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唐開元二年(714),於陝州置水陸發運使掌漕運。宋初置京畿東西水陸發運使,後有江、淮、兩浙發運使兼制置茶鹽事,淮南、江、浙、荊湖制置茶鹽兼都大發運使,又有三門白波發運使、陝府三門發運使。南宋初,發運使只掌購買食糧,乾道六年(1170)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發運使
- 類別:官名
- 時間:唐開元二年(714)
- 地點:陝州置水陸發運使掌漕運
官名。唐開元二年(714),於陝州置水陸發運使掌漕運。宋初置京畿東西水陸發運使,後有江、淮、兩浙發運使兼制置茶鹽事,淮南、江、浙、荊湖制置茶鹽兼都大發運使,又有三門白波發運使、陝府三門發運使。南宋初,發運使只掌購買食糧,乾道六年(1170)廢。
官名。唐開元二年(714),於陝州置水陸發運使掌漕運。宋初置京畿東西水陸發運使,後有江、淮、兩浙發運使兼制置茶鹽事,淮南、江、浙、荊湖制置茶鹽兼都大...
官名。宋代,初設發運使司官署,置京畿東道官名。宋代,初設發運使司官署,置京畿東道水陸發運使。...
官名。南宋高宗紹興八年 (1138),始置江淮荊浙閩廣等路經制發運使,以徽猷閣待製程邁為之,掌經制錢及和糴之事。九年,改稱經制使,以戶部正副長官兼領。 ...
官署名。南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置,掌江、淮、荊、浙、閩、廣等路經制錢及和糴之事,設經制發運使為長官。九年,改為經制使司,以戶部長官或副長官兼經制...
水陸發運使是指中國官名。始於唐代,管理洛陽、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間的糧食運輸事務。後設江淮轉運使,掌東南各道的水陸轉運。又設諸道轉運使,掌全國穀物財貨...
開元二年(714) ,又以李傑為河南水陸發運使,改進洛陽至長安間的運輸。開元二十二年,以裴耀卿為江淮轉運使。耀卿改進自江淮直至長安的全線漕運方法,採用沿線置倉...
官署名。宋初有三門白波發運司、京畿東路水陸發運司。太平興國二年(公元977年),置江淮水陸發運司於開封,掌江、淮漕運事宜。設發運使、發運副使、發運判官...
高承《事物紀原·節鉞帥漕·發運》引宋 王溥 《五代會要》:“晉 天福 三年, 韓延嗣 配 華州 發運務,此始見發運之名。”《宋史·食貨志上三》:“八...
江淮六路發運使的職能廣泛,漕運上供糧食,監管鹽茶,鑄錢等及刺舉官吏等均是其職能,其中漕運上供糧食,保證京師的物資供應是其核心職能;六路轉運使負責上供物資的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