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古道景區

登山古道是上山的又一條路,它長約3公里,有1221個石階,為盤山公路修建前登山的要道,修於清朝末年,是徒步登山觀景的主要便道,1938年,蔣介石和宋美齡也是從此便道上山的喲。登山古道全無走大路“走馬觀花”之感,使游者完全投入大自然的懷抱,五步一景,十步一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登山古道景區
  • 建於:清朝末年
  • 來過著名人物:蔣介石
  • 路程:長約3公里,有1221個石階
百步梯,牛耳寨,二道門,鐘靈毓秀,

百步梯

登山便道入山處至頭道門之間的一段石階路,有石階400餘條,陡峭如梯,登臨者無不汗流浹背,故稱:“百步梯”(或百步天梯)。

牛耳寨

百步梯盡頭處即是頭道門,昔為牛耳寨的北門,寨門猶存,1984年冬修護一新。此處為徒步登山的第一休息點。在此可俯視田園風光、觀賞牛耳寨、“八字石刻”、搖搖石、壘壘石、甘露池等。
牛耳寨位於登山便道一、二道門之間的南、北兩嶺相夾之處。自甘泉峰頂,南沿五怪嶺,北沿便道北側,西至甘露池,迤邐而下,寨牆沿山脊用片石乾砌而成。寨的腹部為一深谷,東西長約1200米,中寬300米。寨體東窄西闊,形如牛耳,依形立名。據信陽縣誌載:此寨為同治初所築,有南、東、西三門,南為正門,東、西為偏門。現雖為殘垣斷壁,但原跡舊貌清晰可辨。遊人盤桓之間可賞景懷古,各領其妙。

二道門

在登山便道頭道門東側石壁上鐫刻著“青分楚豫、氣壓嵩衡”八個隸書大字,俗稱“八字石刻”。每字50公分見方,豎排二行,上下長2米。此石刻為雞公山公安局長揭覺廠(音安)於民國23年(1934年)所題。楚豫,泛指南北方,亦指湖北、河南。嵩衡指中嶽嵩山,南嶽衡山。八字石刻蒼勁有力,寓意高遠,堪稱雞公山特殊地理位置及非凡氣勢的點晴之筆。
站在頭道門至二道門之間的便道上(靠近二道門處)向西南觀看,隔沖相望的山嶺即是五怪嶺。因嶺脊上有五怪石而得名。
五怪嶺嶺脊起伏,岩體裸露,怪石嶙峋,千姿百態,似人、鳥、龜、鱉、蛙、獅、熊、虎、閣、崗樓、金字塔、帳棚等等。景隨步移,站在不同角度,則顯出不同的形狀。站在靠近二道門的登山便道上向西南看去,在嶺脊上即出現五種動物形體的怪石:似烏龜爬行、青蛙捕食、道人叩首、豬玀覓食、熊貓打盹。在嶺側面,奇石怪態尚多,或被林木掩蓋,或藏於山坡溪旁,鮮為人知,親臨其地,才能盡睹其景物之妙。五怪石還有一段發人深思的傳說:昔日,有五位秀才,都是富家子弟,不肯苦讀,卻渴望功名,屢考不中,愧急難堪。他們在幾度名落孫山之後,再次結伴進京趕考,行至雞公山麓,聽說雞公顯靈,有求必應,決心登山焚香叩頭,求助雞公保佑,榜上有名。但山高路陡,舉步維艱,這些紈褲子弟難受跋涉之苦,又極想獲得神助,於是相互賭咒發誓以示決心,說如登不到山頂,就變龜、豬、蛙、熊貓、道士。雞公聞之,化作老翁,前來接應試心。五人爬至半腰,個個喊苦叫累,不願再向上攀登,把咒語誓言拋到九霄雲外。老翁激勵他們前進,反遭辱罵。雞公心想,此類人是酒囊飯袋,留在世上,無益有害,於是念動真言,喝令五位秀才即刻化五塊怪石,永遠留在山坡,以警後人。
二道門處有一棟石砌小屋,堅如堡壘,是護寨衛士瞭望哨。此門原系牛耳寨東門,在登山便道中途,是徒步登山的第二個休息點。昔日,轎夫抬肩上山,亦常在此休息。清末貢生劉景向用竹技詞的形式作了深刻描述:“聊將藤椅作肩輿,八足乘風力有餘。二道門高彈指過,塵勞暫息卻長噓。”坐肩輿(滑桿)的人乘風而上,飄飄欲仙,抬的人卻揮汗如雨,塵勞長噓。同為人類,貧富懸殊,彼此生活、感受,不啻陰陽兩界。石屋牆上有兩個石洞,把滑竿插入洞中可稍作休息。
二道門上行不遠處登山便道南側有一泉,名甘泉。源出石隙,終年外溢,水清味甘,水質甲級,上刻“甘泉”二字,行人至此,多歇息品嘗。
陡石崖地處籠子口下200米,登山便道南側。這一凹壁陡崖,石體長約50米,寬20米,崖上有石危若壘卵,穩居崖頂,歷盡滄桑而無變化。

鐘靈毓秀

“鐘靈毓秀”石刻,在陡石崖東側。四個隸書大字,清秀有力,每個字40公分見方,橫排,長2米,為雞公山管理局長房向離於1937年題刻。“鐘靈毓秀”是說雞公山環境優美,可培育出優秀人才,意在啟迪和激勵人們熱愛雞公山,不負雞公山。
籠子口地處登山便道終端,狀如鳥籠,故此立名。另一說,登山便道步步升高有神龍騰空之勢,便道終端,似飛龍張口,故名“龍子口”。昔日,為上、下山重要關隘,來往洋人均在此註冊登記,為雞公山公安局關鍵性守護點。此處曾築有山門,門額橫寫著“別有洞天”四個字。過了籠子口便到了雞公山的南街了。
登山古道景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