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與轉型

發展與轉型

中國是一個面臨著“經濟發展”與“經濟轉型”雙重問題的國家,中國還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這些特點使得中國既區別於一般的開發中國家,也區別於東歐的經濟轉型國家,並由此帶來了中國經濟發展與經濟轉型的複雜性。儘管如此,本書認為中國的發展與轉型還是可以在現代經濟學理論的框架下加以理解和解釋的。書中從資源配置和制度安排兩個理論層面對中國的發展與轉型作出了較為全面的分析和歸納,內容涉及:後發優勢與比較優勢、人口與可持續發展、資本與金融發展、激勵結構變化、產權約束變化和轉型路徑的選擇。

基本介紹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目錄,

基本信息

【作者】:李小寧
【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發展與轉型
【出版日期】:2008-03-01
【原價】:22.00元
【總 頁 數】:248頁
【開 本】:16開
【I S B N】:9787811242898

內容簡介

本書可供對中國經濟發展和經濟轉型感興趣的人士閱讀,也可以用做大學高年級學生和研究生相關課程的教學參考書。

目錄

第1章 經濟發展的經驗
1.1 經濟發展與經濟成長
1.2 全球的經濟成長實績
1.3 中國的經濟成長實績
1.4 經濟成長的Maddsion解釋
1.5 經濟發展的複雜性
1.6 中國經濟發展的複雜性
1.7 經濟追趕的典型事實
1.8 後發優勢與後發劣勢
第2章 後發優勢與比較優勢
2.1 封閉條件下的工業化
2.2 競爭的邏輯
2.3 作為經濟發展理論的比較優勢理論
2.4 經濟發展的幾個基本認識
2.4.1 比較成本決定競爭力
2.4.2 比較優勢體現在中間產品上
2.4.3 開發中國家技術進步的主要形式是模仿創新
2.4.4 技術上可以跨躍,但發展階段不能跨躍
2.4.5 就國家而言,發揮比較優勢是雙贏
2.4.6 比較優勢是通過市場經濟制度來實現的
2.5 用比較優勢原理重新理解中國經濟發展
2.5.1 改革開放前
2.5.2 改革開放後
第3章 人口與可持續發展
3.1 人口發展的理論與經驗規律
3.2 二元經濟理論——一種勞動力過剩的發展理論
3.3 三部門勞動力轉移理論
3.4 教育與人力資本
3.5 持續發展
第4章 資本與金融發展
4.1 投資、儲蓄與金融發展
4.2 金融淺化與金融深化
4.3 金融自由化與金融約束
4.4 中國的金融發展
第5章 制度的性質
5.1 制度、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
5.2 制度的作用
5.2.1 制度的效率與成本
5.2.2 制度的分配作用
5.3 效率與公平
5.3.1 帕累托效率
5.3.2 帕累托最優的選擇與公平
5.3.3 再分配的成本
5.4 理想經濟體制
5.4.1 完全競爭的市場經濟
5.4.2 計畫社會主義
5.4.3 市場社會主義
5.4.4 經濟體制比較
5.5 契約與產權
5.6 制度變遷
5.6.1 新古典制度變遷理論
5.6.2 博弈形式的制度變遷
第6章 激勵結構的變化
6.1 契約理論概述
6.1.1 信息與契約的執行
6.1.2 委託-代理理論
6.1.3 不完全契約理論
6.1.4 自我實施的契約理論
6.2 農村土地承包制度
6.3 計畫社會主義的企業激勵衝突
6.3.1 委託-代理成本
6.3.2 棘輪效應
6.3.3 軟約束
6.4 國有企業改革
6.4.1 經營者承包責任制
6.4.2 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6.5 財政分權
6.6 多目標激勵
6.7 市場信譽
第7章 產權約束的變化
7.1 產權理論概述
7.1.1 產權的基本性質
7.1.2 產權與所有權
7.1.3 法律產權與實際產權
7.1.4 產權分析框架
7.1.5 產權理論的基本結論
7.1.6 經濟發展與轉型中的基本產權問題
7.2 法律變化
7.2.1 與經濟全球化相伴隨的法律全球化趨勢
7.2.2 私人之間侵權的法律制約
7.2.3 對政府侵權的法律制約
7.3 國有企業產權改革
7.3.1 產權與國有企業的基本效率問題
7.3.2 企業公有制的產權性質
7.3.3 企業國有制的產權性質
7.3.4 國有產權下的契約選擇
7.3.5 為什麼需要國有企業
第8章 轉型路徑
8.1 中國漸近式改革
8.2 市場增進型政府
8.3 東歐與中國的比較
8.3.1 單軌制與雙軌制
8.3.2 中國經濟轉型的三個優勢
8.3.3 雙軌制改革的風險
8.4 經濟轉型與社會公平
8.4.1 轉型中的收入差距擴大
8.4.2 結果公平與機會公平
8.4.3 決定社會公平的因素
第9章 匈牙利的市場社會主義試驗
9.1 為什麼要研究匈牙利的試驗
9.2 1980年以前的改革
9.3 1980-1989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