癭蟎

癭蟎一年發生l0多代,世代重疊,以成蟎或若蟎在毛癭中越冬。癭蟎的卵呈球形,半透明,乳白至淡黃色;若蟲形似成蟎,初孵時灰白色,成蟎體微小,癭蟎藉助風吹、昆蟲、苗木或爬行等方式傳播擴散。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癭蟎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 :蛛形綱
  • 亞綱:蜱蟎亞綱
  • :癭蟎
  • 分布區域:廣東、廣西、福建、海南、四川和雲南等省區
  • 讀音:yǐng mǎn 
分類,形態特徵,危害症狀,發生特點,防治方法,農業防治,生物防治,藥劑防治,

分類

一 植羽癭蟎科
(一)納氏癭蟎亞科
Ⅰ納氏癭蟎族
二 癭蟎科
(二)偽足癭蟎亞科
Ⅱ同足癭蟎族
Ⅲ 偽足癭蟎族
(三)生癭蟎亞科
Ⅳ 生癭蟎族
Ⅴ 缺節癭蟎族
(四)癭蟎亞科
瘤癭蟎族
Ⅶ 癭蟎族
(五)葉刺癭蟎亞科
Ⅷ 小麗癭蟎族
Ⅸ 麗癭蟎族
Ⅹ 頂背癭蟎族
Ⅺ 葉刺癭蟎族
Ⅻ 花刺癭蟎族
三 羽撲癭蟎科
(六)羽抓癭蟎亞科
(七)大嘴癭蟎亞科

形態特徵

,體長僅0.15毫米,狹長,刺吸式口器,初呈淡黃色,後變為橙黃色,頭小,向前方伸出。若蟎、成蟎僅有兩對足;前肢體段背呈盾狀;後肢體段延長,具許多環紋;腹部末端漸細,末節背面兩根長毛。

危害症狀

分布於廣東、廣西、福建、海南、四川和雲南等省區。近年來,由於天敵被殺傷,致使為害程度有所上升。
以成、若蟎吸食植株葉片、花穗及果實組織汁液。幼葉被害部在葉背先出現黃綠的斑塊,害斑凹陷,其被害部位畸變形成毛癭,毛癭內的寄主組織因受刺激而產生灰白色絨毛,以後絨毛逐漸變成黃褐色、紅褐色至深褐色,形似毛氈狀。表面凹凸不平,失去光澤,甚至腫脹、扭曲;葉片被害部位出現增生、增厚現象。

發生特點

翌年3月初越冬蟎開始活動,遷移至春梢及花穗上為害,3~5月為害最重。初孵若蟎在嫩葉背面或花穗上取食,被害處在5一7天后便出現黃綠色斑塊,上生稀疏、白色半透明絨毛,12~15天后,斑塊逐漸擴展,絨毛增多且變為淺黃白色,隨後呈深褐色。成、若蟎初期分散在毛癭基部爬行;後期便在絨毛間上下蠕動,爬行時蟎體成拱型,取食時,蟎體位置與葉面垂直。早晚溫度較低時,不太活動,中午溫度升高則在絨毛中爬行。毛癭形成30~60天呈紅褐色時癭內蟎口密度最高,超過120天的舊斑為黑褐色,幾乎找不到癭蟎。
癭蟎能借風、苗木、昆蟲、農械等傳播蔓延。其發生與氣候條件,植株生長環境及天敵有密切的關係,其中溫濕度是主要因素。據廣州資料:日平均氣溫在24~30℃之間,相對濕度在80%以上,新梢抽發多時,癭蟎種群數量上升,為害加重;颱風雨期或暴雨沖刷,蟎口密度則降低;枝條過密、陰枝多的果園被害較嚴重,樹冠下部及中部受害較重。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技術長期管理欠佳,枝葉密集,通風透光不良,易造成癭蟎大發生。剪除被害枝葉、弱枝、過密枝、蔭蔽枝和枯枝,集中燒毀,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減少蟲源。搞好常規管理,合理施肥,增強樹勢,提高植株的抗逆性。控制冬梢抽發,惡化和中斷食料來源,減少越冬蟲源,從根本上提高抗禦能力,控制為害。

生物防治

保護和利用自然界中的捕食蟎等天敵,控制癭蟎發生數量具有積極作用。

藥劑防治

冬季剪除病蟲枝葉後,噴石硫合劑1000倍液一次,4月中下旬噴一次尼索朗+敵百蟲;7月中下旬噴一次尼索朗+40%水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尼索朗+40%氧樂果乳油1000倍液或20%三氯殺蟎醇800倍液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