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攀登高峰時所遇到的各種惡劣自然現象中,凡屬可能突然對人身安全產生危害的,都被稱為山間危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登山運動中常遇的山間危險
- 外文名:The danger usually met in mountaineering
- 解釋:凡屬可能突然對人身安全產生危害
- 例如:雪崩
正文,
正文
在攀登高峰時所遇到的各種惡劣自然現象中,凡屬可能突然對人身安全產生危害的,都被稱為山間危險。其特點是破壞力大,發生突然,一旦遭遇,措手不及,甚至危及生命。為防止山間危險造成危害,必須掌握、識別有關山間危險的形成原因、變化規律及其顯示特徵。
雪崩 山坡上不斷堆積起來的積雪,因失去平衡而發生滑落和坍塌,稱為雪崩(圖1)。雪崩分為濕雪崩(塊雪崩)和乾雪崩(粉雪崩)。濕雪崩的積雪,因堆積時間較長,雪層經一再融化和凍結而形成硬殼,坍落時碎成塊狀。乾雪崩的積雪雪層鬆散,坍落時呈粉狀。雪崩可能把人擊斃或掩埋窒息,或裹挾衝下裂縫或山谷。濕雪崩比干雪崩危害更大。
容易發生雪崩的地區,稱雪崩區。雪崩發生時,積雪沿著一條被稱為雪崩槽的通道滑落,留有明顯痕跡;同時在雪崩槽下部出現雪崩堆積物。雪崩發生的時間,一般是在大雪後的2~3日內,一天中又多出現於上午10時至下午 2時的最高氣溫時間。因此在具體路段的選擇上,要儘量避開雪崩區。如非經過雪崩區不可,則要做好充分準備。通過的時間要躲開多發期。因通過者不便觀察,可在有利地形上輪流設定瞭望哨,以便及時報警。通過時要用鮮艷色彩的主繩結組,並攜帶雪崩尋人探條。每人繫上雪崩飄帶,人與人之間距離縮短,組間距離拉長,後面的人踏準開路者的足跡(防止切斷雪層而觸發雪崩),輕聲快速通過,遭遇雪崩時,不要驚慌失措,首先儘快甩脫背包,將冰鎬插入坡面並盡力握牢,以求身體不被裹挾滾墜。如果控制失效而被裹走,在滑動時應盡力用雙手向上扒動,以使身軀浮在衝擊物上邊。一俟停止滾動,未被埋沒的人要儘快以主繩和雪崩飄帶為線索,用雪崩探條尋找和搶救被埋沒者。被雪埋沒的人要在嘴的附近造成空隙,以延緩窒息時間。
冰崩 在懸冰川末端及其兩側、冰塔、冰崖等地形上,由於重力、風力、消融和冰川流動等原因而引起的冰體崩落、坍塌的現象,稱為冰崩。冰崩多發生於高溫季節和每天的高溫時間裡。冰崩區的顯示及其識別,冰崩的預防和救護,均與雪崩類似。
滾石 經風化破碎的石塊,在重力、風力等作用下,從山上滾落下來,稱為滾石。這種危險,在沒有植被覆蓋的高山上,尤易發生。發生過滾石的地區稱為滾石區。滾石區的顯示特徵也是在其下部有大量堆積物,堆積物上部一般也有滾石通過的痕跡。根據下部堆積石塊的狀況可辨別滾石發生時間的遠近,堆積石塊的表面,經風化已比較渾圓或長有低等植物,說明該處已有較長時間沒有發生滾石,是比較穩定而安全的老滾石區。若堆積物稜角銳利,表面新鮮,則為比較危險的新滾石區。滾石也是多發生於高溫季節和每天的高溫時間內。通過滾石區的預防措施,與雪崩、冰崩類似。一旦遭遇滾石,切忌驚慌亂跑,應沉著鎮靜,面向上方,注視滾石的動向,俟滾石靠近時再迅速躲閃,或利用附近可以遮身的基岩、陡坎、巨大石塊等地形地物,躲避滾石襲擊。如系體積很小、散碎性的滾石,也可將背包舉到頭上防護。
