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白馬山護明寺詩》是隋代詩人孔德紹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該詩層次清楚地描寫了詩人從遠望山勢到進寺遊覽,最後出寺遠眺的游寺全過程,抒發了詩人迥出紅塵之感。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登白馬山護明寺詩
- 創作年代:隋
- 作品體裁:五言律詩
- 作者:孔德紹
- 作品出處:《四庫全書》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登白馬山護明寺詩
名岳標形勝,危峰遠鬱紆①。
成象建環極,大壯闡規模②。
層台聳靈鷲③,高殿邇陽烏④。
暫同游閬苑⑤,還類入仙都。
三休開碧題⑥,萬戶洞金鋪。
攝心罄前禮⑦,訪道挹中虛⑧。
遙瞻盡地軸⑨,長望極天隅。
白雲起梁棟,丹霞映栱櫨⑩。
露花疑濯錦,泉月似沉珠。
今日桃源客,相顧失歸途⑪。
注釋譯文
①鬱紆:曲折的樣子。
④邇:近。陽烏:太陽。相傳日中有三足烏,故名。
⑥三休:以章華台比喻護明寺的台閣。賈誼《新書·退讓》:“翟王使使至楚,楚王欲夸之,故饗客於章華之台上,上者三休而乃至其上。”後稱章華台為三休台。
⑦攝心:收斂心神。罄:嚴整的樣子。
⑧挹:通揖。中虛:虛懷。
⑩栱櫨:即斗栱,柱頂上承托棟樑的方木。
⑪今日桃源客,相顧失歸途:這兩句反用陶淵明桃花源的故事,意為游寺之人就像來到桃花源,但卻不願再回到塵俗之中去了。
作品鑑賞
佛教於兩漢之際傳入中國後,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由於缺少對這種外來宗教的了解,人們往往將其視為流行於中國的各種神仙方術的一種,把佛陀等同於黃老。《後漢書·襄楷傳》載楷上桓帝奏議說:“又聞宮中立黃老、浮屠之祠。此道清虛,貴尚無為,好生惡殺,省欲去奢。今陛下嗜欲不去,殺罰過理,既乖其道,豈獲其祚哉!或言老子入夷狄為浮屠。”就是如此。孔德紹的時代雖然距佛教的傳入已過去了四、五百年,但從其詩所用的“閬苑”、“仙都”、“桃源”等字樣來看,仍帶有東漢時人們的認識。
從結構上來看,這首詩層次很清楚,隨著遊蹤所至,先寫遠望山勢,接著,佛寺輪廓逐漸分明,終於走進寺中,觀賞其內部陳設,並為之禮拜。然後,出得門來,極目遠眺,神清氣爽;再回望寺宇,以感慨悵嘆作結。這使讀者想起了韓愈著名的《山石》:“山石犖确行徑微,黃昏到寺蝙蝠飛。升堂坐階新雨足,芭蕉葉大支子肥。僧言古壁佛畫好,以火來照所見稀。鋪床拂席置羹飯,疏糲亦足飽我飢。夜深靜臥百蟲絕,清月出嶺光入扉。天明獨去無道路,出入高下窮煙霏。山紅澗碧紛爛漫,時見松櫪皆十圍。當流赤足蹋澗石,水聲激激風生衣。人生如此自可樂,豈必局束為人□?嗟哉吾黨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歸!”從黃昏到寺,寫到升堂坐階、觀覽壁畫、僧人留飯、夜深靜臥、天明獨去,最後,也以抒寫游寺後的感慨作結,與孔詩如出一轍。考慮到二人所描寫的對象的一致性,這種相似或許並不是偶然的。前人論及韓愈《山石》一類詩,以其按行程的順序敘寫,往往認為吸取了遊記的手法,是“以文為詩”的表現,卻不知,在一、二百年以前,就已有作家這樣嘗試了,韓愈不過是踵事增華而已。當然,無論是在語言藝術上,還是在情景處理上,較之孔詩,韓詩都更勝一籌。不過,這已是另外一個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