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散醒醒散(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發散醒醒散,中醫方劑名。出自《育嬰秘訣》卷二。主治小兒驚風,睡而不醒,醒而喜睡者。

基本介紹

  • 名稱:發散醒醒散
  • 出處:《育嬰秘訣》
組成,用法用量,主治,方義,重要文獻摘要,

組成

人參、白朮、白茯苓、炙甘草、桔梗、天花粉各等分,細辛減半(一方加防風、川芎各等分)。

用法用量

水煎,薄荷葉為引。微汗妙。

主治

小兒驚風,睡而不醒,醒而喜睡者。

方義

人參味苦、微苦、性微溫,可安神益短。白朮味苦甘、性溫,可健脾益氣、止汗安胎。白茯苓甘淡性平,有健脾和胃、寧心安神的功用。桔梗味苦辛、性平,天花粉味甘微苦、性微寒,細辛味辛性溫、小毒,三藥合用有豁痰通竅的功效。炙甘草味甘性平,調和諸藥。薄荷葉味辛、性涼,有清利頭目的功效。諸藥合用,共奏寧心安神、益氣通竅之功效。

重要文獻摘要

《萬氏家藏育嬰秘訣》:“病時睡不醒,醒而喜睡者,忤之微也,宜發散醒醒散。人參、白朮、白茯苓、炙甘草、桔梗、天花粉各等分,細辛減半。一方加防風、川芎各等分。水煎,薄荷葉引,微汗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