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潼關懷遠樓》是清代詩人屈大均所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
該詩的前四句寫潼關形勢,雄渾壯闊;後四句寫景及抒發弔古傷今之情,感慨蒼涼。全詩透露著作者懷古傷今的情懷,以及家國滄桑、身世淪落的現實感受。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登潼關懷遠樓
- 作者:屈大均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出處:《屈大均全集》
- 文學體裁:五言律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登潼關懷遠樓
山挾洪河走,關臨隘地開。
八州高仰屋,三輔迥當台。
戍晚棲烏亂,城秋班馬哀。
茫茫王霸業,撫劍獨徘徊。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潼關:在兮陝西潼關縣北,為黃河、渭水合流處,古代關中西部的險要關隘。
②懷遠樓:在潼關城上。
③挾:挾持,此處喻河水順沿兩山間峽谷流去。
④洪:大。
⑤“八州”句:《書·禹貢》分中國為九州,其中雍州在陝西、甘肅境內,地勢最高。
⑥三輔:漢代都城長安(京兆)及其輔馮翊、左扶風所轄的行政區。
⑦迥(jiǒng)當台:遠遠地對著潼關的樓台。
⑧戍:戍樓,供瞭望軍情用,此處指潼關上之懷遠樓。
⑨班馬:離群的馬,此處指將要遠行的馬。
⑩王霸業:潼關是關中東部重關,而關中又是周、秦、漢、西魏、北周、隋、唐等朝建都秫王稱霸的地方。
白話譯文逐句全譯
層層疊疊的崇山峻岭挾持著大河奔騰而來,潼關就臨著這險隘之地築起。
八州仰拱著潼關如同平地仰望高屋那樣,三鋪地區與潼關遙遙相望。
成樓的傍晚,烏鴉在亂鬨鬨地尋巢棲止;正是深秋時節,城外傳來了征馬陣陣的哀鳴。
王業和霸業已經十分渺茫了,不禁撫劍獨自徘徊。
創作背景
清聖祖康熙四年(1655年)歲末,屈大均來到潼關。潼關以其獨具的歷史政治軍事背景,成為人們顧瞻憑弔、興發感慨的所在。屈大均來到這裡,自然要登樓眺望,便引發懷古傷今的情懷,便有著家國滄桑、身世淪落的現實感受,於是寫下了這首詩。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詩的首聯“山挾洪河走,關臨隘地開”,首先講述潼關具體的地理形勢,山、河、關皆集於筆端。
頷聯“八州高仰屋,三輔迥當台”,簡要介紹它的險要:東望八州、西顧三輔;可謂虛實呼應、遠近錯落,細緻的描摹與宏闊的交代具備。
頸聯“戍晚棲烏亂,城秋班馬哀”,詩人將目光轉到當時景色,傍晚時歸鴉群集、人馬遠征出行。“亂”、“哀”兩字既承“晚”、“秋”之節令時刻給人的特定心理印象,又渲染了整個的環境氣氛基調。
尾聯“茫茫王霸業,撫劍獨徘徊”,詩人才結出主觀的“徘徊”之意。關中自古為帝王之基,然在“王霸業”上冠之以“茫茫”語,自然是因為那昔日的漢唐煊赫早已成空、無從尋找蹤跡了;另一方面,也是由於前明覆亡已成定局、入主中原的滿清新朝正逐漸鞏固,遺民故老多知恢復無望,這正是對未來前途的真切判斷。明知如此又不甘於此,而獨自登臨,也只有“撫劍”躑躅,顧念今昔,慨然生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