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
在今登山村村部溝口處有一塊平地,山民把砍伐的木材背到這裡進行交易,為此人稱“大木場”,並一直作為村名。
新中國建立後,村支書趙春蘭帶領全村民眾,改天換地修築梯田,取得了成績,受到洛陽地區和河南省委的表揚。由於梯田是從登山凹開始修築的,人們往往稱為登山梯田,但與“大木場大隊”名稱不符。
1968年10月,在汝陽指導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洛陽地區水利局工程師張金漢提出“大木場大隊”改為“登山大隊”,得到各級領導的回響。於是,就在召開的汝陽縣三級幹部會議上宣布“大木場大隊”為登山大隊。
1984年1月改稱登山村,登山這個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行政區劃
。下轄北窪、坪地、下圪塔、半坡、中圪塔、大木溝口、莧草坪、張飛崖、登山凹、荊門嘴、板場溝、楊樹溝、白花蛇溝、上圪塔、陽坡、南坪、龍脖、李錢莊、楊樹嶺、高坡、滴水溝等31個自然村,9個村民組。
地理環境
登山村位於十八盤鄉政府西4公里的大山深處。北與劉溝村相鄰,南與乾里村相接,東與木莊村相連北與劉溝村相鄰,南與乾里村相接,東與木莊村相連。境內有四溝(板場溝、大木場溝、滴水溝、黃家溝)、三山(橫連山、槲葉曼山、和尚寺山)、兩河(渾椿河、大木場河)
歷史文化
登山自衛還擊戰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一月二日,八路軍南下支隊由伊川進入伊陽柏樹溝,在前坪村附近渡過汝河。經過西莊時,遭到日本侵略軍一三九聯隊、日軍第一大隊武裝情報隊日偽武裝臨伊縣境自衛團第三大隊的襲擊。八路軍南下支隊立即組織反擊,邊打邊撤,經紅花嶺,退至登山。在登山村,又遭國民黨伊陽縣保全團第三大隊的攔截。南下支隊在後有日軍追擊,前又遭攔截的情況下,支隊決定被迫還擊。八路軍南下支隊分散隱蔽在樹林中,戰士們默默地等待著出擊的命令。支隊命令一排一、二班從正面分散接近敵人,三班從兩側迂迴,佯攻高地,三排負責火力支持,二排在一排一、二班後面跟進,主力繼續向南挺進。衝鋒發起之後,八路軍戰士沿著衝擊路線,很快越過了兩個高地,經過幾次打擊,保全團已龜縮向登山主峰。南下支隊重機槍排的火力死死地罩住峰頂,保全團的還擊越顯無力。戰士們越戰越勇,三個排像三把尖刀直插主峰,生俘保全團第三大隊大隊長閻景義及團丁100餘人。南下支隊在登山村大木場對閻景義及團丁,進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教育後釋放,並歸還其槍枝,此事在伊陽保全團官兵中影響很大。
一月四日,南下支隊在經過三屯、東保時,再次遭到日偽軍的襲擊,經過短時抗擊,旋即撤退到沙坪一帶宿營。五日,離開沙坪,從峴山經臨汝、魯山南下。
登山梯田
位於十八盤鄉登山村以及相鄰的劉溝村。在一座座陡峭的山坡上,纏繞著一道道石嶙水平梯田,被譽為全國第三大梯田。登山梯田是登山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歷史見證,也是“不甘落後,奮發向上”的汝陽精神的縮影。登山村是一個只有700多人的行政村,所屬35個自然村分布在大小28座山樑間。全村常年受益的耕地不足500畝,卻有2500多塊大不過畝,小不過分。正常年景糧食畝產只有110公斤,遇到旱災就絕收。20世紀60年代,登山大隊黨支部書記趙春蘭提出了“寧願苦戰改山河,不甘苦熬度歲月”口號,並帶領登山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在沒有任何機械設備的條件下,經過10年奮戰,投工225萬個,動土石195萬立方米,壘石堪9200道,修築高標準水平梯田550畝,占總耕地面積的94%。