒,瀑高觸石斷還流。
雨催新蕨猿聲急,風拂寒林草色秋。
今日偶來尋往跡,人間誰道少丹邱。

前題詩

清 湖南湘潭人張瓚
謫仙逸興寄層台,雲外荒山一快哉。
岩畔桃花應念客,泉聲日日喚重來。

桃花洞詩

明 浙江長興人韋商臣
躋石攀羅上翠微,桃花洞在昔人非。
山僧解說蒲團理,慚愧風塵未拂衣。(《沈志》)

秋日游白兆山詩

明 安陸人何遷
秋日帶秋山,馳車野筱間。
乾坤吾道在,酒賦此身閒。
失路虛回首,逃名欲閉關。
郝公餘釣石,許可一躋攀。(自註:甑山釣台,迷不可問)(《吉陽詩集》)
又杪秋白兆山觀桃花岩絳珠泉留題
古桂故含秋色,石泉自遠秋山。
野老已忘津處,桃花莫到人間。(同前)
又桃花岩詩
屋上開岩洞,床頭滴澗泉。
流雲常到戶,纖月半垂簾。(同前)

絳珠泉詩

明 安陸人 高翀
移席尋佳勝,珠泉寒且清。
玉波翻蠏眼,銀海照蟬纓。
洗盞醉還酌,臨流坐獨醒。
蘇門何處是,一笑滄州情。(《沈志》)

登白兆有感詩

明 四川安岳人 湯紹恩
地僻青林靄,天開白兆雄。
一江來漢外,萬象落空中。
雲雨蛟龍窟,乾坤草木功。
夜分呼吸近,長嘯問蒼穹。(《沈志》)

三月三日同施逵亭長游白兆山詩

明 蔡可教
雨霽紅塵遠,山逥白兆雄。
諸天羅象外,五馬度雲中。
祓楔臨溳水,游觀頌禹功。
非君能載酒,樂事與誰同。(《沈志》)

游白兆山同甘鳴陽廷諫詩

楊芷
望望仙岩逼,輕輕拂袖過。
春風來秀靄,旭日接晴和。
翹首青雲落,開襟白兆多。
何當謀小築,靜聽楚狂歌。(《沈志》)
江國閒遊意已長,尋求還宿遠公房。
山逥大界空餘色,月到中天自上方。
幾載蹤塵滄海畔,一宵清榻白雲鄉。
從今誰辨松花屐,踏遍祇林興未央。(《沈志》)

恤桃花岩詩

劉紹
靈岩俯幽壑,傳似武陵源。
津遠誰堪渡,蹊成自不言。
徑紆蒼蘚合,石險白雲屯。
未見開花日,千秋名獨存。(《沈志》)
又重遊白兆詩
不覩山房三十年,重來情思總堪憐。
峯頭樹色渾非舊,洞口桃花別有天。
一代風流凌白社,千秋雲臥憶青蓮。
白兆山新顏白兆山新顏
逢僧語罷尋初服,出世終歸半指禪。
又偕雷筠倩登白兆最高處詩
著屐攀躋萬仞余,香菸裊裊襲人裾。
依微丹嶂題仙跡,徙倚青雲賦子虛。
禪室青齊曾結社,洞天深處好藏書。
籃輿最好偕高士,一度言詩一起予。(《沈志》)

偶游白兆小憩桃花洞詩

清 張擢士
山情到我即雲眠,石老苔斑鎖舊煙。
霧色深深藏碧岫,桃花片片落珠泉。
洞閒自許邀孤月,谷響猶疑醉百篇。
只有清狂黃魯直,不將勝事讓青蓮。(《沈志》)

桃花岩詩

潘嶺
桃花岩上桃花浮,花落岩荒水自流。
泉得花神凝紺色,僧依岩隙結丹邱。
天留一線私雲竇,月滿千峯到客樓。
把酒醉歌呼太白,名山豈為一人留。
又眺白龍澗詩
乘閒聊寄碧雲宮,翠浪晴霞隱玉虹。
一燭天門毫影燦,自將法雨灑虛空。(《沈志》)

春日登白兆山詩

北宋 吳之彥
春放桃源可半開,尋幽不為武陵來。
峯高俯瞰謫遷洞,野闊平吞宋玉台。
飛瀑濺珠花帶雨,斷碑脫字石衣苔。
何當閒結雲間社,笑倚天風坐絲莓。(《沈志》)

