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依廟是四川省地名,古廟遺址,故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依廟
- 所屬國家:中國
- 所屬地區:四川省
- 羅馬字母拼寫:Báiyīmiào
白依廟是四川省地名,古廟遺址,故名。
白衣奶奶廟(白衣廟)位於江蘇省豐縣大沙河鎮白衣廟村東100米處。占地面積約600平方米,四合院,供奉白衣觀音(當地稱白衣奶奶)。院內有銀杏樹數棵,房屋皆磚瓦結構。(1981年村民李保芝曾挖出大量磚瓦)有廟地16畝(1953年收歸集體所有),僧人數位,香火旺盛。歷史沿革 白衣廟始建於1778年(清乾隆四十三年)。老...
下端士村白衣廟 下端士村白衣廟是歷史地名,該廟供奉白衣觀音,且坐落於下端士村,故而得名下端士村白衣廟。地名含義 因所屬村落及供奉神靈而得名。歷史沿革 白衣廟始建於清雍正十二年,清鹹豐元年重修。原壁畫神像已毀,2005年村民在原 址復建。
此碑記述建白衣廟的經過和施財人姓名,碑青石質,圓首,額題“白衣皇宮”四字。年久失修,加上人為的破壞,上部有所殘缺。該碑建造年代久遠,歷史上對此碑曾有過不少神奇傳說,村民對此碑大多存在敬畏心裡,故此碑在“文化大革命”中沒被破壞,保存不來。豐縣人民政府發(2006)44號文公布為第二批縣級文物保護...
東門屯村位於大蒜之鄉金鄉縣圓蔥之鄉卜集鄉,位於北緯35度11分18秒,東經116度31分24秒,距金鄉城18公里·青年路穿村而過·面積約1萬平方米,村內有村國小一座,鄉磚瓦二廠也坐落於此!2008年全縣第一個大蒜電子交易市場也落戶與此!白衣廟 歷史悠久的白衣廟坐落村西、毗鄰東門國小。歷史沿革 公元前144年,漢...
《水濂山觀音文化陳列館》是2015年01月27日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馬小其。內容簡介 本書以學術性、科普性和可讀性相結合為特色,其主要包括水濂山觀音文化陳列館的陳列內容和白衣廟遺址的考古發掘成果兩大部分。前者以介紹 佛教和觀音文化為特色,系統介紹了佛教的產生、發展和傳播過程,佛教藝術和觀音信仰...
廟的西南方,有一塊無字碑。創立年代已無法考證,人稱:“秦始皇”碑。古槐樹大煉鋼鐵時被伐,廟也隨之毀壞。居於村東的觀音廟、白衣廟一院坐落前後。據碑記載,建於清嘉慶年間,占地2畝有餘。東門處路南便是兩廟,紅牆圍廟,正北門13層台階。兩旁巨型條石鑲嵌,大門兩邊各有兩人合摟粗的槐樹,顯得十分壯觀。沿...
塔子的來歷據說是因蒼龍峽白衣廟內的壓蛇寶塔而得名。據1989年所立村碑記載:“明朝亓氏從羊莊遷此建村”。另據傳說寧姓在此居住較早,建村年代無考。清康熙《萊蕪縣誌》載:“汶南保·塔子”。1941年5月至1945年10月萊蕪劃為三縣,塔子屬新甫縣汶南區管轄;1951年汶南區改為六區,塔子屬六區;1958年...
高脊闊檐、軒敞氣派的三官廟、觀音廟、白衣廟和土地廟依次由東向西分布於村中,廟宇建於何時不詳。土地廟於1941年拆除,白衣廟於1919年改為高等學堂,三官廟、觀音廟毀於1958年,現均已無存。村中央有一直徑5米的槽碾,該碾由10塊大小不等的弧形帶槽的砂石連線而成,何時何人所置,無從考究。明嘉靖《萊蕪...
初四中午一點鐘過後,村民們就舉著紅旗,敲鑼打鼓,捧著上一年搶到的炮頭,興高采烈地送到燒炮頭地點——白衣廟。不論是男女老少,都帶上香燭、炮竹前去參拜白衣廟社公。剎時間,炮竹聲震耳欲聾,香燭煙炮竹煙混在一起,幾乎令人睜不開眼。村民們陸陸續續地把九隻炮頭集中一起。幾千人圍站在白衣廟前的田基...
村原有藥王廟,白衣廟。據老人們回憶,廟內原有藥王老爺泥像、白衣奶奶泥像等,村人逢病遭災,常到廟內拜神問卜,以求祛病消災,廟內香火不斷。解放前,村民馬洪儒帶頭破除迷信,拉倒神像,借廟宇開辦學堂。20世紀六、七十年代,村里組建業餘劇團,演員有30多人,演出《楊家將》等十幾個傳統劇目。劇團常到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