暗冰裂縫 冰川或冰坡上的冰體是依附於高低不平的地表之上的可塑性固體,由於本身運動以及重力、壓力等作用,很容易形成各種裂縫(圖2)。裂縫的深淺與冰層厚度有關,一般都在幾十米,深者可達 100米以上。有的裂縫已經顯露,稱為明裂縫。有的暫被浮雪覆蓋,稱為暗裂縫。暗裂縫對人威脅更大。在明裂縫較多的地形上,也會有較多的暗裂縫,行動中要提高警惕,注意識別。一是暗裂縫的表面覆蓋,往往微呈條片狀凹陷;再就是前進隊伍的兩側附近,如分布有橫向的明裂縫,則要注意腳下很可能有暗裂縫。 通過裂縫區時,必須結組行進,並由有經驗的運動員在前面開路。開路者要根據暗裂縫的顯示特點進行識別,把暗裂縫上的覆蓋物去掉,使其顯露成明裂縫,或另設其他標誌。然後決定或跨越,或繞行,或葡匐行進,或採取架設金屬梯等措施通過。一旦有人陷入暗裂縫,陷入者應儘量甩掉背包和擺脫繩索的纏繞;同結組的其他人要採用行進中保護的方法,迅速保護和搶救。
土石流 在一些自然力作用下,高山湖或冰川湖的湖岸塌方或湖底瀉漏,湖水裹挾大量泥沙和石塊呈泥漿狀流瀉下來,稱為土石流。土石流的堆積物常呈壠崗狀順河谷延伸,其中的石塊常被泥土包裹。這是識別可能發生土石流的主要標誌。土石流作為登山運動中的山間危險並不常見,但其破壞力很大,不容忽視。土石流的來勢,不象雪崩、冰崩那樣迅猛,故一般在行動過程中遭遇時不難躲避。應特別注意的是不要把宿營位置選在土石流的通道上。
暴風雪 在登山運動中,對突然襲來的狂風並挾帶吹雪或降雪的天氣現象稱為暴風雪。暴風雪給行軍和宿營造成很大的困難,以至很容易發生凍傷、滑墜、被掩埋等危險。行進時遇到暴風雪,要迅速在附近選擇一理想位置躲避。宿營時要格外注意加固帳篷。不管白天黑夜,只要風雪不停,帳篷內就要設專人值班,及時清除帳篷上及周圍的積雪,防止被雪掩埋。
雷電 指在天空雲層上出現的雷擊和閃電。高山區日出後,容易形成山頭雲。當山頭雲發展成積雨雲或濃積雲時,便會產生雷電(一般是在午後出現)。發生雷電時,根據閃電和雷聲傳到的時間間隔和當時的風向,可判斷出產生雷電雲層的距離和動向,並依此採取防護措施。應儘可能在雷電趕到之前,把能夠導電的裝備、器材放置到離人較遠的地方。附近有雷電時,要停止使用通訊器材。運動員都要進入帳篷內躲避。(見彩圖)
雪崩 山坡上不斷堆積起來的積雪,因失去平衡而發生滑落和坍塌,稱為雪崩(圖1)。雪崩分為濕雪崩(塊雪崩)和乾雪崩(粉雪崩)。濕雪崩的積雪,因堆積時間較長,雪層經一再融化和凍結而形成硬殼,坍落時碎成塊狀。乾雪崩的積雪雪層鬆散,坍落時呈粉狀。雪崩可能把人擊斃或掩埋窒息,或裹挾衝下裂縫或山谷。濕雪崩比干雪崩危害更大。
容易發生雪崩的地區,稱雪崩區。雪崩發生時,積雪沿著一條被稱為雪崩槽的通道滑落,留有明顯痕跡;同時在雪崩槽下部出現雪崩堆積物。雪崩發生的時間,一般是在大雪後的2~3日內,一天中又多出現於上午10時至下午 2時的最高氣溫時間。因此在具體路段的選擇上,要儘量避開雪崩區。如非經過雪崩區不可,則要做好充分準備。通過的時間要躲開多發期。因通過者不便觀察,可在有利地形上輪流設定瞭望哨,以便及時報警。通過時要用鮮艷色彩的主繩結組,並攜帶雪崩尋人探條。每人繫上雪崩飄帶,人與人之間距離縮短,組間距離拉長,後面的人踏準開路者的足跡(防止切斷雪層而觸發雪崩),輕聲快速通過,遭遇雪崩時,不要驚慌失措,首先儘快甩脫背包,將冰鎬插入坡面並盡力握牢,以求身體不被裹挾滾墜。如果控制失效而被裹走,在滑動時應盡力用雙手向上扒動,以使身軀浮在衝擊物上邊。一俟停止滾動,未被埋沒的人要儘快以主繩和雪崩飄帶為線索,用雪崩探條尋找和搶救被埋沒者。被雪埋沒的人要在嘴的附近造成空隙,以延緩窒息時間。
冰崩 在懸冰川末端及其兩側、冰塔、冰崖等地形上,由於重力、風力、消融和冰川流動等原因而引起的冰體崩落、坍塌的現象,稱為冰崩。冰崩多發生於高溫季節和每天的高溫時間裡。冰崩區的顯示及其識別,冰崩的預防和救護,均與雪崩類似。
