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東莊頭獅舞

登封東莊頭獅舞

登封東莊頭獅舞,起源於明末清初,是流傳於民間的一種傳統社火表演。在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二十六及二月二在附近村莊及縣城進行表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登封東莊頭獅舞
  • 批准時間:2013年 
  • 遺產級別:鄭州市級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 別名:舞獅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傳承保護,

歷史淵源

早在明末清初,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二十六及二月二就在附近村莊及縣城表演。莊頭舞獅社火在文革中受到了嚴重破壞,在破“四舊”中被停止活動。改革開放以後得到恢復和發展,尤其近年來,每年春節、燈節、古剎廟會、二月二會都到各村巡迴表演,受到廣大村民的喜愛。2013年東莊頭舞獅被批准為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工藝特徵

獅子上高台,在大街上放有四層到五層高的板凳上,搭起高台,獅子從最上面的一層凳子上直往上爬,在鞭炮齊鳴,鼓樂高奏聲中,雄獅在高台跳上跳下,仰頭擺尾,豎耳朵,眨眼睛,俯身喝水,左右啃癢,雙足滾繡球,獅子在高台上旋轉,頭上銅鈴嘩嘩響動,動作敏捷動人。最為驚險的一個鏡頭是獅子在高台上自立起來,猛的往下一跳,大家都認為獅子掉下來了,再一看獅子還穩如泰山地站在高台上邊的凳子上。

傳承保護

莊頭舞獅社火是對傳統民間社火的繼承延續,近年來,每年春節、燈節、古剎廟會、二月二會都到各村巡迴表演。2013年東莊頭舞獅被批准為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