改造後的水平梯田控制了水土流失,糧食畝產由100多公斤提高到500多公斤。登山人民靠自己的雙於解決了溫飽問題。1982年,登山村被授予“河南省水利建設先進單位”稱號。1984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水土保持先進單位”稱號。1990年,中共汝陽縣委、汝陽縣人民政府作出《關於發揚登山精神,大力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決定》,號召全縣人民“以登山為榜樣,因地制宜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努力改善生產條件,加快脫貧致富步伐,並為帶領登山人民改土治水的己故村黨支部書記趙春蘭樹碑紀念。《河南日報》,《洛陽日報》以及省、市電台、電視台等媒體都報導了登山人民改士治水的光輝業績,縣內外許多單位組織到登山村參觀學習。1994年縣委、縣政府確定登山村為“汝陽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登山梯田風光秀麗,先後有多家影片公司在此地拍攝電影、電視劇。1991年5月河南電影製片廠在這裡拍攝《青山忠魂》;1991年8月省委組織部與河南省話劇三團聯合拍攝了以趙春蘭事跡為原形的黨員電教片《魂系登山》;2001年,汝陽縣委組織在這裡製作黨員電教片《青山腳下先鋒贊》;2005年5月,央視電影頻道《消失的國小》在這裡拍攝。
著名人物
趙春蘭,中共黨員,省農業勞動模範。幼年家貧,一生務農。1948年擔任村民兵中隊長,積極參加剿匪反霸。1953年任登山農業合作社社長。人民公社化後,任登山大隊黨支部書記。由於在改山造田中成績卓著,兼任十八盤公社黨委委員、副書記,中共汝陽縣委常委、洛陽地委委員。
登山地處山區,坡嶺連綿,溝壑縱橫,土地面積窄狹,村民生活困難。1960年他帶領全村幹部民眾開始改山治土,築嶙造地,把陡峭山坡砌成層層梯田。經八年艱苦奮戰,投工84萬個,完成74萬土石方,把掛在陡坡上的1500餘塊支離破碎的小片薄地改造成環山帶狀的水平梯田550畝,占全村總耕地面積的96%。為了進一步解決乾旱問題,他又帶領村幹部赴雲南學習噴灌技術。回來後發動民眾集資20餘萬元,興建提灌站11座、壓力蓄水池57個,開挖並硬化山坡渠道7500餘米,安裝埋設自壓噴灌管道6500米,把層層梯田變為旱澇保收的高產田,使糧食畝產由50公斤左右提高到500公斤以上。他還發動民眾封山育林,栽種泡桐8萬棵,果樹5萬棵,增加了民眾收入。
趙春蘭率領登山村幹部民眾在治山中創造的“雙曲拱石嶙梯田”的經驗和自壓軟管噴灌技術,在1978年被河南省電影製片廠拍攝成新聞紀錄片,不僅在省城展出,還通過影視在全國推廣。中共汝陽縣委、縣人民政府號召全縣人民學習登山人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精神,洛陽市人民政府亦組織各縣農業幹部到登山參觀學習。
趙春蘭由於長期治山,積勞成疾,在生命垂危之際,仍惦念著登山民眾和農業收成情況,並語重心長地對前去探病的領導說:“我死後一定要埋在家鄉的土地上,看著登山人過上好日子。”1981年2月28日病逝,終年56歲。1991年10月15日,中共汝陽縣委、縣人民政府在登山村為趙春蘭刻石立碑,表彰功績,以示紀念。
著名景點
登山展覽館
2005年5月25日,“登山展覽館”落成開幕,館中展出物品400餘件、圖片200餘張。
登山凹火神廟
又稱大山神廟,在登山凹村東面山麓,據道光版《伊陽縣誌》記載:“清乾隆十六年貢生劉潤出資創修,並舍茶田數畝作為廟產”。乾隆五十八年,道光四年及光緒、民國多次重修。現存殿宇三楹,乃民國建築,硬山式,灰瓦頂,上覆筒瓦。前牆鑲嵌清乾隆、道光重修碑兩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