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僵蠶丸,中醫方劑名。出自《普濟方》卷一〇四引《肘後備急方》。具有活血通絡,燥濕祛風之功效。主治風痰。風遍身癮疹疼痛成瘡。破傷中風。
基本介紹
- 名稱:白僵蠶丸
- 出處:《普濟方》卷一〇四引《肘後備急方》
- 組成:白僵蠶、麝香、烏蛇、牛黃、乾蠍、木香、龍骨、蟬蛻、杜仲、天麻、原蠶蛾、雄黃
- 功用:活血通絡,燥濕祛風
- 主治:風痰。風遍身癮疹疼痛成瘡。破傷中風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附註,附方,重要文獻摘要,
組成
白僵蠶(炒)、麝香(研)、烏蛇(酒浸,去皮骨,炙)、牛黃(研)、乾蠍(酒炒)、木香、龍骨(去土,研)、蟬蛻(炒,去土)、杜仲(去粗皮,炙)、天麻、原蠶蛾(炒)、雄黃(研)各半兩。
用法用量
1.古代用法:上將八味搗羅為末,與別研四味和勻,煉蜜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二丸,溫酒送下;甚者三丸,並兩服,豆淋酒送下。
2.現代用法:蜜丸,每服0.1g,溫酒下。
功用
活血通絡,燥濕祛風。
主治
風痰。風遍身癮疹疼痛成瘡。破傷中風。
附註
汗出如珠顆,眼黃,飲得水者可治。若汗出如油,直視吐涎水,心煩熱悶,頭髮亂,身不轉者難治。本方改為散劑,名“白僵蠶散”(見《普濟方》),治大腸風秘。(《中醫方劑大辭典 第三冊》)
附方
名稱:白僵蠶丸
組成:白僵蠶等
用法:口服,輕者每次1g,每天3次;重者每次2g,每天3-4次
主治:陰精虧虛兼有淤血型糖尿病,症見尿頻量多、濁如脂膏、口乾欲飲、形體消瘦、面色晦暗、舌質紅或暗、或舌下青筋紫暗怒漲、苔薄白或少苔、脈細數或沉澀或結代
出處:《“三高”飲食+中醫調養一本通》
功用:游陰活血、降糖
重要文獻摘要
方論選錄
《普濟方注錄》:“白僵蠶炒、麝香研、烏梢蛇炙、牛黃研、全蠍酒炒、木香、龍骨研、蟬蛻、杜仲炙、天麻、原蠶蛾炒、雄黃研各15,蜜丸,每服0.1克,溫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