桃花岩詩

清 孝感人程大呂
岩靜萬山古,桃花去水平。
臨溪天倒見,絕地草能生。
只許閒僧住,時聞野鶴鳴。
捫蘿坐清淺,慚愧濯吾纓。(《沈志》)
又中秋諸子登白兆峯予未得往詩云
夜來闤闠度笙歌,聲散琅玕滴露多。
有客閉門閒蠟屐,何人當月裊煙蘿。
亭邊鐵笛愁相負,溪畔桃花夢裡過。
此夕山中追盛會,林光酒色定如何。(《沈志》)
讀貫酸斎題白兆桃花岩之作,因念昔日避亂於此,回首二十年,今又是一番太平景色矣,詩
柯一元
長庚書院迷遺址,仿佛題名四十年。
六七詞臣空有賦,桃花何處伴遊仙。
春來風落桃花片,瀖水悠悠人不見。
古往今來事幾非,青山惟識詩人面。
隱隱煙霞洞口橫,琤琤滴翠響棊聲。
白兆山山峰遠眺白兆山山峰遠眺
壺中日月靈光迥,千樹梅英斂素魂。
月明幽谷寒香動,紫霧紛紛騰彩鳳。
白雲芳草舊宜人,眼前去住為誰慟。
人言天寶亂非常,不見從前古戰場。
馬蹄踏處深如井,六月人過徹骨涼。
二十年來一回首,風平浪靜銷刁斗。
牧童騎犢放歌行,釣叟求魚呼舊友。
不圖今日見西周,未審青蓮何處游。
一拳岩谷蒼松隱,還似當年寄縱不(否)?(《沈志》)

望白兆山詩

程正度
西郭晴郊外,春風古渡頭。
平沙低落日,曲水抱孤舟。
雲擁碧霞寺,煙寒太白樓。
桃花迷去路,咄咄對滄州。(《沈志》)

游白兆山桃花岩和太白韻詩

陳浩
步月尋太白,把酒問謫仙。
想公雲臥時,逸興何飄然。
落紅滿芳徑,醉藉花陰眠。
棌藥逐韓康,彈琴對成連。
手執綠玉杖,足躡青雲巔。
高盼邈八極,歌聲落遙天。
古人不可見,清光為誰圓。
蕭蕭風林影,渺渺寒溪煙。
漁燈照野水,獵火燒山田。
永夜默惆悵,絕徑窮攀緣。
僧窗展遺編,幽夢還周旋。

桃花岩懷李太白詩

董旦
岩高懸百尺,人去隔千年。
吟泣此山鬼,醉逃何處禪。
桃花春暮矣,流水窅依然。
待呼斯人出,白雲共往還。

登太白樓望桃花岩值雨詩

清 湖北應城人程大中
今日杯中酒,憑誰問謫仙。
千年花已萎,一片雨如懸。
虛閣生涼氣,山城帶野煙。
布衫容易濕,悵望獨悠然。(《在山堂集》)

白兆山桃花岩懷古詩

孫甡
郡西三十里,重疊畫屏開。
昔有讀書客,桃花照酒杯。
白兆山之顛白兆山之顛
岩留白兆寺,天老謫仙才。
采石磯頭月,精靈此往來。(《林庵詩鈔》)
屏開白兆郡城西,三月桃花紅欲齊。
醉把一編相對讀,照人山色滿溳溪。(同前)

登西城望白兆山懷古詩

董緗
散步西城陰,好風吹我襟。
倐與井囂絕,悠然瞻高岑。
遙天展夕嶂,爽氣宵轉深。
桃花渺不見,流水幾時臨。
遠浦下孤鶴,如送山人音。
我欲生羽翼,神交商古今。
飲君一斗酒,為誦百篇吟。
海客跨鰲去,碧峯思莫禁。
謫仙自不死,風月千載心。
溳水瀉江漢,梅花無處尋。(《袠圃詩稿》)

桃花岩詩

王旒
幾回立馬望清暉,繞得攀蘿入翠微。
千載客隨流水去,三春夢逐落花飛。
雲山西擁峰巒盡,煙壑東開草樹稀。
我欲誅茅分片石,蹉跎不覺素心違。

雨中登白兆山絕頂詩

劉增
前山後山日色昏,上寺下寺雨翻盆。
寺門壁立俯萬仞,坐見雲氣山中翻。
山僧煑茶留客住,轉瞬已失門前樹。
也知身亦在雲中,卻指層雲問山處。
鳥飛絕跡人不來,四望浩渺煙濤堆。
惟聞雨聲飄澗谷,響落林業喧如雷。
我畏薄寒不能寐,黃昏肩輿下平地。
回頭卻憶山中僧,挑燈夜宿雲端寺。(《橫山詩集》)
一覽眾山小一覽眾山小
偕錢柳汀黃嘯岩游萬氏山亭循徑登白兆讀太白題詩作絕句五首
清 婺源人詹應甲
臥雲只有碧山知,誰見先生問答時。今日並無鸞鶴夢,岩花落盡不題詩。
小有茆堂隱竹扉,洞天拳石繡苔衣。山人道我尋山區,遙指鐘聲認翠微。
同披殘碣翦蒿萊,老桂槎枒手自栽。一樣康山風雨夜,白頭拋卻讀書台。
記游詩詠玉泉香,流貶何年到夜郎。老我拋書塵撲面,居停愧領謫仙鄉。