滾石 經風化破碎的石塊,在重力、風力等作用下,從山上滾落下來,稱為滾石。這種危險,在沒有植被覆蓋的高山上,尤易發生。發生過滾石的地區稱為滾石區。滾石區的顯示特徵也是在其下部有大量堆積物,堆積物上部一般也有滾石通過的痕跡。根據下部堆積石塊的狀況可辨別滾石發生時間的遠近,堆積石塊的表面,經風化已比較渾圓或長有低等植物,說明該處已有較長時間沒有發生滾石,是比較穩定而安全的老滾石區。若堆積物稜角銳利,表面新鮮,則為比較危險的新滾石區。滾石也是多發生於高溫季節和每天的高溫時間內。通過滾石區的預防措施,與雪崩、冰崩類似。一旦遭遇滾石,切忌驚慌亂跑,應沉著鎮靜,面向上方,注視滾石的動向,俟滾石靠近時再迅速躲閃,或利用附近可以遮身的基岩、陡坎、巨大石塊等地形地物,躲避滾石襲擊。如系體積很小、散碎性的滾石,也可將背包舉到頭上防護。
暗冰裂縫 冰川或冰坡上的冰體是依附於高低不平的地表之上的可塑性固體,由於本身運動以及重力、壓力等作用,很容易形成各種裂縫(圖2)。裂縫的深淺與冰層厚度有關,一般都在幾十米,深者可達 100米以上。有的裂縫已經顯露,稱為明裂縫。有的暫被浮雪覆蓋,稱為暗裂縫。暗裂縫對人威脅更大。在明裂縫較多的地形上,也會有較多的暗裂縫,行動中要提高警惕,注意識別。一是暗裂縫的表面覆蓋,往往微呈條片狀凹陷;再就是前進隊伍的兩側附近,如分布有橫向的明裂縫,則要注意腳下很可能有暗裂縫。 通過裂縫區時,必須結組行進,並由有經驗的運動員在前面開路。開路者要根據暗裂縫的顯示特點進行識別,把暗裂縫上的覆蓋物去掉,使其顯露成明裂縫,或另設其他標誌。然後決定或跨越,或繞行,或葡匐行進,或採取架設金屬梯等措施通過。一旦有人陷入暗裂縫,陷入者應儘量甩掉背包和擺脫繩索的纏繞;同結組的其他人要採用行進中保護的方法,迅速保護和搶救。
土石流 在一些自然力作用下,高山湖或冰川湖的湖岸塌方或湖底瀉漏,湖水裹挾大量泥沙和石塊呈泥漿狀流瀉下來,稱為土石流。土石流的堆積物常呈壠崗狀順河谷延伸,其中的石塊常被泥土包裹。這是識別可能發生土石流的主要標誌。土石流作為登山運動中的山間危險並不常見,但其破壞力很大,不容忽視。土石流的來勢,不象雪崩、冰崩那樣迅猛,故一般在行動過程中遭遇時不難躲避。應特別注意的是不要把宿營位置選在土石流的通道上。
暴風雪 在登山運動中,對突然襲來的狂風並挾帶吹雪或降雪的天氣現象稱為暴風雪。暴風雪給行軍和宿營造成很大的困難,以至很容易發生凍傷、滑墜、被掩埋等危險。行進時遇到暴風雪,要迅速在附近選擇一理想位置躲避。宿營時要格外注意加固帳篷。不管白天黑夜,只要風雪不停,帳篷內就要設專人值班,及時清除帳篷上及周圍的積雪,防止被雪掩埋。
雷電 指在天空雲層上出現的雷擊和閃電。高山區日出後,容易形成山頭雲。當山頭雲發展成積雨雲或濃積雲時,便會產生雷電(一般是在午後出現)。發生雷電時,根據閃電和雷聲傳到的時間間隔和當時的風向,可判斷出產生雷電雲層的距離和動向,並依此採取防護措施。應儘可能在雷電趕到之前,把能夠導電的裝備、器材放置到離人較遠的地方。附近有雷電時,要停止使用通訊器材。運動員都要進入帳篷內躲避。(見彩圖)
墜崖 指在登山運動中,人員出現不慎滑落或跌落山崖、山路的現象。在登山運動中,山林草甸和山路石塊會干擾登山者的運動,在長時間緊張得登山狀態下,就很容易發生失足跌落山崖等危險。行進時,要選擇路況良好,乾燥堅實的山路。夜間切忌在陡峭濕滑的山路行進,極易發生滑墜等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