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萊胡同位於西城區,牛街街道辦事處轄域西北部,廣安門內大街西端南側,南北走向,折而向西通南線閣街。北起廣安門內大街,南至宣武體育場圍牆,長518米,均寬4米。明時稱乾麵胡同,屬白紙坊。清時沿用。巷內有古剎寶應寺。解放前寶應寺及其周圍均為義地和曠地,居民稀少。解放後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乾麵胡同及寶應寺一帶逐步形成街巷。1965年將原乾麵胡同改稱登萊胡同。寶應寺為宣武區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登萊胡同
- 地址:西城區
- 管轄部門:牛街街道
- 長:518米
- 寬:4米
- 主要建築:寶應寺
歷史沿革,胡同特色,地理位置,寶應寺,胡同文化,
歷史沿革
明時稱乾麵胡同,屬白紙坊。清時沿用。巷內有古剎寶應寺。解放前寶應寺及其周圍均為義地和曠地,居民稀少。解放後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乾麵胡同及寶應寺一帶逐步形成街巷。1965年將原乾麵胡同改稱登萊胡同。
登萊胡同,明時稱寶應寺、乾麵胡同,屬白紙坊。清時屬外城西城宣南坊四鋪,民國時屬外四區,巷名沿續未變。民國時屬外四區。1949年後屬第十一區、第八區。1952年後屬宣武區。巷名由明代沿用至1956年。寶應寺為古剎,
胡同特色
胡同長518米,均寬4米。
地理位置
登萊胡同位於西城區,牛街街道辦事處轄域西北部,廣安門內大街西端南側,南北走向,折而向西通南線閣街。北起廣安門內大街,南至宣武體育場圍牆,
寶應寺
相傳是唐代建制的古剎。原有明萬曆中編修顧秉謙重修寶應寺碑及萬曆三十二年銅鐘1口。明萬曆三十年(公元1602年)重修,清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大修。清末,寶應寺曾改為山東登州、萊州、膠州三州義園。現四大殿及偏院仍在,為宣武區重點保護文物。目前寺院為宣武區師範第二附屬國小校址。
該寺坐北朝南,格局規整,以現存圍牆為界,南北69米,東西61米。中路從南向北依次為天王殿、正殿、後殿,西路為兩進院落寺中原有萬曆年間編修顧秉謙撰文的《重修寶應寺》碑,記載了當年大修的經過。現四大殿及偏院仍在。寺內保存明萬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所鑄銅鐘1口。
寶應寺為宣武區文物保護單位。
胡同文化
登萊膠義園
據有關資料統計,到了清代,山東人在北京市設立了13所會館。有確切年代記載的,最早的會館是建立於清乾隆年間的登萊膠館和山東會館;晚的成立於清光緒末年,如山左會館。這13個會館中,省級會館有6個:山左會館、山東會館、山東試館、2個齊魯會館(同名)、齊魯義園;府州級會館有4個:登萊膠義園、武定會館、濟南會館、青州會館;縣級會館有3個:章丘會館、壽張會館、海陽會館。省級會館一般為旅京魯籍同鄉在京的總聯絡點,其中山左會館因規模較大,設施齊全,故影響力最大。
從功能上看,魯籍會館的建立,起初是為在京同鄉官紳聚會的一種場所,後發展為供赴京應試舉子食宿,故基本上都為試館性質。如清光緒末年由王垿、王懿榮、柯劭卷等魯籍京官發起成立的山左會館,“以為來京考試同鄉暫居之所”。會館的傳統功能為“祀神、合樂、義舉、公約”。在京魯籍會館供奉孔聖先師,通過每年舉行祭典以維繫、凝聚人心。山東人或在會館居住,或在會館裡舉行同鄉團拜、祀鄉賢、會餐宴飲、唱戲、為考中進士的同鄉賀喜等活動。會館的“義舉”主要表現為對病故同鄉的喪葬服務。山東同鄉在京設立的登萊膠義園、海陽會館以及齊魯義園,為旅京同鄉提供養病、死亡停靈、埋葬、運輸靈柩回籍等服務。登萊膠山左義園於清代乾隆年間為同鄉停靈、埋葬及養病而設,至解放前已有200年左右,“洵盛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