游白兆山詩

清 嘉善人錢清履
釣鰲客已白雲遊,南國名山跡舊留。
齊贅漂流曾坦腹,楚狂笑傲又扶頭。
長江明夜袁宏舫,兩水雙橋謝朓樓。
落落青天搔首問,不妨終老此糟邱。
厯落嶔崎千古名,星精墮地夢長庚。
令公釋繋免冠見,天子驚才降輦迎。
甫也山頭逢戴笠,仙乎海上遁騎鯨。
只今岩畔桃花發,如見宮袍吟嘯情。

登城望桃花岩詩

劉光書
謫仙仙去已千秋,想堂遺蹟此倚樓。
酒友尚餘明月在,詩情應倩碧山留。
東岑西嶂環僧院,流水桃花隱釣舟。
更上一層堪極目,關河清晏不須愁。

旅遊

白兆山主峰海拔380米左右,與名山大川相比不算雄偉,但是白兆山山巒疊翠,常年鳥語花香,甘泉流長,“山不在高,有仙則名。”與李白有關的傳說印布與白兆山角角落落。以及作為具有二千多年歷史底蘊的古城安陸,在白兆山亦留有痕跡。
白兆山自古林木繁茂,地勢險峻,層嵐迭翠,岩壑幽深。道家名人張三豐仙蹤遺蹤仍可聞,明代何遷建長庚書院於此,白兆寺至解放前夕尚存。
現今白兆山山“高二百餘丈,有三門層遞而上。”經綠化整飾,錦峰秀嶺,蒼翠如繪。其太白峰、缽孟山、寫經嶺,彌望煙雲,縹涉天半,擅安陸白兆山之勝。白兆山南麓有與李白相關的白太峰、桃花岩、太白讀書台、太白堂、紺珠泉、洗腳塘、洗筆池,傳說李白親手所植千年老樹——白果樹(銀杏)等。

桃花岩

也叫桃花洞,位於白兆山西山腰,因李白而稱“謫仙桃岩”。桃花岩地勢險峻,“一竅從峭壁百仞中騰出”,風貌奇特,洞中有數級石階,拾級而入,洞中尚有一線通天,隱約可見藍天白雲。洞口面臨“桃溝”,即李白“桃花流水杳然去”詩中的“桃花”溝。桃溝附近佳木繁蔭,清泉潺潺,是李白的主要遊憩之所。

紺珠泉

又稱萬珠泉,俗稱龍王井。在白兆山太白峰桃花岩下左側。因其水映光獻彩而名。相傳李白讀書桃花岩時,食用皆取此水。其“飲潭猿相連”詩句即指此處。系一天然水潭,長3米,寬2米,深2米。底部泉水上涌,衝起串串水泡,宛若無數明珠,此漫彼現,從不間斷,日照月籠,閃金耀銀,十分奪目。早年,邑人用磚石將潭壁修砌整齊,作為詩仙遺蹟之一,供人觀賞。泉旁有亭,供遊人歇腳。

讀書台

位於白兆寺前(1958年被毀),是一座高近10米的土台,人稱李白讀書台。此台三面環山,一面臨谷,登台遠望,山光泉影一覽無餘。

洗筆池

又名洗墨池,位於白兆寺東南,3米見方,深2米許。池底有泉眼,傳說李白在池中涮筆,筆友神功,石塊頓開,泉水自涌。當地人認為此泉能使人聰穎慧敏,常挑泉水讓學童飲用,以助詩文長進。

白雲泉

在白兆山太白峰西麓斗笠岩。其岩下有一泉,長年碧涌,每當晨起,常有白色雲霧盤旋於上,因以泉名。周圍奇石錯落,小徑婉蜒,樹掩藤蔓,蒼翠欲滴,風光旖旎。歷代人墨客,多在此岩壁上題刻,或贊此處山水風光之美,或抒景仰李白之情。

周邊景點

湯池溫泉

湯池溫泉位於安陸白兆山西南應城市22公里的湯池鎮,由湖北湯池溫泉旅遊有限公司投資1.5億元建成的,整體占地560畝,按國家AAAA景區標準建造,集溫泉沐浴、休閒保健、生態、紅色旅遊以及完善的住、餐、娛、購配套於一體的旅遊度假休閒景區。
湯池溫泉湯池溫泉

綠林山風景區

地處京山縣綠林鎮的鴛鴦溪山高嶺峻,峽險谷幽,水碧林翠,鳥語花香,為鄂中地區探險漂流的旅遊勝景,回歸自然的天然氧吧。鴛鴦溪山莊古樸高雅,環境宜人,可為團體會議、參觀考察、旅遊觀光、休閒娛樂提供方便、安全、舒適、優質的一條龍服務。
綠林山地理位置圖綠林山地理位置圖

大洪山風景區

大洪山風景名勝區位於湖北省中北部,西臨襄(陽)鐘(祥)江漢谷地,東接溳水河谷丘陵,南連江漢水網平原,北與桐柏山遙相呼應。地處北緯31. 20-31. 41,東經112. 30-113.30之間,橫跨隨州、荊門兩地三市區(湖北隨州曾都、鐘祥、京山)方圓350平方公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